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鷹眼扣、撿來一只仙帝、公子鬼話、無提、我下錯了系統(tǒng)、慢慢飛、長夜將盡、槐樹之下、渣之有理(H)、良臣系統(tǒng)[重生]
點兒面,還能做成面羹,既當菜又當飯,還省了放油,大人小孩都吃的。 又見兒子吃得兇,劉秀紅勸他:“慢點兒吃?!?/br> 豪豪不聽:“我吃完飯還要去灘涂上呢!” 海邊長大的孩子,倒是清楚漲退潮的時間,再說灘涂邊上有的是人,因此劉秀紅并不擔心兒子出事,卻還是道:“等日頭高了就回家歇著?!?/br> “媽,爹今天回來嗎?他啥時候才回家呢?”五歲的豪豪其實不太清楚生死問題,幾大口呼嚕完碗里的米粥,他一抹嘴,“算了,我還是去等著吧。” 拿上劉秀紅剛騰出來的竹籃,他光著腳丫子飛一般的跑出了家門。 劉秀紅目送大兒子跑得沒了人影,這才端著碗喂小兒子吃飯,等下她還要帶著兒子去上工。 丈夫沒了,日子總歸還得過下去。原先,她補漁網(wǎng)賺的工分是補貼家用,因為孩子太小的緣故,她偶爾會只上半天工,橫豎工分是按照時間算的,也沒人會說她??扇缃癫煌?,她得靠這活兒養(yǎng)家糊口。 喂完了小兒子,又匆匆的扒拉了一口,劉秀紅背上兒子拎起板凳,就出門上工去了。 他們生產(chǎn)隊跟其他地界不同,又細分成了農(nóng)業(yè)隊和漁業(yè)隊。這農(nóng)業(yè)隊的自然是下地干活,如今是農(nóng)忙時節(jié),農(nóng)業(yè)隊的人連軸轉(zhuǎn),實在是忙不過來了,還會撥漁業(yè)隊的過去幫忙。當然,漁業(yè)隊該出海捕魚的還是得出海,只是剩下些老弱婦孺,留下來曬魚補網(wǎng)。 劉秀紅娘家婆家都是漁業(yè)隊的,不會農(nóng)業(yè)隊的活兒,就算眼饞那頭的高工分,她也只能往曬漁場去。好在,補漁網(wǎng)這活兒她熟,好好干賺的工分勉強也夠養(yǎng)活自己和倆孩子了。 八十年代初期的小漁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能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日子過得不說有多好,起碼比前些年可要好上太多了。尤其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最近兩年還多了來漁村收魚的個體戶,以前那些投機倒把的活兒也變成合法的了,倒是讓小漁村的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來。 眼瞅著曬漁場近在眼前,劉秀紅調(diào)整了一下背帶,讓小兒子趴得舒服一些,大步流星的往前頭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書啦! 求收藏=3= ☆、第002章 第002章 曬漁場算是整個生產(chǎn)隊里難得的大塊地兒,這也是因為他們這兒的地少得可憐,稍微好點兒的都開墾做了農(nóng)田,就連山地也滿是紅薯土豆。 偏曬漁場是省不了的,天氣好時成排成排的曬魚,邊角處就織網(wǎng)補網(wǎng),以前開大會時,也會臨時征用一下,等地里的收成都上來了還要兼做曬糧的地兒。 這會兒,半個曬漁場都被騰空了,算算日子,地里的糧食也該收上來了。此時的曬漁場里,只有零星幾個人站在角落里,等著婦女主任發(fā)活兒。 劉秀紅過去時,明顯的感覺到那幾人往自己身上多瞧了兩眼,她也沒說什么,只低著頭上前,說要領織網(wǎng)的活兒。 補漁網(wǎng)明顯要輕松很多,但工分也低,干半天才得三個工分??棟O網(wǎng)就不同了,是按照多少網(wǎng)眼多長尺寸來算,干得好就拿得多,當然要是磨洋工的話,怕是還不如補漁網(wǎng)的。 “行吧,自己去拿尼龍繩?!眿D女主任看了她一眼,在手里的本子上劃拉了兩下,指了指旁邊。 劉秀紅依言領了材料,隨便尋了個空地,放下板凳就開始做活兒。這織漁網(wǎng)也是有技巧的,一手竹片一手梭子,不熟練的人怕是得低頭凝神細看著,可干熟了的人卻是動作靈巧的穿梭引線,輕輕一挑一勾,再打個轉(zhuǎn)兒,一穿一拉,重復個兩遍后,一個網(wǎng)眼就織成了。 可就算是熟練工,終日低頭做著活兒,時間久了也受不住,這又不像補漁網(wǎng)那樣,可以趁著找破損洞眼的機會,活動下筋骨,同周遭的人稍微聊幾句。 她在這邊已經(jīng)埋頭干上了,其他人卻是姍姍來遲。 婦女主任大聲喝斥著領活兒開始干,這兩日的活兒重,得趕緊將這些事兒做完了,回頭好將地方騰出來。不光是織網(wǎng)補網(wǎng)的,那些曬干了的魚也得收起來,不然回頭糧食收上來都沒地兒曬了。 漁業(yè)隊的大隊長管的是出海的漁船和漁民,當然還有漁站那頭的事兒,可像其他后勤的瑣事卻是婦女主任分管著的。也是巧了,婦女主任就是大隊長的親媽,后勤歸了她管,大隊長放心的就出海去了,不像農(nóng)業(yè)隊那頭,大隊長見天的在地里轉(zhuǎn)悠,一刻不得松懈。 但同樣的,漁業(yè)隊也不好管,出海捕魚風險大就不說了,哪怕沒遇到狂風暴雨,也不能保證每趟出海都能大獲豐收。偏漁船都是吃柴油的,要是出海一趟收獲的還抵不上油錢,又哪來的錢給隊員發(fā)工資呢? 更別提,漁船隔三差五的都要保養(yǎng)檢修一番,遇到小毛小病倒是無所謂,隊里就有老師傅。萬一有個什么大問題,無論是請技術員過來修,還是拆下來送去市里修,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還耽擱出海捕魚。 生活不易,誰也不比誰容易,只是陸續(xù)趕來上工的隊員們,看著早早過來埋頭苦干的劉秀紅,都不由的議論了幾句。 他們是東海漁業(yè)隊的,但劉秀紅并非這里人,她是七年前來這里探望坐月子的大姐劉帥紅時,無意間叫許國強看對了眼,輾轉(zhuǎn)托了人上門求娶,隔年就嫁到了這里。雖說在這里待的年頭也不短了,姐妹倆的人緣都還不錯,親朋好友也不少,可有些話要怎么說呢…… “你們說,她啥時候回家去?” “早晚的事兒!她才多大?一小寡婦帶倆兒子,這日子咋過?估摸著是覺得人剛沒,她就走不大好意思?” “傻了吧?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秋糧就快下來了,她好賴干了小半年,能不要糧食就走?咱們就算漁業(yè)隊的,也能分到不少粗糧?!?/br> 幾個大媽湊在一起叨叨了半天,總算得出了一個相對比較靠譜的結論,認為最多再一個月,她就得走了。 也有往日里同劉秀紅比較要好的小媳婦,聽了這話不滿的說了句:“怎么就要走了?她同你們說了?上回她還跟我說,舍不得倆孩子呢?!?/br> “你知道個啥?哪個當媽的能舍得下孩子?那是從身上掉下來的rou??!這不是沒法子嘛,她才多大?二十三?就不說老了以后的事兒,我就問你,拖著倆孩子這日子咋過?就憑咱們補網(wǎng)織網(wǎng)的那倆工分?” “那她跟我說的……” “小年輕沒經(jīng)事兒,你看隊上不是補了她家二十塊錢嗎?她要是真存了留的心思,還能不跟她婆婆去要?辦喪事花的都是她攢的錢,那二十塊全叫許老二拿走了!” 小媳婦不吭聲了,默默的拿了工具開始補網(wǎng),只是小聲的嘟囔著,是劉秀紅跟她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