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87
去江東,趁著孫策征辟人才的機(jī)會,或許會謀得……可若是自己就這么光明正大去江東,大侄女在蒯家是不是要為難呢? 諸葛玄開始為嫁去蒯家的大侄女憂慮起來了??墒钱?dāng)時嫁去蒯家是最好的選擇。蒯祺也是文武全才的好兒郎,要不是自己是劉表的屬吏還攀不上這門親事呢。諸葛玄也知道劉表為自己侄女做媒的心思,是為了他能夠在荊州盡快立足。但蒯家的兒郎好,他也就順?biāo)浦鄣貞?yīng)了。 荊州是五姓的天下,蒯家以蒯良、蒯越為主,蔡家以蔡瑁為主,那蔡家與劉表聯(lián)姻隱隱成荊州第一世家了,蔡家的長女嫁給了襄陽名士黃承然,次女則是劉表的繼室。 黃家是以黃祖為首,此人驍勇善戰(zhàn),連百戰(zhàn)不饒的孫堅都敗在他的計謀下了。要不是黃乘然與黃祖不和,導(dǎo)致黃家分裂,蔡家未必在荊州有如今的局面。 王家和龐家略次一些,但是龐家的晚輩卻是各個才智出眾。 諸葛亮過來的時候,諸葛玄正是把荊州的各家關(guān)系和利益糾葛,翻來覆地盤算不休的時候。 “叔父,你好些了嗎?侄兒看過了大兄的信,我們收拾了去投奔大兄吧。” 諸葛亮雖是與諸葛玄商量的說法,語氣里含有不容置疑、不容否決的堅持。 諸葛玄猶豫,“你阿姐都嫁在此處,我們離開了,她倆怎么辦?” “叔父,長姊已經(jīng)有女,她與蒯祺恩愛,亮即刻就去見姐夫,稟明要到大兄處的因由,相信他會理解的?!?/br> 諸葛玄搖頭,“若他不能理解,就是我們愧對你阿姐了?!?/br> “叔父,大兄能在江東找到用武之地,若叔父肯去江東,一定能在孫策處謀到更好的位置,蒯家又不是蔡家,蒯良也是明白人,不會只投掛在劉表一棵樹上的?!?/br> 諸葛亮的話明顯打動了諸葛玄。他如今病倒,在劉表處已沒有任何作用。若是他能夠在孫策處謀得…… 諸葛亮看著叔叔放松了的神色,就繼續(xù)勸道:“至于嫁去龐家的二姊,龐公更是明白人,斷不會為此令山民委屈她的?!?/br> “可是你在荊州官學(xué)這里的學(xué)習(xí)……” “叔父,有你這些年的教導(dǎo),還有張子布等人在曲阿,難道侄兒還愁沒有老師?” “你容我再好好想想?!?/br> 諸葛亮見叔父已經(jīng)動搖,默默地對叔父行禮退了出來。 “福伯,你悄悄收拾東西吧。我去看看阿姐。” 福伯高興地抹去眼角的淚珠,自去與諸葛玄的寡嫂、諸葛亮的繼母小章氏分說準(zhǔn)備離開荊州之事。 隔了兩日,諸葛玄見諸葛亮已經(jīng)安排好出行的事宜,并且與劉表的刺史府里打過了招呼,默認(rèn)了諸葛亮的舉動。對前來送別的同僚也只說是要換個地方調(diào)養(yǎng)身體。劉表刺史府的屬官們早先都去探望過諸葛玄,知道諸葛玄是不想死在荊州,給兩個尚未成人的侄兒增加扶棺槨回鄉(xiāng)的麻煩,都心照不宣地奉上程儀,送他們叔侄一行十來人三輛牛轔轔遠(yuǎn)去。 至始至終,諸葛玄沒等到劉表的一點兒表示。 早春的天氣還略略有點兒清涼,路邊的嫩綠的青草,在微風(fēng)中搖曳著纖細(xì)的身姿。永遠(yuǎn)是綠色的南方,樹木也由深綠轉(zhuǎn)換成清淺的新綠。農(nóng)人已經(jīng)開始在田里耕種,吆喝耕牛的聲音,在曠野里伴著在官道上沉默的諸葛玄他們。 “叔父,還好嗎?” 諸葛亮把所有的能墊的被子都墊到了諸葛玄的身下,企圖這樣能夠減緩牛車的顛簸,讓叔父不至于太辛苦。 諸葛玄忍著五臟六腑的不適,半閉著眼搖搖頭。 “我都好,你莫要擔(dān)心?!?/br> 諸葛亮摸摸叔父的手,微微發(fā)涼,就把諸葛玄的雙手放進(jìn)被子里,想想把諸葛玄半抱在懷里,“叔父,你睡一覺吧。睡醒了就可以停下來歇一會兒了?!?/br> “好?!?/br> 諸葛玄就靠在侄子的懷里閉上眼睛,自己要撐著見到諸葛瑾,這旅途的辛苦就要侄兒幫自己多扛著一點兒了。 還沒有出荊州的地界,后面趕上來一個人多車重的牛車隊。領(lǐng)頭的人見避到路邊的諸葛亮一行,沒有直接越過他們往前去,反而停下來問話。 “小郎,你們往哪里去?” 諸葛均站在第一輛牛車的車轅上正不耐煩讓路呢,聞言不高興地說:“往去處去?!?/br> 那領(lǐng)頭的中年漢子聽得諸葛均的回答也不惱,對急得給他道歉的福伯?dāng)[擺手。 “你莫著急,我不會與小郎計較。我來猜猜,你是諸葛均,現(xiàn)在是要往江東投奔你大兄的?!?/br> 車廂里的諸葛亮聞言就要露頭去看看是什么人,諸葛玄閉著眼睛使勁按住他的手。 “孔明,莫急。聽他怎么說。” 諸葛均見來人喝破他的目的地,大驚之下半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那漢子的后面轉(zhuǎn)出一位年輕人,一身仆從的打扮,對諸葛均作了一個揖禮。福伯立即認(rèn)出了此人,跳下牛車的車轅要說話。 “小郎莫怪,參軍就是喜歡與小兒郎做耍的。前幾日的信就是我送去府上的,我們今日就是要回去曲阿的?!?/br> 諸葛玄推推侄子的手,“你去,讓他們先走了。” 諸葛亮從牛車?yán)锍鰜?,對著說話的二人拜道:“晚生是諸葛亮,家叔病重,不耐顛簸,怕是跟不上你們的速度,拖慢了你們的行程?!?/br> 當(dāng)先說話的中年漢子與那送信的人低語了一句,那人轉(zhuǎn)身從車頂棚抽下來一個細(xì)竹編織的竹床,遞給諸葛亮。 “把這個墊到身下,能減輕顛簸,你們最好跟上我們,再往前走倆天遇到流匪,你們這幾個人怕是應(yīng)付不了。若是讓你們在路上出了事兒,我們回去也不好與諸葛大人交代。” 諸葛亮抱拳謝過,心知此人說的不錯。他接過竹床,那倆人也過來幫手,與福伯一起把諸葛玄連被子帶人移到竹床上,果然顛簸就小了一些。 沿途車船相交,跟著車隊事事有人安排妥當(dāng),不一日就到了曲阿,揚州刺史暫時的治所、吳侯孫策的所在。 第690章 690、武烈皇后36 諸葛亮到了曲阿才知道孫策統(tǒng)領(lǐng)的江東, 是如何關(guān)心屬下的文臣武將。 他與往刺史府運貨的隊伍在離城很遠(yuǎn)的地方,就遇到騎馬飛馳而來的長兄。饒是諸葛亮覺得自己已經(jīng)是成人了, 看著長兄還是忍不住紅了眼圈。這幾年有叔父帶著他們好不容易逃出了徐州,卻是當(dāng)日為全家安危抵抗劫匪的長兄始終沒有音信。 “大兄?!?/br> 諸葛均先諸葛亮一步飛撲到諸葛瑾的懷里, 嗚嗚咽咽地哭起來。父親去世的時候,他剛剛五歲,也是記事的大孩子了, 是大兄在照顧他、教導(dǎo)他, 一直到叔父來接他們,然后一別就是幾年音信皆無生死不知。 諸葛瑾摟著幼弟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