分卷閱讀4
民老百姓,都把提升自我修養(yǎng)作為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既然“修身為本”,那遵循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規(guī)律,我們最終還是發(fā)現(xiàn)歸根在“意誠”。有的看官就納悶了:不應該是“格物”嗎?格物是最基礎的呀!“格物”是最基礎的沒錯,但它和“致知”同樣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只要不斷堆砌知識就可以了。博學是為了讓人更容易參透根本,學識到了一定的境界,人就會覺悟一切刻意營造的東西都是假象,人來世界上走這么一遭,最應該做的反而是“活出真我”——不虛偽,真真誠誠地對待每個人、每件事,這是根本,有了這個根本,再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后面的一切都將水到渠成!勵志男孩曾參是如何完成蛻變的?在上一章的節(jié)目中,孔夫子沒有檔期,所以請有若同學來客串了一下。然而,這一章,一純可以很明白地告訴各位——夫子他依舊沒有檔期!于是,一純只好花大手筆請來了曾參同學,給點掌聲我們的特邀嘉賓!說實在話,我私底下跟夫子溝通的時候,那叫一個語重心長:“大丘啊,你看這事不妥啊,你畢竟是節(jié)目的常駐嘉賓,怎么才露幾次臉就說檔期調(diào)不來了?”孔夫子一本正經(jīng)地解釋:“純純啊,我畢竟是個老師,肩負著教育的重任吶,我這星期都得呆在杏壇㈠講課呢?!?/br>看著孔夫子離去的儒雅身影,我嘆了口氣,之前我嚴重懷疑孔夫子是不是偷偷地帶著愛徒顏淵度假去了,現(xiàn)在看來……就是這么一回事!哈哈,開個玩笑,孔夫子是多么嚴于律己的一個人呀,不然也教不出這么多優(yōu)秀的學生啦。像今天的曾參同學便是其中之一啦。說起曾參呀,他可是勵志boy??!您道一純?yōu)槭裁匆ù笫止P請他上節(jié)目嗎?因為人家已經(jīng)把自己的經(jīng)歷寫成了書,在勵志書籍暢銷榜上占一席之地。一純挪挪屁股,一臉正經(jīng)地采訪:“曾子您好,非常榮幸能請到您來我們節(jié)目,跟大家分享、交流!”曾參也一本正經(jīng)地點點頭,微笑和看官示意。一純接著發(fā)問:“我們知道您的老師孔夫子曾經(jīng)對您有過這樣的評價——魯鈍(參也魯),可是在資質(zhì)不算特別好的情況下,您今時今日依然有這么大成就,這么成功。我們都十分想向您請教:您是怎么做到的呢?”曾參看了我一眼,然后,狡黠一笑:“答案就在我今天帶來的內(nèi)容里喲!”“哇塞”,一純不禁感嘆于曾子的上道,畢竟一本正經(jīng)從來都不是我們節(jié)目的風格,“好!非常感謝您!”我們就一塊兒來看看,今天探討的會是哪一則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第四則哈哈!答案出來了!曾參之所以能蛻變得如此成功,原來全靠自我反省啊!只見曾參拱拱手,向大家說道:“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替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實守信?傳授(給學生)的道理有沒有去印證練習?”相信這一則大家都很熟悉的了,翻譯的難點也很少。不過,還是有些許地方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可能細心的看官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怎么這屁孩子對“傳不習乎”的翻譯和印象中語文教科書的不同???學生黨最清楚了,我們天朝初中的語文書編錄節(jié)選了,今天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其中之一。書里對“傳不習乎”的“傳”是這樣注釋的:傳:傳授,這里指老師傳授的知識。一純無論是以前學,還是初學時都沒覺得有任何不妥。但在后面的學習中,我猛然醒悟:讀每一則都不要大意,要時刻記得里面所有語錄的時間和背景都是不清晰的。我們知道曾參是孔子學生,便自然而然地代入到這一則的理解中,卻很少想起人是會成長的!您看,曾參自我反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明擺著告訴大家,他不是小孩子了——為人謀而不忠乎!他已經(jīng)踏進社會,有工作了!可見這一則不會是曾參還處于學生時代說的!所以說,“傳不習乎”不能理解為“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反復練習”。其實您不從時間點進行推理也可以,直接看字詞的翻譯更清晰。傳,理解為“傳授”是沒問題的,關鍵在于這個字是輸出性的,不是接受性的。如果,曾子是“被傳授者”的話,他為何不用“學”這個字呢?況且,上一期咱才說過有子和曾子都做了老師,繼續(xù)傳授孔子的學識。曾子的職業(yè)與他說的“傳不習乎”是能對的上號的。“習”這個字,咱們之前已經(jīng)分析過了,它的繁體形式是“習”,表示“鳥兒不斷地練習飛行”,含實踐之意。而這里“習”的對象雖然不太明確,但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去“習”都沒有錯:老師傳授的知識道理自己都沒有做到,又談何為師?老師要督促學生們多多實踐,幫助他們深切體會,這不也是很好的教學方式嗎?以上,就是一純對“傳不習乎”句的一些淺見,與諸君分享交流。其實,讀完整部,我是對曾參其人產(chǎn)生了很濃厚的興趣的,因為他的人生就像是“丑小鴨變白天鵝”一樣的勵志。他以前是比較魯鈍的,資質(zhì)不太好,但是他腳踏實地地去努力累積,后來便獲得了大智慧,對老師的道也有所領悟。您去翻,看到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知道那時候他還是個“愣頭青”;一看到他說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便覺他已經(jīng)是“一塊老姜”,一擊即中。孔子有很多學生后來都做老師講學,我個人比較欣賞曾子,可能正因為他早期的愚鈍,他的教學模式屬于是循序漸進的那一類,就如同他這一則說的話,不是什么核心大道理,只是很生活化的注意事項,同時他傳授給學生的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也是一種極佳的學習方法——自我反?。?/br>只有不斷地自我反省,才能把自己再往上推,不足的改善了,剩下的不就都是優(yōu)秀的習性了嘛?還有啊,他這里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們對“三”的普遍理解都是“多次”。不過,也有人說這里的“三”就是實指“三次”,私以為不然。曾子在這一則里,確實舉了三點,然而從這三點我們可以看到每一點后面代表的一大方面:“為人謀”代表了職場方面;“與朋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