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
口鮮血從喉管里嗆了出來,濺了一臉,像是還不知發(fā)生了什么,雙眼兀自圓睜,但已終于失去了焦距。 秋欣然忍不住閉了下眼睛。 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他最后拿在手里的那塊碎瓷,到底是想用作自盡還是打算刺殺宣德帝的了。徐書怡說他不得好死,最后他死在了自己的親兄弟手上,不知這種方式是否能夠告慰情人的怨魂。 苦辛殿的殿門從外面被轟然撞開,與此同時,李晗意終于也堅持不住又重新跌坐在了地上。 李晗臺刺在他腰腹上的那一刀因為劇痛短暫壓制住了他體內(nèi)的藥力,但是又很快叫他因為流血過多而開始感覺到失力暈眩。 鄭元武進門時所看見的,就是滿殿的狼藉,和躺在地上已經(jīng)沒了呼吸的李晗臺。他瞳孔猛地一縮,看著殿中的幾人,幾乎立即就猜到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 只好在坐在榻上的宣德帝看上去安然無恙,雖然神色呆滯,似乎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但此時不容他多想,韋鎰見李晗臺身死,正準備逃離,不想鄭元武堵在門邊,昌武軍已經(jīng)打到了宮外,要是硬闖,不等他邁出殿門半步,恐怕就要死在亂刀之下。他橫下一條心,轉(zhuǎn)頭疾沖到紗簾后。李晗意立即察覺到他的意圖,起身上前阻攔,但他傷口崩裂,失血過多,剛一動身子就感覺眼前一陣天旋地轉(zhuǎn)。 眨眼之間,韋鎰已經(jīng)沖到榻前,反手抽出插在李晗臺胸口的長刀,一下架在了宣德帝的脖子上。 鄭元武雖也很快意識到他的動作,但是到底因為距離太遠,阻攔不及,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挾持了榻上的宣德帝,將其一把拖下床榻,緩緩朝著殿外走來。 韋鎰被逼至絕境,面色癲狂,全然已經(jīng)是一副自暴自棄的模樣。他拖著身旁虛弱的皇帝走到門邊,每往前走上一步,鄭元武便只能往后退上一步。二人就這樣一步步地走出了苦辛殿外。 昌武軍此時已經(jīng)完完全全壓制住了山上的叛軍,殿外金戈之聲漸歇,四周一片寂靜。眾將士沖進宮中,就看見退出殿來的三人,一時間無人輕舉妄動。 韋鎰看著外面尸首如山,一個個皆是今早隨他上山的手下,看著那些人仿佛就能看見他自己的下場。而眼前里里外外站滿了披堅執(zhí)銳的將士,一雙雙眼睛沉默地注視著他,如同注視著一個已死之人。 在這種無聲的壓力下,他忽然高聲狂笑起來。他笑得連握著刀的手都不禁微微顫抖起來,而宣德帝在這樣的大笑聲中,不住地咳嗽起來,叫一旁的鄭元武觸目驚心,生怕他手上一個不穩(wěn),就割開了手中人質(zhì)的喉管。 秋欣然追到殿外,正看見臺階前這一幕,她不知所措地望著二人的背影,茫然地轉(zhuǎn)頭去看站在一旁的鄭元武。 沒人知道要怎么辦,這個匪徒挾持了全天下的皇帝,卻沒有開口提出任何訴求。他站在宮殿的臺階上,向著宮墻外遠眺,頭頂有飛鳥掠過天際。但他自知自己已是死路一條,在殿內(nèi)還有滿腔的不甘與拼死一搏的狠厲,到了殿外望著這浩大的天地,才知道已經(jīng)窮途末路無處可去。 秋欣然焦急地望著他的背影,生怕他自知已無生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殺人泄憤。 鄭元武在他五步遠外,沉聲道:“放下刀,或許還能饒你家人一條性命?!?/br> 韋鎰的笑聲終于漸漸停止了,他看向鄭元武,像是方才的笑聲已經(jīng)用盡了他身上所有的力氣,喉嚨沙啞地同他確認道:“此話當真?” 鄭元武繃著臉:“君子一言駟馬難追?!?/br> 誰知韋鎰卻搖頭:“你做不了主。” 鄭元武神色一頓,轉(zhuǎn)頭去看被他拿刀挾持住的宣德帝,似在等他表態(tài)。誰知,這位命懸一線的皇帝,面對著苦辛殿前眾多的將士,像是忽然間拾起了他帝王的尊嚴,雖叫他將刀架在了脖子上,竟還是面不改色,冷冷道:“你害死朕的兒子,朕出去之后,必然要你的兒子陪葬!” 秋欣然同鄭元武心里同時“咯噔”一聲,眼見著韋鎰臉色大變,眼看就要失控,鄭元武隨時準備在他發(fā)作之前,上前奪下他手中的刀。秋欣然則焦急地抬頭四望,終于在西邊的屋檐上看見一點亮光一閃。 她盯著那一點箭簇上的寒光,心中方才一松,但仔細再看那箭尖久久未發(fā),似有幾分猶豫,她又不由心中一緊,不禁高聲喊道:“侯爺!” 話音未落,不等韋鎰驚醒,一支箭翎攜雷霆萬鈞之勢,瞬間刺穿了他的喉嚨。宣德帝只感到頰邊一熱,耳邊一聲清脆的喉骨斷裂聲,箭尖刺穿韋鎰喉嚨時,他似乎能夠感覺到箭翎隔著幾寸距離也擦過了他的皮膚。直到架在脖子上的長刀落地,他依舊僵直著身子一動也不敢動。擂鼓一般的心跳聲漸漸如潮水退去,他才低頭看了眼腳下,男人的尸體從臺階上滾落,他死前臉上還是一臉震驚,似乎至死也沒有反應(yīng)過來,這一支箭究竟是從哪里射來,在頃刻間取走了他的性命。 周遭一片寂靜,宣德帝輕晃一下身子,叫一旁的人攙扶住。他抬頭望著方才箭羽射來的方向,房檐上已空無一人,那支箭所帶來的凌厲殺意隨著韋鎰的死頃刻間消失于無形,恍若只是他生死之間的些許錯覺。 第73章 宜移柩 長安終究不是她的長安,可天下…… 夏修言失蹤許久之后忽然回朝, 不等朝廷問責(zé),就立下救駕的大功。韋鎰身死之后,夏修言呈上從迖越人手中得來的物證, 里頭有吳廣達與齊克丹往來的書信, 與當年他在行宮后山從迖越刺客身上找到的書信筆跡、符印完全相同, 能夠證明都是一人所為,吳廣達與多年前琓州之變脫不了干系。章家隨即洗清冤屈, 章榕章卉兩兄妹被從獄中放出。 隨即大理寺少卿周顯已當眾彈劾吳廣達數(shù)十條罪狀, 當日吳廣達收押下獄。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三司會審,經(jīng)參與謀亂的羽林軍指認, 大祭禮謀反一案吳廣達亦牽涉其中。人證物證俱在,可謂是鐵證如山。幾日后大理寺呈上判決書,勾結(jié)外敵、謀害忠良、意圖謀反……樁樁件件都是當誅九族的大罪。宣德帝望著呈上來的奏章, 最底下“腰斬”二字觸目驚心。他提筆舔了下朱砂, 落筆畫圈之后,不禁合眼長嘆了口氣。 行刑那天,刑場里里外外叫前來看熱鬧的長安百姓圍了個水泄不通。 遠處的酒樓上,夏修言坐在酒樓二樓的窗邊。一旁有食客議論紛紛, 談起七年前的琓州之困, 言語間滿是唏噓。 有人感慨道:“……這吳廣達一死,總算是替當年邊關(guān)枉死的戰(zhàn)士討回公道。” 另一人道:“你說吳廣達死后,定北侯下一個要收拾的會是誰?” “這還用說?”另有人湊近了笑得不懷好意, “還能有誰, 我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