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5
了也要出問題。 不過蘇青玉目前是很滿足的。 路是一步步走的。 也是一點點修的。 從泥土路到石子路,那也是一次改變。以后有錢了,肯定還是要不停的換的。 完工第二天,蘇青玉還像模像樣的搞了個通路儀式。 “這意義太重大了,咱們得取個名字紀念一下?!?/br> 蘇衛(wèi)國道,“啥名字?” 蘇青玉道,“叫發(fā)展路。這條路,就是我們蘇家屯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我們天天走在發(fā)展的路上,怎么樣?” “好,好名字!” 隊里干部立馬就附和了。 看著這條延綿到遠方的路,都樂得咧嘴笑。 蘇衛(wèi)國還提出要修個路牌放在邊上豎著,讓來往的人都看看,這條路多好。 事實上,都不用掛牌子,大伙兒也知道這條路好了。特別是在蘇家屯大隊后面的下劉村大隊的社員,深有體會。 因為他們就在蘇家屯大隊后面,通往公社都是這條路。 以前都是一樣的。 現(xiàn)在又不一樣了,他們走了一截泥土路來到蘇家屯之后,就全部都是石子路了。 從公社回來的路上,就更明顯了。走在蘇家屯的地界的時候,路都是好好的,等到了自家大隊的路上,立馬又是一個樣兒。 回去又和人念叨起來了,蘇家屯好啊,人家路都和咱不一樣。同樣是大隊,為啥區(qū)別這么大呢?” 是啊,為啥區(qū)別這么大呢。 當然是大隊干部不一樣啊。 下劉村的劉書記硬著頭皮又去了一趟蘇家屯。 蘇家屯如今還在忙。路雖然修好了,可新房子還沒完工呢,還有新廠也沒徹底完工,家家戶戶的也不在家里閑著了,都幫著忙搭把手干活。這其中還有他們隊里的兩個小伙子,干活干的別提多賣力了。 劉書記一看這樣子,頓時腮幫子都酸了。 “還怨我呢,也不看看人家社員這干勁兒!在自己隊里不努力,跑出來了倒是有力氣。這蘇家屯還能給人長力氣不成?” 他背著手就往蘇青玉辦公室去。 這次他偷偷來的,沒讓其他隊里知道,就是偷偷來取經(jīng)的。 為此他還備上了’厚禮’。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明天見。 第121章 蘇青玉剛給李副廠長打了電話, 和他們約定了最遲開年之后就要拿到機器的時間。 新廠建設(shè)還是很快的, 蘇青玉目測只要這中途不下大雪, 開了年就能蓋瓦片了。 蓋瓦片這事兒就簡單多了, 整個廠房的瓦片頂多兩三天就能蓋好。 再稍微整理一下,就能搞定了。 早點開工, 早點賺錢?,F(xiàn)在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她還想去考大學的,在這之前得把這里的基礎(chǔ)都建起來,才能夠保證未來發(fā)展順利。 她剛掛電話,準備去看看廠房建設(shè)情況以及新房建設(shè)進度,就看著蘇衛(wèi)國領(lǐng)著人過來了。 一看是下劉村的劉書記。 這劉書記年紀一大把了,五六十歲的人了還沒退下來?;ò最^發(fā)花白胡子, 長得也是一副老好人好說話的樣子??商K青玉知道他們都是不好說話的, 涉及到各個隊里的利益問題,比誰都會爭。 當然,蘇青玉自己也是這樣的人,所以無可厚非。當領(lǐng)導不給自己的管轄區(qū)爭取利益, 那肯定不行的。 劉書記笑著道,“哎呀,也真是巧, 我說過來看看蘇書記, 就遇著蘇隊長了。正好一起聚聚。” 蘇衛(wèi)國道, “不巧,我就是故意跟著過來看看的。老劉叔啊,你可別仗著年紀大欺負我們青玉書記?!?/br> “咋會呢?”劉書記笑著擺手, “我是真的誠心過來看看的。這不,還看到我們隊里年輕娃子在你們隊里過的很好呢,干活都比在咱們隊里賣力?!?/br> 這話透著酸氣。 蘇青玉笑著道,“那可能是想給下劉村爭光啊,畢竟我們隊里可不止下劉村的小伙子呢,其他隊里的也有。大家互相也要比較的?!?/br> 劉書記笑了笑,也知道自己話太酸了,就不繼續(xù)這個話題了,“說起來這要過年了,我過來看看你們,也不能空著手過來是不是?帶了點東西,別嫌棄?!?/br> 他說著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布包,一層層的打開,里面是一疊錢和一些票證?!?/br> 蘇青玉和蘇衛(wèi)國:“……” 劉書記笑道,“你們兩還年輕,拿去買點吃的用的,這過年也得過的紅火是不是?” 蘇青玉連忙擺手,“不不不,劉書記,你拿這個,我們心里不踏實,趕緊拿回去。” 劉書記詫異了。 他這還沒說是要找人辦事呢,這就只是用來拉關(guān)系套近乎的。禮物重點,情分不就更深嗎? 連這禮物都不收? 他覺得這兄妹兩可能是誤會了,解釋道,“這是我個人的,不是集體的。放心吧,就是個禮物?!?/br> 管啥集體還是個人的,都不能收啊。 蘇青玉笑著推了一把,“您要是拿點自家種的紅薯花生,咱吃吃也還行。那這些咱不能收,這都是血汗錢,咱要是收了擔心爛手?!?/br> 蘇衛(wèi)國道,“收了怕是要去農(nóng)場過年了。” 劉書記:“……” 蘇青玉笑道,“我哥說話不中聽,可也是這個理兒,都是當干部的,咱得遵守組織上的規(guī)矩?!?/br> 劉書記:“……” 他這可真是沒轍了,見這兄妹兩不像是說假話的樣子,這還真是不想收重禮啊,他將東西包起來,然后嘆著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面,“那我也不給你們來虛的了,老叔我這是真沒轍了啊,要不然我也不能干這事兒。你們是不知道我平時多節(jié)省,有時候去縣里辦事,我為了省錢,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寧愿餓一整天。我容易嗎?” 蘇青玉搖頭,“不容易不容易?!?/br> “是啊,我是真不容易啊?!眲浾f著紅了老眼,配著他那花白胡子,看起來別提多心酸了。 蘇青玉嘆氣,為這位老人家演戲演的這么動人還真是感到辛苦。 她要不是聽搬來隊里的小伙子們說起大隊干部干的那些事兒,她也得給這位老叔感動了。 下劉村的干部雖然比蘇有福好一些,平時為隊里發(fā)展也是愿意辦事的,愿意為隊里爭取利益。 但是他們該享受的也享受了。比如說以前艱難的時候,大伙兒都餓肚子了,大隊干部們還能偷偷的在食堂開小灶。 他們以為沒人知道,其實大伙兒都知道,只是沒人說,都記在心里呢。只是覺得大隊干部們也為了隊里辦了事的,沒人特意去計較。 也正是因為來了蘇家屯看到了對比之后,小伙子們才找人傾訴。 見蘇青玉嘆氣了,劉書記道,“你說說,我們都這么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