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
書迷正在閱讀:一起墮落嗎神明、全世界都想和我做朋友[快穿]、慢慢哭別噎著、[系統(tǒng)]大唐寶寶成長日記、廢桃、[綜武俠+劍三]進擊的慕容復、無路可退、小日子過著、師尊你又犯蠢了、重生之冷君暖心 測試版
盼生輝。使人如沐春風,為之心折。周瑜下意識的還以一笑,心悅誠服的說道:“主公志在天下而心在百姓。必定能成就大事?!?/br>一語落地,二人相視一笑,不必多言,那種少年知交君臣相得的默契在這瞬間已經表現的淋漓盡致。“咔!”王導瞅著監(jiān)視器十分滿意的喊了一聲,順嘴說道:“很好,不錯,再來一條?!?/br>陳墨忍不住又是一笑,要說張導喊咔的時候喜歡拍大腿,王儲盛喊咔的時候必定要加一句“很好不錯再來一條”,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導演在拍攝的時候都有自己的習慣性動作。陳昱修可不知道陳墨在拍攝之余還有閑心想這些有的沒的。眼見陳墨笑的開懷,還以為他是在慶幸自己終于不ng了,也跟著笑言寬慰道:“其實拍戲也是件熟能生巧的事情。你現在習慣了拍攝氣氛,是不是就好很多了?”陳墨笑著回應,兩人沒說幾句話,又開始了拍攝……由于陳墨的漸入佳境,接下來的拍攝進行的十分順利。尤其是在拍攝戰(zhàn)爭戲和打戲的時候,因為有系統(tǒng)空間內的培訓經歷,陳墨不但能完整領會武術指導老師的意思,還能在真正拍攝的時候“自創(chuàng)”一些看起來就很漂亮也很實用的動作。讓劇組內的幾個武術指導大呼痛快。這一點最為突出的體現在孫策大戰(zhàn)太史慈的這一幕戲中。經歷過系統(tǒng)空間的培訓,陳墨是真實體驗過這一幕的,并且為太史慈的武力所折服。然而到了拍戲的時候,幾個武術指導設計出來的對打套路卻讓陳墨覺得十分不過癮。所以他在武指喂招的時候,偶爾會將系統(tǒng)空間內的某些動作拿出拆招。經過實戰(zhàn)的武打動作當然比武指憑空想象出來的喂招更有質感,陳墨的表現也讓一直都有關注他的王導眼前一亮。聯(lián)想到陳墨本身就會功夫,而且好像功夫還不錯的樣子。王導將陳墨招到身邊,笑瞇瞇問道:“怎么著,有點兒想法?”“是有點兒?!标惸尤灰恍Γ膊豢蜌?,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王導略略沉吟片刻,招手叫過扮演太史慈的武替,開口說道:“你,陪著陳墨對對招。讓我看看效果?!?/br>那武替聞言沒有說話,看了陳墨一眼才走進片場。劇組內的其他幾名武指也都溜溜達達地圍了上來??此茮]表態(tài),實際上對陳墨的做法都不以為然。因為他們都明白,鏡頭前的武打動作跟實戰(zhàn)并不一樣。有些招式在現實中很好用,到了鏡頭前卻未必好看,人家觀眾也不一定能體會其中深意。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是覺得陳墨一個演員,居然對武術動作指手畫腳的,有點兒“撈過界”的意思。只不過礙于王導的態(tài)度和陳墨的背景,不好多說罷了。此刻保持沉默,未必沒有等著看笑話的意思。陳墨當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在對招兒的時候也考慮過觀賞性,只把他在系統(tǒng)空間內見過的,覺得驚艷的動作和pe擺了出來。其中最出色的當然就是太史慈和孫策在馬上槍戰(zhàn)的幾個動作。陳墨還記得在系統(tǒng)空間中,孫策一槍刺過去,太史慈在馬上側身一閃,動作幅度并不大,但態(tài)度十分的從容愜意,然后反手抓住孫策的槍身輕輕往后一拽,同時長槍刺出。孫策的反應也是飛快,微微側身握住太史慈的長槍。兩人的動作為之僵持。孫策索性翻身下馬,就著下馬的動作在地上打了個滾兒,長槍也隨之打了個旋兒,趁勢把太史慈晃下馬。兩人在馬下以槍對陣,你來我往的三四十回合,整套動作下來行云流水舉重若輕,卻招招鋒芒畢露,殺機凜然。看的陳墨心馳神往,恨不得以身代之。所以后來在系統(tǒng)空間內做培訓的時候,陳墨不但學了孫策的槍法,還特地神入太史慈,學會了太史慈的槍法和箭術。此刻施展出來,頗有一絲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的顯擺之意。當然,在孫策太史慈二人失了兵器之后徒手相搏,且將“戰(zhàn)、袍、撕、個、米分、碎”之類的打斗過程,就被陳墨潛意識的遺忘了。正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陳墨這幾個動作一出來,坐在監(jiān)視器前邊的王導和圍在片場周圍的幾個武指立刻眼睛一亮。只見那人群正中的一員小將,長槍白馬,玉樹臨風,舞起槍來行云流水虎虎生威,當真是猛將再世一般。扮演太史慈的姚西寧也覺得開心。因為陳墨的這一套動作都是給他的,雖說他本人做不出這些動作只能靠替身,但最后在大屏幕上露臉兒的卻是他自己。有這么一套動作做保票,估計以后請他拍攝動作片和武俠片的邀請一定更多。只有扮演太史慈的武替不太開心。因為陳墨的舉動無形中給他增加了工作量。還不能加錢。那武替心里自然是不樂意的,嘴上不說,跟陳墨喂招時的動作卻有些得過且過。完全沒有陳墨自己示范的那股子精神氣兒。陳墨也不以為意。因為調動演員的情緒并非是他的責任。他只需要按照王導的交代,把動作設計的明明白白。剩下的自然有導演安排。果然,在拍攝了幾遍卻達不到想要的效果之后,王儲盛氣憤的喊了咔,一邊讓大家先休息幾分鐘,一邊示意副導演把那名武替帶出了片場。飾演太史慈的姚西寧趁著休息的間隙拍了拍陳墨的肩膀,笑瞇瞇說道:“你這么幾套招式喂下來,倒是顯得太史慈比孫策更厲害了?!?/br>說起來姚西寧對陳墨的舉動也感到好奇。他在圈內混了這么多年,見過當演員的,都怕自己在鏡頭面前不出彩,恨不得使出各種手段給自己加戲搶鏡。像陳墨這種明明有本事給自己加戲,卻樂意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倒還真是少見。陳墨在設計動作的時候只考慮到盡量還原原著的情節(jié),倒是沒姚西寧想的這么復雜。聽到他這么說,也跟著笑道:“此二人原本就是勢均力敵。否則孫策也不會在此戰(zhàn)之后對太史慈念念不忘了。”如此一來,方能更加顯示出孫策的求賢若渴。陳墨覺得原著的邏輯沒有問題。不過聽在姚西寧的耳中,對陳墨卻是越發(fā)的抱有好感。其后王儲盛也發(fā)現,陳墨每每拍攝武戲和戰(zhàn)爭戲的時候,簡直就是如魚得水,狀態(tài)非常之好。不但能把自己的戲份表達的淋漓盡致,而且還能帶動其他人,尤其是在拍攝戰(zhàn)爭群戲的時候,陳墨居然在排兵布陣上也有著很好的見解。他還在拍攝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