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96
圍。 “跟著去吃飯就是了?!?/br> 毛文龍見上司發(fā)話, 趕緊乖乖地閉嘴跟著走。 曹化淳敢自作主張先帶他們去用早飯,是因為天子在御帳里正在用早膳呢。天子允了他們覲見的要求,又不是建奴過來襲營了, 所以打斷天子用膳是不可以的。但是讓這些人空著肚子在外面等, 天子知道了肯定會斥責他不會做事的。 等遼陽這些人端上早膳了,便對張銓拱手說道:“張大人, 咱家要回去御前伺候, 你們用過早膳讓這位禁軍校尉帶你們回去御帳就好?!?/br> 張銓立即拱手回禮, 點頭謝過。 張銓等人再度來到御帳的時候,見泰寧侯正在往外走。泰寧侯笑著與他們拱拱手,只與他們招呼了一下,留了一句天子在里面等著他們呢就匆匆離去。 他們這行人除了張銓,侯世祿與童仲揆與泰寧侯也認識,昨天也都聽曹化淳說了泰寧侯在天子主導的新火炮研制中出了力, 故而對泰寧侯就充滿了敬意。 馬祥麟低聲對侯拱極說:“這就是泰寧侯?” 侯拱極是很早以前跟隨父親見過泰寧侯,但從他們之間的稱呼上已經(jīng)肯定是此人了。瞪了馬祥麟一樣,示意前面的御帳,讓他不要再問傻話了。 張銓是在萬歷在位的時候被派到遼陽城做巡按御史的。轉眼間,他就成了三朝老臣。他對著御座上的年輕帝王拜伏下去的時候,不僅僅有臣子對帝王的該有的禮儀,還有更深的敬意。原因一個是徹查的隱田、調整商稅。作為地方主政官員,他太明白這兩點對民生的影響。另一個原因是徹底拔除了晉商,使得建奴沒有了繼續(xù)猖狂的資本。 再一個就是少年天子居然能夠主持研發(fā)新式火炮、甚至敢領軍上陣。雖然他不贊成天子親自上陣,但不妨礙他對天子能有這樣勇氣的敬佩。 朱由校對張銓等人很客氣,在他們行禮后就賜座。仔細詢問了遼陽城的現(xiàn)狀,好好地贊揚了這些將領一番。吩咐張銓將這些將領在守城中的功績,詳細地上報給兵部,以便兵部能夠做出適合的嘉獎。等張銓提到年前的寧家、馬家等案子,朱由校立即表態(tài)。 “張卿做的很好。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如果不能果斷地處置了那些jian細,可能遼陽城早就被他們里應外合、如撫順等一般丟失了?!?/br> 張銓的一顆心終于落到了實處。他不怕有人會因為自己越權簽署殺人掀起彈劾,他怕天子是一個拘于朝廷的規(guī)矩、不知變通行事的性子。須知在外的主政官員,若是什么事兒都等到朝廷回復了才去處理,不說失了先機,很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張銓自己的心事放下了,就有心情來勸諫天子了。 “陛下,臣這兩日連著給京師送去三封八百里加急。第一份向朝廷報天子率軍給遼陽解圍。重點是彈劾內閣和六部尚書等文臣武將和勛貴宗室,彈劾他們同意陛下親征?!?/br> 御帳里的所有人都呆住了。 張大人你牛啊,你這一份彈劾兜盡了滿朝官員。 朱由校略略動下嘴角,剛想說點兒什么呢,就聽張銓慷慨激昂起來。 “他們中的哪一個不是深沐天家恩澤,事到臨頭卻推尚未成年的天子出來領軍,簡直是無恥之極?!?/br> 朱由校趕緊插話道:“張卿,是朕不想帶那些老大臣們。一則是他們年歲已高,快速行軍他們的身體承受不住。再則是留他們在京師處理日常的政事。 勛貴里英國公和定國公也搶著要領軍的,但朕好容易做出這連發(fā)的火炮,憑此朕可以建功立業(yè)、得到媲美太/祖的功績,呵呵?!?/br> 朱由校立即實話實說,把自己親征的原因告訴張銓。 這樣的天子,一下子堵得張銓沒法繼續(xù)說話了。 他輕咳一聲嘆息道:“陛下,土木堡之戰(zhàn)使得大明精銳盡失啊。前車之覆軌,后車之明鑒。” 朱由校立即順著張銓的話,用安撫的語氣說道:“張卿,朕理解你的心意。但是薩爾滸戰(zhàn)敗之后,咱們大明的軍卒喪失了對陣建奴的信心。若是朕不親征,怕是難以激勵將士的?!?/br> 張銓知道天子說的是實情,但再次被天子堵回來,立即就惱了。 “陛下,你親征也就算了。難道軍中就沒有足夠的將領了嗎?還要你領軍上陣廝殺?要是你在廝殺中受傷,你想過大明的社稷沒有?” 巴拉巴拉千余字,快速從張銓嘴里吐出來。等他停下來了,曹化淳在天子的示意下給張銓送上一杯茶水,低聲在他耳邊說:“張大人,皇爺?shù)腔院蟛懦鲩w讀書。你才說的那些話……” 張銓接過茶水,抬頭去看天子。卻見天子與御帳里的所有武將是一般無二的呆愣表情,氣得他把那杯茶水一仰而盡,暗恨自己剛才那些話是對牛彈琴了! 楊麟見張銓的臉色不好,鑒于張銓對移過去的重傷將士都派了人仔細照顧,就笑著給他解圍。 “張大人,陛下的武功是與英國公學的,末將看陛下的武功還在英國公世子之上呢。我們這些人都未必能在陛下跟前走幾招的?!?/br> 侯拱極和馬祥麟年輕,倆人聽楊麟這么說話,不敢提出與天子比試,但也立即四目放光,顧不得之前曹化淳交代的面圣禮儀,站起來向天子請求。 “陛下,末將請命跟隨陛下親征?!?/br> 曹化淳剛想出口叱責這倆愣頭青,秦良玉等人都站起來請戰(zhàn)。他伸手捂住張銓手里的茶杯,用點力氣把茶杯從張銓手里摳出來,不敢去看臉色黑如鍋底一般的張銓了。 張銓手里的茶杯被曹化淳摳走、指甲劃傷他手心帶來的疼痛,讓他回復了一點兒理智。 天子是另一個武宗嗎? 張銓后悔彈劾那些老大臣了。一定是方從哲那些人都無法勸阻,才不得不讓天子親征。別說天子想彪炳史冊,男人哪個不想建功立業(yè)呢。 可是眼前這少年天子,心思是想建立媲美太/祖的功績,可上陣廝殺的行動卻是落了下乘。刀槍無眼,萬一受點兒傷呢?再說了史冊會另開一個比較帝王武藝的榜單嗎? 自己不能制止天子親征,但是還要勸阻天子直接上陣廝殺的。 張銓提高聲音道:“陛下?!?/br> 請戰(zhàn)的那些人聲,立即被他突兀的一聲陛下壓下去了。 “陛下,臣請陛下從大明社稷著想,再不要親自上陣廝殺了。刀槍無眼。萬一建奴得知陛下御駕親征,還親臨戰(zhàn)場了,說不定會效法韃靼所為的?!?/br> 曹化淳伸手拉了張銓一把,這張大人可是什么都敢說啊。 沒參加過朝會的,都目瞪口呆地看著神色嚴肅、不依不饒的張銓發(fā)傻。這就是所謂的御史勸諫嗎?不達目的就沒完沒了的? 朱由??粗@樣認真的張銓很頭疼,比張問達還不好糊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