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7
草樹木了,此時就很想離開這里出去逛一圈。 好在寶珠回歸祭壇之后,精靈們的儀式只有一個短短的收尾,大約十分鐘之后,所有人都離開了博物館的大地展廳。 莫北走出去后,站在臺階上直接深呼吸,明知道效果沒這么快出現,她還是覺得整個基地的空氣都變得清新了。 森林寶珠回歸祭壇,精靈王也像是放下重擔,他雖然看不見系統(tǒng)給莫北提供的祭壇信息,但作為大陸上古老的種族,自然女神所疼愛的孩子,在冥冥之中他能感受到似乎有什么與之前不同。 因為不想打攪到普通人,他們選擇放歸寶珠的時間依舊是晚上,此時基地里大部分人都已經回家了,電視才剛出現不久,人們對這個新奇的東西還抱有很大的熱情。 再加上現在天氣依舊沒有回暖太多,夜晚的基地颯還是冷颼颼的,所以基地颯的領民們將晚上在家看電視當做了最時髦的消遣。 估計等到真正春暖花開的日子到來,電視迷們的狂熱消退,領民們才會再次在晚上出來散步,去享受外面的夜生活。 不過這都是以后的事了,現在莫北等人相互告辭,各自歸家休息,都不是什么閑人,明天還有一堆事等著呢。 …… 次日,莫北在一陣清脆悅耳的鳥鳴聲中醒來,她跳下床推開窗戶,新鮮空氣頓時卷了進來,小鳥可能是被這動作嚇了一跳,撲棱棱四散飛開,換個地方繼續(xù)唱它們的晨間小調兒。 莫北覺得自己許久沒聽到這么動聽的聲音了,一時半會有點不想起床,于是她跑回床上,鉆進還沒冷下來的被子里,就這么躺著又享受了一會,才不情愿地準備換衣服,開始打工人的一天。 說起來,她已經湊夠四個祭壇了,為什么第五個祭壇遲遲不出現呢?莫北覺得這不科學,于是決定待會洗臉漱口后,空腹抽卡,興許系統(tǒng)檢測她的歐皇體質能檢測得更準確呢。 第140章 颶風寶珠 事實證明, 空腹抽卡并沒有什么卵用,雖然抽到了看似有祭壇的東西,但實際上莫北在里面轉了八圈, 什么都沒找到。 【博物館之天空展廳-S】 描述:銘記歷史,是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說明:可拼湊式建筑,集齊全部可獲得綜合式博物館一座。 【博物館之森林展廳-S】 描述:銘記歷史,是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說明:可拼湊式建筑, 集齊全部可獲得綜合式博物館一座。 這兩張卡讓博物館進化完畢, 成為了一個擁有四個展館的博物館, 能招攬容納更多的游客,紀念品店里也出現了更多商品。 除此之外,莫北覺得自己沒得到什么實質性的進展, 有關最后一個祭壇的消息依舊一無所獲。按理說, 就算沒抽卡得到祭壇, 她也該有任務線索了,哪怕給個圖紙呢? 但結果就是沒有,什么都沒有,這不得不讓莫北懷疑自己身上歐皇屬性是否開始消退,又或者有什么地方做得還不夠,所以遲遲沒觸發(fā)到颶風祭壇的相關任務。 拋開這個終極問題不談,其實博物館兩個新展廳還是很有看頭的, 森林展廳真的就是個大氧吧,各種莫北認識不認識的植物遍布展館, 營造出一種大興安嶺和亞馬遜叢林的感覺。 這個跟大地展館里的森林還不一樣, 那邊只是一個概括, 有點像是自然課本上的那一小節(jié), 說得很概化, 只是為了讓大家了解有森林這么個東西。 真正的森林展館就不同了,它將之前的概念完全細化,將樹林拓展成了森林,連綿不斷的那種,而且配合不同的溫度、濕度,能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色。 比如這個展廳是潮濕的熱帶雨林,下個展廳也許就能看到白雪皚皚中仿佛精靈般的霧凇,總之搭配著不同環(huán)境,讓人領略到不同的植物樣子。 除了花草樹木等植物,森林展廳里還有一部分動物存在,但比起大地展廳來說又少了許多,只是起到點綴作用。 相對而言,鳥類的品種和介紹則多了許多,也不知道誰給安排的,把蜂鳥和信天翁立在了一個展臺上,要不是有那個金屬銘牌做說明,莫北差點就漏看了。 總之一句話,森林展廳帶給人們極度舒適的自然感,因特殊的空氣裝置,進入到這里真的有到了天然氧吧的感覺。這里沒有大地展廳那個載人飛鳥的噱頭,看似平平淡淡,但只要多待幾分鐘,就能體會到森林展廳獨特的美感。 莫北在這里的時候,下意識連腳步都放輕了,徜徉在森林里,聽著樹冠上各色的鳥鳴,疲憊和緊張一掃而空,是個很適合放松的好地方。 當然了,如果換到亞馬遜那邊的叢林,那氣氛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展館系統(tǒng)會cao控虛擬的蛇和蟲子之類時不時出現,給來參觀的游客特殊的驚嚇。 如果有人恰好在這種虛擬意外的感應范圍內,系統(tǒng)還會實時跟蹤報道人類被咬到后會出現的反應,比如幾分鐘眩暈,幾分鐘呼吸困難,會不會痛苦,會不會痙攣,以及最后多久后人會死亡,可以高歌一首“涼涼”。 莫北就覺得吧,可能最開始會嚇到人,但次數多了……大概會有人故意去參與這種互動吧,挺好玩的。雖然這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到這種危險生物,但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想必能讓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能記住這些知識吧? 天空展廳看起來要更為夢幻一些,走進去仿佛如入云端,腳下踩著的是白云,頭頂的是藍天,透過云層稀薄的地方往下看,還能看到縮微景觀一樣的城市和農田。 莫北猜測,地板應該是安裝了某種動態(tài)效果,云層會隨機在濃厚和稀薄之間切換,再配合上腳踝部位若有若無浮現的霧態(tài)效果,真有一種踩在云上的感覺。 這就和玻璃棧道有異曲同工之妙,膽子小和恐高的,怕是不適合走這條路。好在這是博物館展廳,不是以此為噱頭的網紅打卡地,在云層的中間,還提供了另外幾條帶欄桿的石板路,專門給這些害怕的人準備的。 每隔幾米,欄桿就會中斷一部分,方便游客往來云層和石板路之間。愿意嘗試在云上走兩步的,可以從這邊下去,至少有欄桿在手,不至于腿軟到真的坐在地上動彈不得。 在云上走累了的,想腳踏實地的游客,也可從這里上石板路,兩邊的需求都能滿足,就很方便。 莫北倒是不恐高,也不害怕,她蹲在地上仔細看了看下面的微縮景觀,怎么看都覺得像是真實的,要不是能伸手觸及地板,她真的以為自己正站在天庭,俯瞰人間蕓蕓眾生。 那些縮微景觀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森林、草原、河流、農田和牧場,但也會出現有人居住的村莊和城鎮(zhèn)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