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27
曹秋水這身份倒不用避諱這些, 本來就只是個侍妾,也不提什么體面不體面的了。 曹秋水也是閑逛逛到了這處繡莊來。不過看著繡莊里面的這些繡品, 倒喜歡得緊, 尤其是其中一幅牡丹花的繡品, 她更是喜歡。她買這繡品回去倒沒有什么用, 主要是這繡品的繡技了得, 雖然是一幅繁褥的花樣,但是手摸上去一定感覺都沒有,而且看著也不顯得厚重,這種繡技, 最是合適在春天的時候, 繡在那種薄衫上了?,F(xiàn)在已經入了冬。她逛了一圈之后,就想定做一條披風,上面繡些花紋, 好看也好穿。 李東家親自接待。 李東家在城里做了這么多年的生意,這點眼力是有的。她從曹秋水的裝扮上已然看出來了,這個看著年紀不大的姑娘,大概是得寵的侍妾。 這種侍妾一般對銀錢是最為大方的,李東家倒也沒有看不起人的意思,只要進了店來,那都是客人。 聽她說她要定制一條披風,要羊皮內襯,面料要揚州白綢,金銀絲線繡花紋,花紋最好要一些清雅一些的梅花之類的。 曹秋水出來采買,白老爺十分大方地從自己的私房掏了五十兩銀子。 這種披風也不算昂貴,做這么一條披風大概二十兩銀子。 曹秋水也沒有久坐,她給了十兩銀子的定銀,等李東家將花樣子拿出來供她挑選了之后,曹秋水還指定要繡牡丹花的繡娘來給她在披風上繡花。 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曹秀秀在繡樓里面已經繡了幾個月了,這披風雖然大了點,但是曹秀秀應該是能繡好的。李東家就滿口答應了下來。 等曹秋水走后,李東家上了樓,正準備找曹秀秀說這件事,就看到曹秀秀失神地站在走廊上,看著門口出神。 李東家見她面色有異,問了一句,“秀秀,怎么了?” 曹秀秀被這聲音驚醒過來。李東家雖然對她不錯,但是她卻不愿意將自己的私事告訴別人,她遂搖了搖頭,“沒事。”說著,她看向李東家手上拿著的花樣子,放低了聲音,“我剛才在樓上都聽到了,東家,交給我繡就是,我一定能繡好的?!?/br> 李雙月笑道:“這是自然的,我看這個娘子就是看中了你繡的那副牡丹,才指定讓你來繡?!?/br> 曹秀秀點了點頭,將花樣子接了過去。 “我挑選好了白綢之后就送過來。這白綢用得多,上面的繡花要怎么布置,就要費點心思了,留白過多顯得素凈不好看,過滿,又會覺得厚重,你多費點心思。”李雙月細細地交代她。 曹秀秀點了點頭,拿著花樣子進了繡房去了。 曹秀秀坐在自己繡墩上,不自覺地又開始出神。 她想起那個夢,想起現(xiàn)在的曹求弟。曹求弟才進白府三四個月,就獲得了獨自出府買東西的權力,可見她在白府比夢境中更加的如魚得水。曹求弟真是大變樣了,曹秀秀心想,若是她娘見了現(xiàn)在的曹求弟,不知道該多驚訝呢。 曹求弟進了白府,也不知道有沒有往家里送銀子。 曹秀秀現(xiàn)在也想通了,她娘只是將她生下來,當初也不是成心想要生下她,只是因為她不是兒子罷了,生下來了也塞不回去,只能養(yǎng)著。這是父母應盡的本分。 曹秀秀從四五歲的時候起,就開始干活。她算是自己將自己養(yǎng)大的。她也不欠她娘,更不欠她弟弟。她現(xiàn)在手里有了點錢,大概快十兩銀子了。這十兩銀子足夠她弟弟上縣城應考。但是曹秀秀不可能將銀子送回家。 曹秀秀想到夢境中,她娘五兩銀子要將她賣了。她現(xiàn)在可是四個月掙了十兩銀子,她娘若是知道,不知會不會后悔。 曹秀秀東想西想的,又想回了曹求弟身上。 曹求弟賣身求榮,雖然看著曹求弟現(xiàn)在渾身都是富貴,但是曹秀秀一點都不羨慕。即使她就算是做一輩子的繡娘,一輩子都不能過上曹求弟這樣的生活,曹秀秀也不羨慕。她知道白家是個什么樣的生活,除了身上穿的吃的用的好,人就像是富人養(yǎng)在籠子里的金絲雀,這樣的日子過來又有什么意思呢。 更別提曹求弟為了她那一身的富貴,還要假意奉承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只要想想,曹秀秀就覺得惡心。 曹秀秀看著手里的花樣子,她現(xiàn)在要替曹求弟做衣裳來掙錢養(yǎng)活自己。 曹秀秀吐出一口氣,暗暗想,自己不會一輩子做繡娘的。她不信人要靠著依附男人才能過上好日子,她偏生要靠自己闖出一片天來。 她給曹求弟的那間披風繡花,也如繡別的繡品一樣盡心。 這披風面寬,她足足繡了十天才算繡完。 金銀絲線穿梭其中,花是粉色的寒梅,曹求弟是妾室,不管是披風還是什么,都不能帶正紅的。 李雙月看到了成品之后,直感嘆曹秀秀的繡工已經出神入化了,她以后可以接大幅繡活了。 比如城里富戶們女兒的嫁妝。 雖然說女兒在嫁人的時候,要備嫁衣和被褥,按理說上面的花都需要新嫁娘自己繡,但是新嫁娘一般都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亦或是沒有那個功力,所以通常都是讓家里的下人幫著繡,最后新娘再去補兩針,就算完了。 但是一般的將就人家,不會讓家里的丫鬟婆子來繡,她們的手藝畢竟也有限,這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請城里的繡莊里的繡娘來繡。 這城里只有一家繡莊,而且有口皆碑,都知道她們家的繡娘技藝了得。 在給曹求弟披風做好之后,繡莊還真的接到了一單繡嫁妝的活。這樣的活計是大單,通常能請繡莊的繡娘去繡嫁妝的人家都是城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富貴人家,這一套嫁妝起碼得繡一兩個月,能去的繡娘都能分到不錯的工錢。 曹秀秀已經通過給曹求弟繡披風充分地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回也被李雙月派出去了。繡莊里加上曹秀秀一共有四個繡娘,這一次就派了兩個過去,因為婚期還早,所以兩個繡娘就應付過來。 但是這里面有了一點點小波折。 因為曹秀秀看著實在是太小了,從來沒有見過年紀這么小的繡娘。 這戶人家姓張,是城里開米鋪的,城里幾乎大半的米鋪都是他們家的,可見他家財力雄厚。要是沒有錢,也不會放棄用家里的丫鬟,而去繡樓里請繡娘,這費用可不便宜。 而李雙月的繡樓一向有好口碑,這才花了大價錢從繡樓里請了繡娘。結果張家的夫人一見到曹秀秀,當即就想要翻臉,這么小年紀的小姑娘,跟她女兒差不多大,看著甚至比她女兒還要小,這么小年紀的,能給她女兒繡嫁妝? 曹秀秀在來之前就已經想過了這樣的情景,她看起來年紀確實小了點,也不怪人家懷疑。 李雙月領著兩人過來的,李雙月做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