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對他更是特別的大方,那些覺得四哥小氣的,都是被抄了家的貪官污吏。 但萬萬沒想到四哥對他大方至此,都沒跟他商量,一道圣旨下來,胤禎就成了大清建朝以來第九個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跟其他親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爵位可以世襲罔替,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一代一代的傳下去,都是親王,不會被降爵,也沒有次數的限制,除非無子,這就是個永遠都在的傳家寶。 胤禎感動的同時,還有幾分哭笑不得,四哥怎么還像小孩子一樣,小孩子對待喜愛的人,可能才會把自己能給的東西都給了,不會一點一點的慢慢來。 胤禎是鐵帽子王,弘暉則是由貝勒成了郡王——瑞郡王,不管是封號,還是爵位,都讓弘暉在京城的風頭一點兒都不落于十四叔。 二皇子在朝堂上無功無過,至今都還是個光頭阿哥,三皇子和四皇子都是還在讀書的小蘿卜頭,瑞郡王雖然不是太子,在眾人心里頭基本上就等同于太子了。 就是不知道皇上墨跡什么呢,明明對著十四爺,爵位是能給就給,先是親王,又是鐵帽子王。 當然,皇上對瑞郡王也不能說是小氣,二十一歲的郡王,已經算是很年輕了,要知道當年直郡王被封為郡王的時候,都已經二十六歲了。 眾人覺得皇上墨跡,主要還是因為有十四爺做對比,一個是最疼愛的兒子,一個是最疼愛的弟弟,按理來說,應當是前者的待遇更高些。 哪曾想到了皇上這兒,看上去卻好像是反過來了。 這一連串的封賞,讓整個京城都跟著熱鬧起來了,私底下議論的人不少,尤其是當今不以言論罪的情況下。 也就了解四爺的幾個人才知道,他之所以不一步到位把弘暉封為太子,完全是被當年皇阿瑪和二哥之間的事兒嚇壞了,他不是皇阿瑪,更不愿意讓弘暉來做二哥。 84、一更 做了鐵帽子王,對胤禎來說生活并沒有什么影響,還是跟往常一樣,該上朝的上朝,該辦差的辦差,這旬去皇家女子學院接額娘,下旬就是去皇家學院接兒子。 并沒有哪里不同。 他就不是個愛考慮子孫后代的人,世襲罔替的爵位于他而言,倒不如四哥這份心意更讓他重視。 他和福晉只要管好兒子就行,兒子的兒子又不是沒阿瑪,需要祖父祖母過多的插手,孫子都如此了,曾孫子那就更不用說了。 這年頭高壽之人也就是能見著四世同堂,見到五世同堂的人不多,胤禎也沒期盼著自己能活得那么長久。 他自己沒什么感覺,京城里的其他人也沒什么感覺,作為唯一一個不用避諱皇上而改名字的人,這一項殊榮沒比鐵帽子王差到哪里去。 鐵帽子王沒讓眾人驚嘆,倒是敦親王,如今真的是起來了,早些年皇上雖然也有給他安排差事,但畢竟一直沒有升過爵位,跟如今還是不太相同的。 當然,真正跟敦親王親近的人,一般也不會注意這些,注意這些的是阿靈阿,敦親王的舅舅,曾經也是老八的支持者,是個混不吝之人。 說起來跟胤禎還有些恩怨呢,當年追討欠銀的時候,這位可是吃了不少的苦頭,也往外吐了不少銀子和家當。 胤禎被發(fā)配去了盛京,這位高興到大擺宴席,敦親王當時就直接砸了這個舅舅的場子,兩個人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交惡的,一直到老十成為親王。 阿靈阿這幾年的日子不算好過,他當初跟錯了主子,四爺沒上位之前,就受到了先帝的打壓,四爺上位之后,他也沒能怎么出頭。 別看四爺急著用人,但也沒到什么人都用的程度,阿靈阿能有如今的地位,那還是投了個好胎,跟他本人的才能沒有多少關系。 這人和隆科多一樣,都不太招旁人喜歡,名聲不好,做事情也不講究,但阿靈阿可不如隆科多豁得出去,這么些年了,先帝在的時候,就不如隆科多混的好,等換了人做皇帝,也!也還是比不上隆科多。 既不能成為皇上手里的刀,更成不了皇上喜歡的臣子。 別看隆科多這兩年在京城的存在感越來越低,但畢竟是早些年為皇上出過力的人,有功勞,也有苦勞,朝廷上也還有隆科多的立足之地。 阿靈阿就不行了,從欺負人到被人欺負,也難怪如今肯低頭親自到老十府上來了。 可這人偏偏還沒什么眼力勁兒,跟老十慪了這么多年的氣,前腳人家成了親王,后腳十幾年不曾來往的舅舅就上了門,任誰看,這上門之人都是別有用心的。 好歹也等上一段時間不是,如此心急,在旁人眼里,那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敦親王也不怎么稀罕這個舅舅,兩個人之間的情分早在前些年就已經散盡了,如今舅舅再上門,不過是想托著他關系,在朝堂上多爭取幾分權利罷了。 這一點敦親王看得清清楚楚,能混成親王的人,哪能這點眼力勁兒都沒有。 如此之人,就算福晉不提醒,他也絕不會原諒的,福晉一提醒,就更不可能原諒了。 本來阿靈阿也是悄悄上門的,不欲聲張,也是怕被人拒絕了丟人,但十福晉為了提醒敦親王,直接就把這事兒給鬧開了,十福晉的鞭子雖然沒打在阿靈阿身上,但確實是用鞭子把人給攆出來的,還是當著老十的面。 這下關系是沒有修復的可能了,阿靈阿走的時候,那叫一個氣急敗壞,讓全京城的人都跟著看了笑話。 十福晉跟阿靈阿那絕對沒什么恩怨,跟十福晉有恩怨的是阿靈阿的福晉,也就是老十的舅母。 早些年老十跟阿靈阿還沒有斷交的時候,這位舅母在老十這里還有幾分面子,所以這位老人家不光是給外甥送過侍妾,還在十福晉面前擺過長輩的架子。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十福晉如此不給阿靈阿面子,在知情的人看來,這就是在報復當年的事兒了。 此事十福晉做得實在彪悍,若是先帝還在世,絕不可能!能出現這樣的事情,但是這些年來,溫憲確實是起了一個好頭,對于民間的影響還是些微的,但是對于皇室女子的影響,那可就太明顯了,尤其以皇后的這些妯娌為主。 理親王福晉,當年可是被康熙親自稱贊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