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7
皇上不樂意了,“娘,你到底站在哪邊的?到底他是你兒子還是朕是你兒子?你怎么總站在他那邊?” 榮華夫人笑瞇瞇給他整理冕旒,“娘不是站在他那邊,娘是擔(dān)心你脾氣上來,不管不顧,將他腦袋砍了。你不是經(jīng)常說他比尉遲還聰明嗎?尉遲大人年紀(jì)已經(jīng)大了,他還很年輕。哪怕為了這個,你也要收斂你的脾氣。” 皇上其實心里都明白,只是他昨晚受了那么大的氣,就想讓親娘哄哄自己,現(xiàn)在心滿意足,他無奈點頭,“好,朕會看著辦的。” 皇上乘坐轎輦,問黃章,“你有沒有問他有何事稟告?為何不在大朝會上說?非要現(xiàn)在就見朕?” 黃章小聲回道,“回主子的話,林侍郎說是關(guān)于捐錢一事想跟皇上商議?!?/br> 皇上騰地坐直身體,蹙了蹙眉,他該不會連捐錢一事也反對吧? 雖然這些官員都是吝嗇鬼,可能也捐不了多少錢,可蚊子再小也是rou啊。不要白不要。他搞什么鬼? 皇上氣得臉色都青了,有些意興闌珊,“不必見了。直接去大殿吧?!?/br> 黃章應(yīng)了聲,尖著嗓子喊,“去大殿?!?/br> 走到一半,皇上又想到他娘的話,“算了,還是先見見他吧。就在御書房,見完之后再去上朝也不遲?!?/br> 黃章立刻改道,“去御書房?!?/br> 第304章 皇上到御書房的時候,林滿堂已經(jīng)久候多時了,聽到外面有動靜,忙跪下磕頭,沒多久,他便看到明黃色的衣角從他面前刮過,緊接著就是清淡又夾雜著幾分燥意的聲音響起,“平身吧,不是找朕有事?說吧。” 林滿堂抬頭,“皇上,微臣覺得讓朝臣捐款一事不妥……” 他還沒說完,皇上就抬手打斷,“哪里不妥?” “皇上開口,臣子們必定會解囊。但是他們最清楚您的為人,知曉您不喜貪官,肯定不會捐出太多。防止您以后嫉恨?!?/br> 捐太多錢不是擺明告訴皇上來路不明嗎?官員們又不是傻子。當(dāng)然要藏起來了。 皇上看著他的黑眼圈,忍著怒氣問,“朕知道他們吝嗇,可上萬個官員,每人捐一百兩,也有一百萬兩。這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br> 每年收的國稅也才五百萬兩,這一百萬兩就是兩成國稅。 林滿堂笑道,“皇上,微臣有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皇上坐直身體,有些急切,“什么法子?” 昨晚他也是一夜未睡,他娘給了一箱珠寶,他將私庫的珠寶也拿出來,也只是杯水車薪。林滿堂居然有兩全其美的辦法,這還真稀奇了。 林滿堂昨天想了一夜。 他翻過史書,歷史上那些梟雄為爭奪皇位,總是想方設(shè)法籌措軍費。 聽聞曹孟德最喜歡盜墓,劉備鑄直百錢換舊幣,孫權(quán)更損,鑄直千錢換舊幣。 這兩種辦法,無論哪一種,都不適合皇上。 他是正統(tǒng)皇帝就注意他不能用這些下作手段。 前世,每當(dāng)有戰(zhàn)事發(fā)生,國家采用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發(fā)行國債。 “國債采用不記名方式,按照一年期、五年期、十年期給予不同的利息獎勵?!?/br> 這邊的儲戶在錢莊存錢,還要自掏腰包給錢莊保管費。買國債可以有利息,對百姓而言是一筆不大的誘惑。 皇上蹙眉,“這就相當(dāng)于提前發(fā)銀票?” “對。等國債上的日期到了,國家要予以承兌?!?/br> 皇上細(xì)細(xì)思量,“采用不記名的方式,這樣那些官員就不會有顧忌?!彼c了點頭,“這法子確實不錯。以你所見,應(yīng)該發(fā)行多少合適?” 林滿堂想也不想就道,“八千萬兩吧?!?/br> 皇上就算見過大錢,也被他這財大氣粗的架勢給驚到,“這么多?底下能有這么多錢嗎?” “應(yīng)該有?!绷譂M堂很肯定道。 皇上思忖再三,還是覺得國債比捐款更靠譜。 捐款是無本起利不假,可是大家掏的不干脆。還不如借債呢。 “行,待會兒就由你推出?!?/br> 林滿堂暗暗松了一口氣。 大朝會上,皇上宣布應(yīng)戰(zhàn),問如何籌措軍費。 底下官員沒有給出新的建議。 直到林滿堂提出發(fā)行國債,每位官員都要派發(fā)一定數(shù)目的國債。 “諸位同僚,皇上體恤我們當(dāng)差辛苦,俸祿有限,只讓我們幫忙派發(fā)。也承諾到期后給予兌付。 咱們之前國庫沒錢,那是沒有辦法??山窈蟛灰粯?,去年皇上已經(jīng)消減免稅田,咱們國庫今年至少能收到一千五百萬稅。大家不用擔(dān)心兌付問題?!?/br> 官員們都被他這奇葩的saocao作給驚得目瞪口呆。 他這不就相當(dāng)于借條嗎?而且還直接以國家名義對百姓借錢。 禮部尚書頭一個跳出來反對,“我們良國泱泱大國,如何能借債度日?這傳出去有損我們國家威儀。” 林滿堂嗤笑,“國家威儀不是打腫臉充胖子。當(dāng)有人拿刀殺你的時候,你用同樣的辦法反擊回去。不是滿口仁義道德?!?/br> 他這話讓文官們臉都綠了,卻很對武官們的胃口。 這些文官可不就是林侍郎說的那樣,人家都打你臉,你還在那邊跟人家講道理。整一個糊涂蛋,最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反手給他一巴掌,他才會老實。 也有朝臣們覺得自己不是商賈,做不出強(qiáng)買強(qiáng)賣的事情。 林滿堂卻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皇上沒有讓我們上戰(zhàn)場,只是賣賣嘴皮子,出一份力,你們也不肯,怎么敢說自己是忠君為國?” 多少清貴,視銀錢如阿堵物,何時見過林滿堂這樣的官員,張嘴閉嘴全是銀子。 無論朝臣們再怎么不愿意,可林滿堂有皇上的支持,這條諫言很快就通過了,“派發(fā)的時候根本他們的品級來定。如果是清貴部門,可以少派發(fā)一點?!?/br> 一般來說,實權(quán)大的部門接觸的商賈比較多。而清貴衙門一般比較清高,很少與商賈來往,皇上此舉也算是考慮周全。 皇上緊接著就讓吏部尚書這邊賣出兩百個虛銜。 這可就把吏部尚書給愁壞了。 要擱以前,一個虛銜至少能賣五千兩銀子。可現(xiàn)在一千兩都沒人要。 為什么呢?因為以前一個虛銜至少可以免一千畝地的田稅,現(xiàn)在只有一百畝,少了九成。 那些肯花錢買虛銜的商賈最看重實際利益。 上回的兩百個,他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賣出去。這次的兩百個,他上哪找那么多冤大頭?這不是成心為難他嘛。 官員們看到吏部尚書垂頭喪氣,有些官員幸災(zāi)樂禍起來,“以前我有個弟弟要買虛銜,他死活說沒名額了?,F(xiàn)在好了吧?” 有人警告他,“你就別笑話他了。人家到底是吏部尚書,有的是人脈,這點事對他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