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4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顛覆重生之路、重生帶著兒子闖仙界、不想和你在一起ABO、隨身空間之穿成小哥兒、渡佛、失憶進化論、娛樂圈喵視帝、論元氣騎士在雄英如何茁壯成長[綜]、女法醫(yī)古代探案錄、成何體統(tǒng)
這副玻璃鏡,發(fā)現(xiàn)昔日里看得不太清楚的事物全部都清楚了起來。 他甚至可以看到外面的雨滴打在窗扉上,推開玻璃窗,以前朦朧的視野都清晰了起來。 管溧珜良久才把玳瑁玻璃鏡取下,用手指摸了摸玳瑁邊框,低聲感慨說道:“當真是好東西?!?/br> 他有時候會覺得看書有些費勁兒,倘若是有了這玳瑁玻璃鏡,坐下來看書應該會舒服很多。 太子用過最淺曲度的玳瑁玻璃鏡,只是覺得更清楚了一點,但是暈眩很明顯,讓他覺得有些不大舒服,再試試看管溧珜用的這副,他幾乎無法睜開眼睛。 林鶴是和太子一樣的感受,只是看著管尚書的模樣,就知道這玳瑁玻璃鏡是對他而言十分好用的。 太子說道:“歐大人的目力也不大好,晚些時候還請老丈替孤的師父做一份這樣的玳瑁玻璃鏡?!?/br> 司大石自然誠惶誠恐應承下來。 趙翊林想的更多,詢問了更多制鏡的細節(jié)甚至有一個想法,這飽受看不清痛苦的人其實是有不少的,若是開設這樣的一個鋪子,可以讓人看得清。 既然要開鋪子,趙翊林首先想到的就是小舅舅的生意,現(xiàn)在也有其他家采集礦砂,可以制作出來玻璃,但是越洋商行的玻璃器皿還是整個大齊最好的。 越洋商行也因為玻璃生意在大齊的各府州都有店鋪,可以像是唐老夫人提供食譜給云香樓,就有一定的分成給她,現(xiàn)在這玳瑁玻璃鏡可以按照一樣的辦法,定期整理賬務,直接分出一部分利潤給司家。 除了玳瑁玻璃鏡之外,另外就是一個怪模怪樣的儀器,下面可以點火燭,能夠看到切得薄薄的木頭片的組成,這木頭片像是一小個個的小空格,把小薄木塊兒拿到了太陽下,又只能夠看得出是一個小木片罷了。 不光是木頭片,還準備了其他東西,例如把葉片的一層薄膜撕下來,可以看到里面有綠色的液泡在移動,甚至司瑯還擠出了一滴血涂抹在玻璃片上,也可以看到紅色的不同的小圓泡。 “此物,不大同尋常。”太子說道,“讓工部的人看看,能夠看出些什么來。還有可以給太醫(yī)署?!?/br> 趙翊林再想到的是那位孫崢大夫,不知道能不能請他到京都來。這叫做“顯微鏡”的物件,像是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帶著人進入不同的世界。 顯微鏡是司瑯給它起的名字,在東西送到了工部之后,沿用了下來,至于說玳瑁玻璃鏡,因為玻璃框架不管是可以用玳瑁制作,還可以用銅絲、鐵器來制作,就叫做了眼鏡,這眼鏡賣出之后與司大石分利錢。 越洋商行本來就賣不少的玻璃器皿,養(yǎng)了很多的雕琢師傅,弄清楚了怎么配鏡之后,趙翊林首先帶著禮部尚書歐旵配了一副眼鏡。 歐旵和管尚書一樣,一帶上了這眼鏡兒就覺得眼前清晰了不少,此等物件正是他們讀書人喜歡的,而歐旵認識不少喜歡讀書的人,都受這眼力不強之苦,他立即給相交的眾人下帖子,帶著這些文人來配鏡。 只需要一盞茶的功夫,就可以平衡左右眼,讓兩邊的眼睛看得差不多一樣清晰,以前看不清的字咻忽就清晰了起來,無法品鑒的字畫也再現(xiàn)了細節(jié)出來。 “好好好!”尤其是喜歡雕琢的邵蘇先生,他的眼睛已經(jīng)很不得用了,早些年還能夠面前雕琢一二,現(xiàn)在什么都看不清了,只能夠沒事釣釣魚,他心中是不平衡的,偶爾還是試圖在太陽底下讀書,只是一會兒就頭昏眼花,讓他的夫人哭笑不得,有時候想要說丈夫,看著他可憐巴巴的神情又什么都說不出來,畢竟他是那么喜歡書,現(xiàn)在卻因為目力不強,看不成書了,也無法雕刻,只能夠釣魚作為興趣愛好。 現(xiàn)在邵蘇先生帶上了眼鏡之后,視野重新清晰了起來,刷得一下眼淚就落了下來,他深深對著的太子行禮,這眼鏡本來就很重,差點掉在地上,他手忙腳亂用手接住,長長舒了一口氣,“幸好幸好?!?/br> 小心翼翼重新帶上了眼鏡,昭蘇先生對著歐旵說道:“蘊之,你收了一個好弟子?!?/br> 其實不光是好弟子,這般行事也是大齊之福。 就邵蘇先生知道的,像是他這樣的人不在少數(shù),都是年少苦讀時候留下目力不強的根子,然后在漫長的時間里,為了看清楚,只能湊得近一點去看,之后眼睛就越看越近,等到看不了書,心中就十分痛苦。 沈譽做生意一部分是為了太子賺銀子,另一部分也知道,越洋商行背后是沈家,整個大齊的百姓都曉得,所以越洋商行只能做儒商。 做儒商的頭一條就是,利潤要有限,不能太貴,這一次的眼鏡也是如此,價格也定的不貴,普通百姓都用得起。 邵蘇先生也是因為這價格而贊嘆。 歐旵并不常帶那副眼鏡,他身上有個專門的繡囊,把眼鏡兒就這樣收入到其中,等到要用的時候就取出帶上。歐旵此時笑呵呵地說道,“可不是?!?/br> 文人帶上了這眼鏡,旋即是紈绔子弟,只是他們大都眼力好,用不上這眼鏡,倘若是覺得有趣,可以用并無曲面弧度的眼鏡,這東西帶上去很重,沒多時這些紈绔子弟就不愛帶了,不過也有些覺得這是讀書人帶的,仍然是喜歡帶著這眼鏡,還用了細細的鏈子掛在邊側作為裝飾。 緊接著就是富庶的百姓也試著配鏡,有自家祖母早年做繡活已經(jīng)看不清人的,有年輕的夫人還在做繡活的,因為價格不貴,他們不少人都配上了眼鏡,倘若是看不清楚的時候就帶上一帶就能夠讓視野清晰起來。除此之外,還有愛讀書的文人,需要雕刻微雕的木匠,甚至還有一部分的孩童先天目力就不足,用了眼鏡之后,就可以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 光是眼鏡之事,就可以說是做了功德無量的好事。 不過越洋商行在賣出這眼鏡的時候也叮囑眾人,不能因為帶了眼鏡就繼續(xù)費眼,那樣后續(xù)還要更換眼鏡,視力更差。 這半個月的變化,讓從女院出來的女學生們嚇了一跳,見著不少紈绔子弟竟是帶著金絲邊的眼鏡兒,手中拿著一柄折扇搖啊搖。 魏昭在看到了趙翊林還是沒戴眼鏡,松了一口氣,笑著說道:“我還以為見著你,也會帶一副眼鏡?!?/br> 趙翊林說道:“歐大人的眼睛不大好,時常提醒我,不可用眼過度了,這么多年下來,我的目力還算是不錯,故而我也用不上這眼鏡。” 魏昭想著里面還有幾個不愛讀書的紈绔,笑著說道:“那眼睛很好的人,我見著也是帶著眼鏡。” 那些人平時不愛讀書,現(xiàn)在帶著眼鏡,或許是眼鏡太重,就有些斯文人的模樣了。 “其實已經(jīng)停了一段時間,只怕是因為女院休沐日又帶起來了?!壁w翊林說完了之后,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