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1
樹探月,來一個!” 那人便依著眾人的吆喝做著動作,實在是變態(tài)多端,旁邊人看得心神俱驚,他卻怡然自若。 幾個孩子不時驚呼起來,蘇二嬸和蘇大嫂、蘇大哥也看得有滋有味,比起猜燈謎這樣的文詞兒,他們還是喜歡看這樣的。 正看得入迷的時候,就聽見那邊有人在喊:“徐家放盒子啦。”徐家的煙火年年都是南城里最好的,眾人聽說都去爭著去看,桃姐兒幾個也丟下了玩雀竿的雜耍人,往東面擁過去,幾個大人忙拽住跟緊,不讓他們被人潮擠散了。 一丈多高的煙火被點燃,當先一枚起火直竄入天際,然后花炮連發(fā),一聲聲如驚雷一般,在天上綻放出許多樣子,有做成各色花卉的,金色的菊花舒展開絲絲花瓣,還沒完全開放已經漸漸消散,之后慢吐蓮,一丈蘭,就如同真的一樣,一個趕著一個。本來以為到這個時候就已經盡了,卻不想一轉,數(shù)十課花數(shù)一開放,就像從冬日一起回春。到后來,山水,樓臺,院子,花榭,竟不像是煙火,倒像是有人畫了一幅又一幅畫在天上,只是這景致并不能長久。 一時間漫天金星如雨,光影燈天徹明,旁邊人群密密匝匝,歡呼聲如潮水一般一浪高過一浪,桃姐兒幾個在一邊又叫又跳,指指點點,除了那天上的煙火再也看不進別的。 正在這時,忽然聽著人潮里有人驚呼了一聲:“不好,起火了,快跑呀!” 這一下可不得了,人群頓時慌亂起來,一人動,便帶得十幾上百人都四處奔逃起來。 不過一眨眼的功夫,本來歡樂的人潮立刻就變作了地獄,這地方本來空曠,就沒有任何能夠抓著依附的東西,體格健壯的一心推開旁人要往外擠,但是一時不妨,就有體弱的孩童婦女老人最先被推到,后面的人也不妨,有的被帶倒,再也爬不起來,有的身不由己,一邊喊著“停下!停下!”一邊隨著人潮踩踏過去。 一時間,哀嚎聲,哭喊聲,呻.吟聲,響徹整個街道。 阿窈在人群開始挪動的第一時間,就感覺到了不好,她只來得及回頭對萬嬸和小琪說一句:“別松手!”就被裹挾著沖走了老遠。 腳不知道被什么人踩著,疼得鉆心,但阿窈的手不敢松,更不敢不挪動腳步,這時候喊停已經沒人理會,她只能在隨著人流到街邊的時候,努力抓住旁邊的一扇窗欞,趁著拐角處人稍微稀疏,將手里那頭的人扯過來,大聲喊道:“抓緊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踩踏的人群終于慢慢停下來,露出滿地的鮮血,躺在地面上的人一個堆著一個,早就毫無氣息。 阿窈,小琪,與萬嬸就踩著這滿地狼藉的釵環(huán),手帕,帽子,左奔右喊。 “素素!素素!” 作者有話要說: ②③ 燈謎參考古籍,非原創(chuàng) 第84章 嫁人 萬家下定下得特別快, 仿佛過年的時候萬嬸還在愁著江素素不愿出嫁的事,這才剛到四月,江素素就已經天天守在家里面繡著嫁妝了。 這回輪到萬嬸擔心了:“姑娘也不再等等, 現(xiàn)下還不知道萬大郎那腿怎么著了......” 江素素如今早已經不像往日那般, 一副清心寡欲的寡淡模樣,她一邊繡著兩個繞頸的鴛鴦,臉紅著道:“他如今年紀也大了,家里都沒個收拾的人, 再一病, 連做飯的都沒有......” 萬嬸先前只恨江素素心里沒個人,如今峰回路轉, 見她一整顆心都撲了上去,一心為他想,倒更不太平了。 “嫁人是一輩子的事, 先前那個大夫可是說......”她本想說出來, 又怕不吉利便咽了回去。 江素素卻知道她說的是什么:“別說他變成了瘸子,就是癱在床上一輩子,我也愿意嫁?!?/br> 阿窈進來, 聽見兩人說話,便勸萬嬸:“萬大郎那只腿我已經請了好大夫去看了,只要再養(yǎng)上一個月,到了婚禮前, 也就沒什么了。人家總歸是為了素素傷的, 您老就莫要發(fā)愁了。” 江素素摸了摸雄鴛鴦那雙黑亮的眼睛,感覺手上多了一把汗, 連忙松開,擦了又擦, 才敢拿起來又開始繡。 繡著繡著,只覺這只鴛鴦的眼睛像極了萬大郎,雖然不甚靈動,眼里頭卻只有她的影子。 俗話都道:說的容易,往日萬大郎百般用心,她只怕是鏡花水月,但自從上元節(jié)那一次浩劫,卻成了她一段緣分。 她到現(xiàn)在都記得,明明十五晚上是冷的,旁邊都是人,她被壓在下面,起又起不來,萬大郎一直護著她。兩人本來都是在一塊大石碑旁邊,這會兒卻成了救命的稻草,萬大郎便把她推到旁邊,抵著石碑,自己怎么都不撒手。 她當時已經全然蒙了,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就見萬大郎已經暈在她身邊。 七尺大漢,硬生生讓人踩斷了腿,卻仍舊忍著安慰她半天,愣是沒讓江素素有什么大傷。 江素素自此,一顆心全撲在萬大郎身上。 萬大郎沒想到,自己還有這么一件好事,仿佛不費什么功夫,先前夢想著許久的事情,如今都已經成真了。 當日她進京的時候,顧談禮就已經幫她辦好了戶籍,兩人合了八字,自然是事事順利,天賜良緣。江素素自覺終身有靠,便只是悶在家里做嫁妝。 阿窈見江素素轉變地如此之快,也是心有感嘆。她已經有許多天沒見過楊岑,如今江素素姻緣已成,卻還不知道她的在哪里。 楊岑自從守孝,就少有出門的日子,只能偶爾靠鴿子送信過來,跟阿窈抱怨,說家里看他越發(fā)緊了。 他沒有說的是,這兩年多,他從沒放棄過的事情就是定時生病。 病生得多了,就好讓娘好好想想這個貴人的事了。 阿窈并不知道他的打算。但她既然選擇相信了楊岑,就要信到底。只是日子過得到底沒什么滋味。 倏忽就是寒食清明時節(jié),江家照例要做青精飯,本來京城里是沒有這個風俗的,但趙家本來就是從南邊過來的,阿窈又長在江南,因此也都吃慣了,這才每年都要做一次。 買來的烏飯樹葉,阿窈和小琪江素素一張張洗干凈了,放在石臼里舂爛加上米和水,泡上半天,最后連米都變成了墨綠色。阿窈就把它撈出來晾在一邊,剩下的發(fā)綠的水再倒進鍋里煮沸,把之前已經染上了顏色的米放進去煮,做成的飯就叫做青精飯。 小琪與萬嬸原本是像看什么怪物一樣,看著做出來的飯的,但是吃了一次后就發(fā)現(xiàn),這樣做出來的青精飯色澤青綠,又爽口又清涼,自有一股不同于別的草木的芳香,立刻變成了她們的最愛。 除了青精飯,還有寒食粥,有那講究的采來梅花瓣,洗凈了封在壇子里頭,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