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2
一個十八歲的老姑娘還待字閨中,還沒有成親就懷上孽種,也敢說是良家女子?還敢肖想平夫人之位,為她腹中的孽種謀奪嫡子的待遇,休想! 王夫人堅決反對,并且主張那梁氏應該被浸豬籠! 當然,王夫人的反對和言語也讓賈政更加認為王夫人是生性惡毒了! 第169章 寶釵親事 這個時代的很多人, 很多時候看重自己兒女在家中的地位要勝過她們自己的, 所以, 那位梁氏想要為腹中的孩子謀劃嫡子女的待遇, 可以說是戳到了王夫人的心肺, 王夫人怎么可能會讓步呢? 但是,因為會念書的長子早亡,賢德妃娘娘亡故, 王夫人身下只有一個不成器的寶玉, 她在榮國府的地位越加的微不足道, 遇上點事,府中幾乎沒人為她說話。 能說得上話的賈老太太并不如當年那樣看重寶玉, 這也使的老太太并不怎么偏向寶玉。 而且, 賈政是老太太的親生兒子, 他身下沒有一個會念書的兒子,這不但是賈政的心病, 也同樣讓老太太憐惜。 哪怕是那梁氏心術不正,她腹中的孩子讓老太太不喜,但讓賈政身下多個有出息的嫡子, 老太太也不是不心動的。所以,老太太也許并不同意讓梁氏入門, 但換一個人, 老太太大約是萬分贊同的。 再則,賈政被紅袖添香和即將有讀書天賦的嫡子迷了眼睛,迎梁氏入門的決心甚重, 老太太也許是不愿意和賈政發(fā)生沖突,也許是另有打算,雖然不喜,但也不愿意逆了決心甚重的賈政。 “王家怎么說?”迎春問道。 賈政來這么一手,對王家來說,也是掉面子的事情,若是護不住王夫人,王家在京城中的名聲,怕也是要落下,畢竟,護不住出嫁的姑奶奶,這王家的女兒…… 王夫人語氣有些吞吞吐吐,明顯的不好啟齒,但想一想,若是不據(jù)實以告,除了淑妃娘娘,還有誰能幫她? “老爺手中有臣婦以前不懂事時做下糊涂事的把柄,王家不敢相逼,老爺也承諾不會休棄臣婦。” 二夫人的把柄、讓王家不敢相逼的把柄,以前,二夫人放過利子錢,憑借此,休了二夫人王家也不敢反對,不然,只要將這證據(jù)往外一放,王家的閨女們就別想嫁人了! 但若是真的休了王夫人,別說王夫人為賈家生下了二子一女,她還為榮國公守過孝,王夫人被休,王家的名聲必定受此連累,往家絕對不會允許,若賈政執(zhí)意如此,怕是要和王家撕破臉。 雖然他手中有王夫人放利子錢的證據(jù),但王家的王子騰也不是吃素的,賈政還不敢如此決絕。 而且,迎春猜測,老太太看重榮國府,也必定是不愿意賈政為了一點念想樹下大敵的。 因此,賈政和王家達成了協(xié)議,可以娶平妻,但不能休掉王夫人! 但,王夫人怎么會甘心? 迎春心中涌上一絲荒唐的感覺,平妻?呵,就是那商戶,也不敢隨意弄出平妻。 家宅內事,若嫡妻失去她身份上的唯一性和權威,嫡妻和平妻之間,兩方所生的嫡子之間,怕是要為了家業(yè)的繼承斗個你死我活。 而自古,衰敗都是從內部開始,若內部爭斗不斷,這個家族怕是也離衰敗不遠了! 平妻,這是亂家之源??! 稍微有點講究的人家都不會干出這事。 元春才離世沒有多久,作為母親,王夫人才剛剛走出悲痛,這賈政為人父的,卻好像是絲毫不受影響的將心放在了女人身上,記得之前,都傳言說賈赦好色,賈政為人端方,如今,可真是個笑話了! 之前,王夫人和她有些不愉快,但賈政娶平妻,迎春站在王夫人這一邊,絕對不允許。 其他的先不說,但就元春對她的救命之恩,只要王夫人和寶玉不做傷天害理、違法亂紀的事,她是必定要護著王夫人和寶玉的。 元春離世之前,強撐著說是唯一放不下的就是王夫人和寶玉。 也許,元春在回光返照之時,就已經看透了賈政的本質、看透了王夫人和寶玉在賈家的處境,不然,父母父母,元春離開前怎么只拜托迎春護著母親,關于父親賈政的,一個字都不提。 緣于元春的恩情,王夫人和寶玉,她是必定要護著的了! 且,這梁氏的,一看就是不安好心,也不知道是想要找賈政做接盤俠,還是沖著他這個淑妃來的。 “這梁氏,怕是心術不正,且平妻乃是亂家之源,不可開此念頭,本宮會和老太太說一聲的?!庇撼兄Z道。 王夫人大喜,“臣婦多謝娘娘成全,娘娘放心,臣婦也不是那不懂事的,若梁氏肚子里的孩子是老爺?shù)?,臣婦必會做主讓老爺納這梁氏進門。” 只要不是以平妻的身份,其他的好說,她這幾年雖然在榮國府不得人心,但好歹也曾當過榮國府的后宅,經營這么多年,就不信玩不過一個區(qū)區(qū)梁氏。 “元春jiejie臨去之前,還放心不下你和寶玉,回去之后務必好教導寶玉,和寶玉將日子過好?!庇簢谕械馈?/br> “是,是臣婦和寶玉讓賢德妃娘娘牽掛了,娘娘放心,除了看著寶玉娶妻生子,臣婦已經別無所求了?!碧崞鹪?,王夫人的眼睛總是濕潤的。 若是,若是元春還在,賈政安敢如此欺誨她和寶玉? 有些事,經的多了,看的也就越加的開了,這梁氏不是看上了賈政、想要入榮國府的大門嗎?好,只要不是平妻,她絕對不反對。 二太太的事情告一段路口,迎春將視線轉向寶釵,俗話說得好,無事不登三寶殿,寶釵今日隨著二太太入宮,絕對不會無緣無故。 見迎春的視線看向寶釵,王夫人連忙說道,“臣婦病中多虧了寶釵照料,也多虧了寶釵,臣婦才能靜悄悄的入宮,因此寶釵求臣婦想要入宮見娘娘,臣婦便帶上了她。給娘娘添麻煩了,若是寶釵不知事,還請娘娘別將她的話當真。” 王夫人趕緊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寶釵和她的關系,讓她不得不答應帶寶釵入宮,但她不奢求娘娘幫寶釵,能幫還是不能幫,端看娘娘的決定。 “民女薛氏寶釵,請娘娘安!”寶釵連忙跪下磕頭。 寄人籬下的日子過的越久,她就越是明白,薛家沒落了! 父親離世,留下了諾大的家產,可他們娘三,在榮國府和舅舅的儀仗下,只保住了十之五六。 后來,為了答謝榮國府和舅舅家,這十之五六的家財產又去了一二。 一個寡母帶著不成器的兒子和幼女入京,期望可以庇護在榮國府和王家的羽翼之下。 可先是兄長差點被害,后更是薛家所剩的那些家產被人窺探,而她們三人,卻無能為力,只能喘喘不安的將身價性命寄托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