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0
..你是這樣想的不是?那杜宛呢?她用心可怖,甚至在阿窈隱姓埋名避到別處的時候仍舊動了歪心思—想來,阿窈的行蹤便是你泄漏的吧!” 衛(wèi)修看著自己的手,無力地說道:“我只是想過去看看她.....” “可你沒留意后頭還有了尾巴,你眼看著杜宛在你家后院興風作浪,聲勢漸大,卻還是不敢出手,或者說沒能力能手!” “......”衛(wèi)修震驚無言,想到一次出門燒香后再也沒有回來的杜宛,抖著嘴唇:“杜姨娘是你......” 楊岑不答,神情卻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他只說:“這些,阿窈全都不知,但誰害了她,阿窈卻還是清楚—若我看來,阿窈早便把你的債還清了!” 楊岑俯看著灰白著嘴唇一下子倒回椅子上的衛(wèi)修,冷聲說:“你若想記著那位孫小姐,我全當還你當初救了阿窈的情義,她若再有什么舉動,就別怪我替你清理門戶了.....” 衛(wèi)修還想辯些什么,外頭吱呀一聲,兩人立即緘默不語,剛才出去的小廝丫鬟手里端著各端著一盞粥。 小廝磕磕巴巴道:“大爺,用完這碗燕窩粥,咱們便快回去吧,奶奶還在等著呢!” 丫鬟把粥遞與他,看著楊岑的眼色卻古怪。 楊岑剛解決了一樁心事,神清氣爽,渾然不覺,等到兩人都回了戲樓,戲玩宴罷,各人都陸續(xù)告辭。 楊岑仍舊跟著楊大老爺在門口做個送客的吉祥物,眼看著客人都走盡了,府中人個個疲累。 楊岑一天沒見著阿窈,想得厲害,剛要溜走,就聽一聲厲喝。 “站住!你給我跪下,說說自己做了什么好事!” 作者有話要說: (1)天官賜福.醉花陰唱段 第120章 宴席風波 “大爺身子本來就難過, 上月才剛病好,怎么今個又喝醉了?你們也是,跟在身邊也不知道勸勸大爺!” 本來衛(wèi)修醒了酒, 怕孫氏說, 反復叮囑了小廝不要說出去??蓪O氏是什么樣的人,最是心細,只是上前幫衛(wèi)修褪了外衣,就從特意熏過香的衣服里聞出了酒味, 再看看衣裳上面的褶皺, 便明白了。 旁邊的小廝忙跪下:“都是小的錯,沒攔住大爺?!?/br> 孫氏輕笑:“看你......也不是什么大事, 我也知道哦,大爺是情不自禁,你盡了本分就好, 哪里能攔得住?” 衛(wèi)修聽她話里有話, 不由愧慚地紅了臉,在一旁撥弄茶葉,只做聽不見的樣子。 孫氏又道:“這也罷了, 只是不該瞞著我,你沒辦法時,傳人傳句話,我知道了就好, 這次饒過你, 下次就沒這么輕松了?!?/br> 小廝見一向規(guī)矩很嚴的孫氏今天高高抬起,輕輕放下, 竟能體諒自己難處,不禁大為激動, 一下下磕頭:“謝謝奶奶!謝謝奶奶!” 孫氏今天心情好,轉(zhuǎn)身殷勤勸道:“大爺也別怪我多嘴,倒不是我有私心,一心治著大爺,實在是大爺是我一輩子的指望,你若是不好,讓我靠哪一個去呢?大爺就是怪我,我也是要管的?!?/br> 說到底這,不由傷心滴下淚來。衛(wèi)修是再心軟不過的人,忙幫她擦眼淚,柔聲撫慰:“我們夫妻一體,你一心為我好,我豈是沒有心肝的人?以前是我對你不起,你再不必說了?!?/br> 自孫氏嫁過來兩年多,第一次聽見衛(wèi)修說這么熱心窩子的話,她先是不可置信睜大眼睛,看了衛(wèi)修一會兒,接著不顧一切,撲進他懷里大哭起來。 外面的李嬤嬤剛要進來,看到這一幕,不由慢慢縮回了腳,悄悄向外面打了一個手勢,把所有人擋在外面,自己合起手掌對著半空拜佛。 旁邊的丫頭笑說:“嬤嬤這下放心了吧?真是老天開眼,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大爺冷了這么些年,可算知道大奶奶的好處了。 老說來,他們這位大奶奶在家時就有治家之名,要是旁人,必定要說這姑娘個性剛強,但孫氏卻溫柔敦厚,行事端方。 要不是為了這個,老太太也不會降了好幾個門第,專門求娶她來,看中的就是孫奶奶的性情,正好幫扶著不善事務的大爺,專心打理后宅,不讓他有后顧之憂。 果然,孫氏進了門,上上下下再沒有不妥的地方,二太太生了個姑娘,孫氏對她好的如同親生meimei,老太太年紀大了怕脾氣孤拐,孫氏從不跟她爭辯,侍奉湯藥,沒有半點嫌棄。 這么好一個姑娘,李嬤嬤想著,以自己主子善良心性,必會感念在心。 可大爺鬧了一回又一回。 “你說這是為了什么呢?要說婚前不知人品性,這奶奶都過了門,模樣也好,脾氣也好,都擺在眾人面前,誰都挑不出錯來。偏偏大爺天天冷著臉色,一個月不能往正房去一兩回,要不是老太太用拐杖敲著地,死罵著逼著,大爺只怕一回都不愿意來?!?/br> 外面的人眉開眼笑,偷偷議論起來。 李嬤嬤心想,婚前?婚前更讓人提心吊膽! 兩三年前沒成親的時候,衛(wèi)修就吭吭哧哧想要退婚,卻沒勇氣和老太太說,私下里和李嬤嬤抱怨,只說這姑娘心胸狹窄,不是良配 要說真是品行有虧,李嬤嬤必定幫著她,但她私底下托老姐妹打聽——這深宅里看似毫無聯(lián)系,其實層層連著親,特別是有過姻親的,消息都是互通的。 打聽來的結(jié)果讓李嬤嬤恨不得立刻押解著衛(wèi)修娶了這個姑娘! 李嬤嬤勸了又勸,總算讓他沒在婚禮時候鬧起來。 有人回憶起孫氏這一路的艱難歷程,不由感嘆: “要不說這讀書人家的女孩有涵養(yǎng)有氣度呢,新婚不到三月,大爺抬了三四個通房,換作別人家,還不知怎么攛掇著娘家來鬧呢!偏我們奶奶沉的住氣,什么話也不說,一個個都好好安頓了,月例一個都不少。對著大爺不甩臉色,身上穿的戴的,每天吃的藥吃的菜,都打點安排得仔仔細細。這不,過了兩年,大爺總算回轉(zhuǎn)了。” 李嬤嬤輕笑罵道:“好了,你們這些小蹄子,趕緊去催催廚房,晚上的飯都擺了沒有?” 旁邊的丫頭搶先說道:“大奶奶今早走之前就已經(jīng)預備下了。” 入夜,暖氣融融的屋子里,孫氏一邊給衛(wèi)修夾菜,一邊細細叮囑:“大爺多吃些清淡的——今天宴上,看著花樣多,其實都是擺著好看,一肚子冷菜一肚子冷酒,需得暖暖胃腸?!?/br> 衛(wèi)修拉她坐下:“好了,你也坐下,跟我一起吃,自有丫鬟們呢!” 旁邊的丫頭嗤一聲都笑了,笑得孫氏臉上微紅,倒比平時端著的時候多了幾分情致。 等到四下寂靜,屋里獨留他們兩人,孫氏對著衛(wèi)修垂淚道:“大爺不知道,我這輩子原都想著贖罪的,再沒想到有這樣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