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5
生的孩子而言,皇上的的確確是一個狠心絕情的夫君,也是一個冷漠無情的父親。 對于此事最為生氣之人便要屬太后鈕鈷祿氏了。 太后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那個被她忌憚了許久、防范了許久的皇貴妃母子三人,竟然早就已經不在人世了! 竟然早就已經不在人世了! 呵呵,真真是可笑至極!虧得她每天都要費盡心神細細思量如何才能在自己家族中甄選出容貌姿色可以和皇貴妃蕭氏一較高下又好生養(yǎng)的女子,安排她們入宮伺候乾隆,與皇貴妃蕭氏分寵。原來,那個她拼命想要打壓的女人和她所生的兩個小阿哥,早就已經死了。 想起永琪那張與乾隆極為相似的面容,太后又不免覺得有些可惜了,然而想到他的親生額娘蕭燕,太后又硬起了心腸。 太后心想就算永琪再好,是與乾隆容貌最為相似的一個孩子,可是,一個注定無法被自己掌控的小阿哥,還不如盡早死去得好。 太后覺得自己不能繼續(xù)坐以待斃下去了。她一定要盡快揭穿皇貴妃母子三人已經過世多年一事,切不能讓這蕭氏這個死人占著茅坑不拉屎! 那個該死的女人,明明人都已經死了還要繼續(xù)霸占著皇帝的寵愛!令皇帝整日沉湎于過去,不愿親近后宮,以至于子嗣稀少,實在不利于大清的江山社稷、萬世基業(yè)! 如今既然五阿哥和六阿哥早已經過世多年,皇帝膝下僅剩的大阿哥不被皇帝看重,三阿哥和四阿哥又過于平庸,并不出彩,那么,她也應該好好的勸一勸皇帝,讓皇帝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多多臨幸后宮,雨露均沾,為皇家開枝散葉了! 太后仔細籌謀了一番,遂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決定尋個適當的時機親自前往圓明園福海查清此事的來龍去脈。 太后一想到這些年來乾隆時常以皇貴妃蕭氏需要靜養(yǎng)為由不允許她這位太后與后宮妃嬪們前往圓明園行宮避暑,心中便覺得憋悶不已。即使皇貴妃蕭氏當真需要靜養(yǎng)又如何了?諾大的圓明園,難不成還都成了她一個人的行宮了么? 于是,太后在參加端午節(jié)家宴之前,著實費心籌謀了一番,不僅與后宮之中的幾位高位妃嬪暗中通了氣,更加仔細裝扮了一番?;蛟S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緣故,太后臉上的皺紋似乎都變的淺淡了一些,整個人看起來十分精神。 后宮之中的諸位妃嬪娘娘們?yōu)榱四軌蛟诙宋绻?jié)家宴上贏得乾隆的歡心,博得一個侍寢伴駕的機會,每個女人都精心挑選了適合自己位份與容貌氣質的旗裝,畫著精致的妝容,無論心里在想些什么,臉上卻一直掛著優(yōu)雅得體的淺笑。 盡管這些妃嬪娘娘們容貌性格千差萬別,然而乍一看上去,卻會覺得她們有些莫名的相似之處。一樣的規(guī)矩刻板,眼中帶著期盼得到皇上寵幸的強烈愿望。 太后鈕鈷祿氏算計著時間,帶著身邊的宮人們來到了乾清宮入了席。嫻貴妃、純貴妃與其余妃嬪娘娘們早已到了乾清宮,并且已經等候多時了。妃嬪娘娘們看見太后駕到,紛紛起身恭恭敬敬的向太后行了禮,在太后叫起之后方才按照各自的位份入了席,心中卻暗自猜測著皇上何時才會前來參加端陽節(jié)的家宴? 太后坐在席上,臉上帶著慈祥和藹的笑容,與嫻貴妃、純貴妃等人交談著,又不時將和靜公主、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喚到身邊來問話,倒是像極了尋常富貴人家里親切慈愛的祖母。 眾人又等待了一些時候,險些等長了脖子,直到吉時將至,乾隆方才邁著不緊不慢的步子走進了乾清宮,身后赫然跟著兩個姿容出眾的翩翩少年。 眾人見到乾隆駕到,連忙起身行禮,向乾隆請安,三呼萬歲。 乾隆語氣淡然的叫了起,隨即又向太后請了安,漆黑的眸子看不出半分情緒,隨后又在太后驚愕的目光之中露出一抹溫暖的淺笑,略微轉頭語氣溫和的對身后的兩名少年說到:“這是你們的皇瑪嬤。多年未見了,過來請個安吧?!?/br> ------------ 153 第153章 此為防盜章 由于之前太醫(yī)院左院判劉裕鐸以及陳止敬等幾位太醫(yī)均未曾替蕭燕診出喜脈, 乾隆心急之余, 便直接吩咐吳謙為蕭燕診脈。 原本在太醫(yī)院十一個科目中, 吳謙擅長的是大方脈科、痘疹科、傷寒科、針灸科、眼科與咽喉科,對于婦人科并不算擅長,醫(yī)術稍遜色于其他科目,然而乾隆則認為既然吳謙的醫(yī)術較其他太醫(yī)高明許多,那么,即使是吳謙不甚擅長的婦人科醫(yī)術應該也會優(yōu)于其他太醫(yī)。 吳謙卻覺得皇上實在是有些過于心急,原本中醫(yī)診出喜脈最快也要在婦人懷孕一個多月以后,并且由于懷孕的婦人身體狀況不盡相同, 因此診出喜脈的時間也會差上幾天甚至小半個月的光景。 事實上,蕭常在承寵時日尚短,只需再耐心等待幾日,自然可以清晰的查明蕭常在是否有孕。然而皇上偏偏每日都要命太醫(yī)前去為蕭常在診脈, 目光灼灼的瞪著太醫(yī)們診脈的手,期盼著能從太醫(yī)口中聽到好消息,如此關切重視自然令診脈的太醫(yī)們壓力頗大, 越是心急想要診出喜脈, 越是沒有結果。 吳謙得了乾隆的旨意, 又仔細翻閱了劉裕鐸、陳止敬、胡明芳等幾位太醫(yī)關于蕭常在的脈案,方才命小太監(jiān)背著藥箱,前往儲秀宮偏殿為蕭常在診脈。 吳謙來到儲秀宮偏殿之時, 乾隆剛剛與蕭燕一同用過晚膳。吳書來滿面笑容的請吳謙于偏殿外稍等片刻, 自己則親自前往殿內為吳謙通傳。 儲秀宮中的一眾常在、答應與宮婢們見平日里只為皇上與太后診脈的太醫(yī)院右院判吳謙吳太醫(yī)竟然也奉命前來儲秀宮偏殿為蕭常在診脈, 心中嫉妒之余,也不免無法克制的興起羨慕之情,暗自惱恨為何自己的父母未能將自己的容貌生成蕭常在那般嬌美可人的模樣,以至于無法討得皇上的歡心。 吳書來輕手輕腳的走進偏殿以后,并未急于向乾隆稟報吳謙奉旨前來為蕭常在診脈一事,而是快速的觀察著殿內的情形,隨后抿嘴一笑,將自己的身子退至不起眼的墻角,耐心的等待恰當的時機再為吳謙通傳。 吳書來暗忖左右按照皇上先前的吩咐,也是打算令吳太醫(yī)在儲秀宮偏殿外稍候片刻的,如今也不必著急向皇上通傳此事。思及乾隆近些日子以來哄蕭常在多用些美味佳肴時候那溫柔小意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