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1
書迷正在閱讀:亂世情火、我在扶貧文里當(dāng)女主、錯節(jié)盤根、我的馬甲非人類[綜武俠]、魔王的扮演(快穿)、全本戲、關(guān)于我成了虐文女主這件事、大清刑事犯罪科、侯門嬌香、無言之愛
再說,要偷吃他總得找個略有姿色的吧,這大肚婆眼若銅鈴,聲如洪鐘,他這樣的小身板哪里消受得起。 想到此女這般敗壞他的名譽(yù),蔣文舉銜恨道:“回去我就賞一帖藥給她,把這孽種打下,看她還敢不敢生事?!?/br> 太后卻搖頭,“不必,就讓她生下來吧,這會子急忙出手,倒顯得咱們做賊心虛,等孩子生下來長得不像,自然就知道不是你的種了。” 蔣文舉忖度這話,似乎太后仍懷疑那孽障流有蔣家骨血,自個兒憋屈得沒話說,只得忍氣退下。 隔日就開了庫房,取出一袋袋的白米、包谷、黃黍之類用來賑濟(jì)災(zāi)民,連喂馬的草料和大豆也都搬了出來。蔣文舉本著好人做到底,索性自己出資到綢緞莊定了大批的粗布,為這些難民們裁制衣裳和被褥,一時間,人人都稱贊這位舊日丞相的義舉,當(dāng)然也不再提起那些惡仆所造的謠言了。 京中其余世家眼看蔣文舉出了頭,自然不甘落后,更擔(dān)心他是否與皇帝做了什么交易,否則平白賣弄殷勤做什么?于是紛紛開倉放糧,饑民們雖然仍無家可歸,至少溫飽問題是解決了。 與此同時,夏桐也號召后宮眾人一起募捐,凡是肯捐資捐物的,她這邊都會登記在冊,末了還會呈給皇帝過目,再由皇帝親賜一塊匾額。能進(jìn)宮的女子,多半家世不會太差,當(dāng)然不缺銀兩,皇帝賜字雖說只是個虛名,卻能給家中門楣添多少光輝——千金買馬骨,不過如此。 于是踴躍報名的不少。 蔣太后身為帝王之母,自然不甘落后于小輩,可這位老人家不改慳吝本色,巴巴地讓常嬤嬤來傳話,讓夏桐在募捐冊上記一千兩紋銀,卻打算走公中的賬——她老人家精明著呢。 夏桐心里翻了個大大的白眼,面上仍微笑著,“這可不成,賬冊是要經(jīng)陛下過目的,本宮雖為皇貴妃,亦不敢擅作主張。” 常嬤嬤也覺得頗為羞慚,從前還沒覺得蔣太后如何,如今瞧著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伤頌榕椭挥袀髟挼臋?quán)利,唯能賠笑道:“太后道,陛下素來仁孝,必定不會為這等小事與寧壽宮起隔閡,娘娘照辦即可?!?/br> 夏桐沉吟片刻,提筆然后放下,搖頭道:“不行,若開了這個先例,往后本宮還怎么統(tǒng)轄六宮?請您回稟母后,恕本宮無能為力。” 假賬雖也做過,再沒這樣明目張膽的,何況蔣太后一文不花卻白得了美名,其它捐了銀子的得怎么想?這不明擺著媚上欺下么? 常嬤嬤見夏桐態(tài)度堅決,只得老實回去復(fù)命。 蔣太后氣得摔了個瓷盅,正準(zhǔn)備親自去跟夏桐張口,蔣文舉卻來了——他是來借錢的。 太后不耐煩,“你府庫的銀子呢?” 蔣文舉訕訕道:“這些日子開倉放糧,早就花用得差不多了,其余幾項銀子又都借給了幾處布政司,還沒收回來,這不,只好來找您救救急?!?/br> 他當(dāng)然知道太后有多少私房。 蔣太后看他眼神閃爍,便知他不過虛張聲勢——這個弟弟一向腦筋聰明,斷不會到山窮水盡再來求她,只怕府里的銀子多得是,只是借這個名頭來騙她的體己,呵,以為她是傻子么? 蔣太后皮笑rou不笑,“不巧,哀家才答應(yīng)了募捐,只怕這會子挪不出多的。” 說罷,指揮常嬤嬤等人將幾個箱籠都搬去夏桐宮里。 常嬤嬤:……這哪是姐弟,這是仇家吧?不過,皇貴妃那里總算能交差了。 第149章 神人 蔣太后當(dāng)然不是真心募捐, 不過是暫時哄著傻弟弟罷了,她以為夏桐聞弦歌而知雅意,必定會體會出她的意思, 將那幾個箱籠好好收著。 誰知等打發(fā)走蔣文舉,蔣太后著人去關(guān)雎宮要回,夏桐卻道已經(jīng)交給了內(nèi)務(wù)府變賣, 折算現(xiàn)銀用作募捐的物資了。 “賣了?”蔣太后只覺天旋地轉(zhuǎn)。 夏桐誠懇點頭,繼而抿唇一笑, “妾就知道母后最是慷慨大方的,怎忍心見得‘朱門酒rou臭, 路有凍死骨’?如今有了這些銀兩, 少說也能再多捱半個月了?!?/br> “你、你……”蔣太后指著她的鼻子,氣得說不出話來。 她的體己!她積攢了半輩子的私房!蔣太后還是頭一遭遇見這樣的事情, 恨不得立刻氣死過去——死了也得從棺材里爬出來! 劉璋得知之后亦有些心驚,嗔著夏桐道:“你膽子也太大了,怎敢上虎頭捋須?” 夏桐心道這是罵你娘是母老虎么?不過,這回她先斬后奏,確實太冒險了些,但比起做假賬, 還是現(xiàn)在更好——比起讓滿宮人都恨她, 有蔣太后一人恨她就夠了,反正她也不得這位老人家喜歡。 “你呀!”劉璋戳了戳她的腦門,見她垂首不語, 也不好再責(zé)備她了。 回頭反在寧壽宮幫她描補(bǔ), “皇貴妃那人心眼實, 母后您就別跟她計較了, 總歸這是一項大功德, 縱然先帝泉下有知,也定會對您贊不絕口,這才叫母儀天下的典范呢!” 蔣太后并沒被這些彩虹屁糊弄過去,只從鼻子里冷哼一聲,“心眼實?哀家瞧著卻沒有比她更精明的了,箱子里的那些頭面,隨便賣幾樣都夠?qū)こH诉^一輩子的了,我就不信她不會擅自昧些!” 蔣太后橫了心要拿夏桐的馬腳,然而,無論她怎樣派人調(diào)查,關(guān)雎宮的賬目始終清清白白,連一個銅板的錯漏都尋不見,可見夏桐絕沒有假公濟(jì)私之嫌。 蔣太后這時便另換了一副腔調(diào),“從前看她一味魅惑主上,如今成了皇貴妃,便處處假正經(jīng)起來,其實哀家豈會計較這些?水至清則無魚,差不多便得了,以為自個兒是包青天哪?” 夏桐簡直哭笑不得,橫豎這位老人家橫挑鼻子豎挑眼,總能擇出她的毛病,怪道都說清官難斷家務(wù)事哩! 蔣太后原以為夏桐御下嚴(yán)苛,宮里厭惡她的必定不少,于是逢人便說道一回,誰知不但幾個老太妃勸著她,連那些個低等宮嬪都說夏氏的好話——皇貴妃雖然作風(fēng)嚴(yán)厲,可并非不近人情,內(nèi)務(wù)府自由她經(jīng)手,每個月的份例都安排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夏日的冰例有了,冬日的炭火有了,逢著份例短缺的時候,皇貴妃寧可自己出錢貼補(bǔ),也不肯短了她們的,遇上這樣的活菩薩,可不是百世修來的福氣么? 就算皇貴妃靠著陛下給的賞賜,那也是人家本事,本來這些錢也落不到她們頭上,如今皇貴妃肯分潤于人,不正說明她心胸豁達(dá)、有顆悲天憫人之心么? 蔣太后滿宮里轉(zhuǎn)悠一遭,非但沒找著幫手,倒處處是勸她莫與夏桐為難的,還說這樣的兒媳婦打著燈籠也難求,把個蔣太后氣得飯都吃不下、覺也睡不好了。 夏桐卻是一向安之若素的,她深知太后對自己成見已深,便不再往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