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8
一會能遇到哪個熟人, 送給他們吃。 反正看牙醫(yī)是不可能看牙醫(yī)的, 她吃完回去就刷牙漱口, 絕對不給蟲牙留任何機會。 …… 白天的基地颯里很熱鬧,等到黃昏時分,自然光線逐漸減弱, 攤位上的燈接連點亮,遠遠望去紅色的燈籠連綿不絕,蜿蜒曲折, 加上吆喝販賣和撲鼻的香氣,任誰經過都要駐足觀望, 想著是不是進去買些東西。 孩子們是最先耐不住性子的,他們其實已經在外面瘋跑了一天, 這時候見天色將晚, 全都如歸巢小鳥一般,紛紛跑回了自己家。 “媽,我的煙花呢?” “爸,天就快黑了, 我們快點出去吧, 帶上學校發(fā)的煙花, 走嘛走嘛?!?/br> “別動那個, 那是我的,你的在那邊放著,不許亂拿!” “快點快點,廣場現(xiàn)在人好多,再不去就沒好位置了?!?/br> “mama媽!快點啦,我好餓,你不是說要去包餃子給我吃嗎?” …… 別管是為了放煙花,還是為了參加包餃子活動,總之基地颯內的人差不多全員出動,紛紛趕往距離自己家最近的活動地點。 蘇大娘不是基地颯的人,她搭乘商隊的便車,來看前一陣嫁到這邊的女兒,原本想著這兩天就回去,結果被女兒女婿挽留,非得讓她至少在這邊留到跨年再說。 “媽,你也搬來吧,不然就你一個人留在那邊,我真的不放心?!?/br> 蘇大娘的女兒原本在商隊里工作,后來主家入駐基地颯開了店面,就把她和部分伙計留了下來,讓他們輪換著回去探親。 然后在這里,她遇到了合適的人,帶回去給蘇大娘見了之后,就登記結婚了。兩人日子過得不錯,男方也很理解她擔憂自己母親的心情,于是才有了之前邀請?zhí)K大娘來,并且挽留她的行動。 蘇大娘其實早就喜歡上了基地颯這個地方,風氣好,風景也好,每天還能享受到自然光的照射。她現(xiàn)在戛然一身,又只有一個女兒,的確動過搬過來的念頭,可在詢問過定居要求后又有些退縮,怕來了后一直是黑戶,給女兒女婿添麻煩。 “別瞎cao心,我這胳膊腿兒的還能干好幾年呢,這事回頭再說,不是要參加包餃子活動嗎?趕緊走吧,中午飯吃的早,我估摸你也該餓了,一會媽多給你包幾個,讓你好好吃一頓?!?/br> 蘇大娘做飯的手藝一般,但包餃子很在行,她干了一輩子這個,不管是包的速度,還是調味的手藝,都是一流的,飯館內的客人對她贊不絕口。這次她請幾天假出來看女兒,老板都老大不情愿的樣子,差點就沒來成。 說話間,蘇大娘一行人已經到了這邊最近的包餃子會場,此時十幾個長桌案前都已經站滿了人,可以組團也可以單干,總之做什么的都有。 蘇大娘等人先去登記,領了號碼牌后可以先到旁邊等候區(qū)坐著等,也可以湊上去在不妨礙的地方看人家怎么包。 莫北考慮到時間有限,提供了不少半成品供人取用,主要是餃子皮和絞好的餡兒。會的自己拿去調,不會的也可以請旁邊的工作人員幫忙弄一份大眾口味的,雖然不出彩,但也不會出錯。 蘇大娘心心念念的是給自家閨女包餃子,對看別人包沒興趣,兩人坐在休息區(qū)繼續(xù)剛才的話題,只是由來不來,變成了來了后做什么。 “媽,你干脆來基地颯自己開個餃子攤吧,再請兩個人幫忙,肯定比在那邊賺的多,還不受氣?!碧K大娘的女兒提議,“你看這些人,別看今天就圖一個熱鬧,等過幾天閑下來,肯定有不少人想這一口兒?!?/br> 蘇大娘對自家閨女的經商眼光很信得過,她說行就肯定行,這樣一想,心里就有些火熱,她就這一個女兒,怎么可能舍得跟她分開那么遠,如果能在一起,還不拖累對方的生活,那就再好不過了。 很快,那邊就叫到了蘇大娘的號碼,她將這些想法先放到一邊,精神抖擻走了上去。先領了五十個額定的餃子皮,又要了一盆沒調的rou餡自己處理,之后洗干凈雙手,端著木托盤到了她的位置上。 包餃子活動是沒有評委的,也不會分個一二三等獎出來,純粹就是大家湊一起自娛自樂,圖個熱鬧,所以聊天的有,吹牛的有,不小心糊了一臉面粉的也有。 蘇大娘最初還秉承一顆敬業(yè)的心在包餃子,后來在左右鄰居的帶動下,也放松下來,不再追求速度,竟有一種獨特的放松感。 “哇哦,你包的真好!” “可不是,這小餃子的樣子,嘖嘖,又整齊又漂亮,再看看我的,都趴窩了?!?/br> “你那不錯了,好歹包在一起了,再看看我手里這個,怎么就那么費勁呢!” “……你那是餃子?我怎么看著不像啊,感覺、感覺有點像厚皮野豬!” “去去去,你才包野豬呢!不就是菜餡兒太多漏出來了么。” 蘇大娘被這幾個人逗得哈哈大笑,忍不住開口指點了幾下:“你要是不會包,就先在中間捏一下,再從兩邊開始?;蛘哌@樣,我教你一種擠餃子的法子,特別好學,不然這一下鍋就得喝片兒湯。” 于是,不知怎的,蘇大娘身邊圍著的人越來越多,等她覺得口干舌燥時,才發(fā)覺自己不知什么時候成了老師,身邊都是一群捧著餃子皮虛心求教的學生。 蘇大娘有些哭笑不得,她可從沒受過這樣的追捧,但若是讓她就此里去,心里卻又隱隱抗拒,她長這么大似乎還從沒有這樣風光過,即便店里的客人稱贊她手藝,也不過就是一兩句話的事,有時候還是對著老板說的,并非對她。 現(xiàn)在這些尊敬可都是實打實的,等蘇大娘慷慨地將自己煮好的餃子分了一點給其他人嘗嘗之后,更是引發(fā)了新一輪的稱贊,就像是她女兒剛才說的那樣,好多人都在詢問蘇大娘是不是自己有店,到哪里還能再吃到像今天這么好的餃子。 “過一陣,過一陣就開業(yè)?!?/br> 蘇大娘這樣回答著,笑得嘴都合不攏,她能看出這些人是真心希望能再吃到她包的餃子,而不是湊熱鬧跟著起哄。 那就等這次回家后就提出辭職,然后搬到基地颯來,先跟女兒女婿住幾天,等自己的餃子攤開張了,再考慮出來租房。 這一瞬間,蘇大娘下定了決心,然后抖擻精神,重新投入到教別人包餃子的事業(yè)中去。 …… 黃昏時分就在大家亂哄哄的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以及觀賞別人家的片兒湯和不讓別人看見自己家的丸子湯的過程中度過。 很快,時間轉向了夜晚八點,包餃子活動進入了收尾階段,這時候已經沒什么人還在桌案旁邊了,工作人員也開始收拾起了鍋碗瓢盆等用具,他們的家人朋友也有找過來站在旁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