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書迷正在閱讀:民國名流渣受、誰說男人不當(dāng)媽、人民公仆、一吻成名、(綜漫同人)救世等于死一死、一諾千金、同居生涯、報告政委!、秀月街5號、戀愛錯誤寶典
陳禮忠也松了口氣,睡意消失不見坐了起來,扯過床邊椅子上放著的衣裳摸索著穿了起來。 “當(dāng)家的你怎么起來了?” “不睡了,爹也該醒了,我看看去?!?/br> 陳家目前最年長的是陳禮忠的爹,今年六十有五,年輕時候跟著族中長輩出門跑過貨,見多識廣是一家子的定海神針,這個小劉氏性子瞧著還成,陳禮忠準備去和爹嘮叨嘮叨,讓他老人家也寬寬心。 臨出門前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吩咐道:“去把我新?lián)Q的銀子拿來,待會敬茶的時候要用的,對了,既然這小劉氏是個懂事的,那你今回這個禮可別給輕了,兒子特地從省城帶回來的那兩支金釵你就給了她,可別鬧出當(dāng)年大劉氏那樣的事情了!” 張氏一聽這話頓時就有些不情愿,那是從省城帶回來的釵呢,足金的,咬上去都軟乎,還有那什么鳳尾據(jù)說是宮里的娘娘們才能帶的,若是插在發(fā)髻上走出門去遠遠的就能被看到,多少人羨慕。 她這輩子都沒帶過這樣好的釵。 “真給???這兩支釵兒子說花了五十兩銀呢,要不就給兩支銀的?反正她都有好多金釵了,當(dāng)年她大姐嫁進來給的都是銀的呢!”想了想又補充道:“秀娘和老二家入門的時候給的還是包銀的呢!” 陳禮忠都要被氣笑了,罵道:“你這見識短的婆娘,就記著當(dāng)年給的是銀釵,你怎么不記得當(dāng)年大劉氏給了她們幾個妯娌和荷花一人一對金釵? “就連你娘家侄女都得了一對銀釵,在親朋面前你給兒媳婦的見面禮還不如她隨手給兒子娘舅家的,那你就有臉了?兒子后半輩子都要抬不起頭來!” “再說了,先進門的幾個也不是咱們家故意不給,而是當(dāng)年沒有來錢的營生,老大和侄子成親的時候兒子還沒考秀才,每年都要交稅攢不到錢。 “等老三考中秀才了,可定的親事高啊,只下聘就掏空了家底,還搭上了兒子中秀才得的賞銀,這宅子都是四處拼湊的,實在是拿不出更多了?!?/br> 陳禮忠越說越氣,“就按我說的,你今天就給她那對兒子帶回來的金釵,反正兒子特地帶了一副金頭面和一對金釵給你,估計也是這個意思?!?/br> 張氏不甘不愿地點頭,從懷里掏出一把橙亮的銅鑰匙打開了箱籠,取出一個木匣子從里頭拿出來兩支墜著金珠子的鳳尾釵,不舍的摸了好幾下。 陳禮忠瞧著她這副模樣也是嘆了口氣,道:“別舍不得了,等兒子考中了那個進士就是另一個劉老太爺,你想要多少金銀首飾不能得?若兒子考不中往后啊也還有求著劉家的時候,她給你做了臉你也要給她做一做臉,這樣一家人才能長久!” 經(jīng)這么一勸,張氏也緩過來了,嘆道:“我這不是為我們家不值嘛,當(dāng)年娶大劉氏下了三百兩的聘禮,如今娶小劉氏也是三百兩,還有這金釵銀釵的,若不是兒子帶了兩百兩銀子和這兩副金首飾回來,二弟妹不得怎么埋怨呢?!?/br> 說起這個話題,陳禮忠下意識地摸了摸腰側(cè),想要抽根煙斗,誰知摸了個空,這才想起昨兒太高興落下在正房了,遂轉(zhuǎn)身出門,臨行前提醒道:“別說這個了,你去隔壁屋子看看孩子們起了沒,若是沒起便喊他們起來,慧姐兒和康哥兒這里可別出了岔子。” 聽當(dāng)家的這么一說,張氏道:“這還用你說,我剛讓秀娘去喊了?!闭f罷從箱籠里取出另一個帶鎖的匣子,一扭身子坐在妝臺前對著銅鏡左瞧右瞧,小心地將兒子孝敬的金頭面插在發(fā)髻上…… 看了又看,笑得合不攏嘴。 媳婦雖然娶得不好,但兒子向來都是孝順的,這么一副百多兩銀子的金頭面說買也就買了。已逝的婆婆說得對,老三是要讀書考狀元的,這娶的高門媳婦只要她能做到面上懂事,對兒子也知冷知熱的,家里也就滿意了。 若是真的不想奉養(yǎng)他們二老……那也不礙事,她還有個大兒子呢,秀娘是自己娘家侄女,孝順得很。 ****** 劉玉真忙完了廚房的事,在桂枝的服侍下回到了西廂房,剛一回來便看到段嬤嬤站在門口,看著她們倆連忙掀簾朝里頭道:“姑爺,姑娘回來了?!?/br> 陳世文在屋內(nèi)剛換上一件紅色錦緞外袍,看著她從外頭進來驚訝地問道:“你剛剛?cè)ツ膬毫耍俊?/br> 劉玉真望著他,感覺陌生又熟悉,她控制住腳步緩慢走近,低聲回道:“妾身去給家里人準備早膳了。” 陳世文很明顯地愣了一下,臉上露出了個笑容柔聲道:“辛苦你了,不過往后不用做這些,我與祖父和爹娘都商議過了,待回門后家里會再買兩個下人,這些事往后讓下人們?nèi)プ霰憧桑憧春眉依镂冶惆残牧?。?/br> 劉玉真松了口氣,她的確沒有想過天天對著灶臺思索柴米油鹽,是以才從劉府的大廚房里挑了個顧廚娘做陪房,她剛剛還在計劃著怎樣讓顧廚娘把兩位妯娌從廚房里排擠出去,好讓她不那么顯眼,陳世文這么一說就兩全其美了。 “既是如此,那這幾日妾身就讓顧廚娘去幫忙吧,她是從京城來的,兩邊的菜肴都做得好,尤其是那用蜜抹過的烤鴨,皮酥rou嫩汁水豐盈,也讓長輩們嘗嘗不一樣的口味?!?/br> 這等小事,陳世文自是點頭,然后就有些相顧無言了。 兩人雖然在婚前見過幾次面,也曾同處一室患難與共,后面劉玉真更是鼓起勇氣上門自薦,但鑒于禮教大防及當(dāng)時的心境并未說過什么貼心話。所以兩人雖然親密如一體,但相互之間并未有太多了解。 冷場自然不可避免,好在桂枝恰好取了大紅衣裳進來侍候她換上,換好衣裳的劉玉真如同穿上鎧甲,主動問起了慧姐兒和康哥兒。 慧姐兒和康哥兒是陳世文和劉家大姑娘劉玉珠的兩個子女,今年一個五歲一個三歲,劉玉珠以前常帶回劉家來,但她去了之后便沒見過了。昨日人來人往的她蓋著蓋頭只聽到了聲音,沒親近過,今日她便想著在敬茶前先見上一面,熟絡(luò)熟絡(luò)免得到時出了差錯。 提及一雙兒女,陳世文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孩子們剛起來,娘和四妹照應(yīng)著呢,我們也過去吧?!?/br> *********** 敬茶的地方在第一進的正房,也是整個陳宅最寬敞亮堂的地方。 堂屋內(nèi),老太爺坐在了上頭,大房和小姑坐在左側(cè),二房和姑太太一家坐在了右側(cè),小孩兒們站在母親身邊,如此便是全家齊全了。其他來認親的親朋們往后坐在了第二排,第三排,老太爺瞧著這人丁興旺的模樣呵呵直笑。 劉玉真跟在陳世文身后,先向陳世文的父母陳禮忠和張氏敬了茶,奉上衣裳鞋襪,陳禮忠連聲道好給了他們一人一個荷包,婆婆張氏則往她手里放了兩支三鳳尾步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