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了莫老爹才答應了下來,這事兒是自己給好處出去,又不是真求誰,沒有自己受委屈的道理啊。具體章程定好后,裴邵戎將村里的紅薯全部收購一空就開始了作坊運行。這紅薯產(chǎn)量高,是村民們種田的首選,整個臨江村每家的紅薯產(chǎn)量平均下來有幾千斤之多。這么多紅薯,就算每斤才三文錢,但算下來也不是個小數(shù)目,就算自己能夠全部買下,也是不能這樣干的。這一下拿出幾千兩銀子在村里那簡直不能用招搖來形容,根本就算在自己腦門上貼上“來搶我吧”幾個大字兒?。?/br>最后裴邵戎考慮了一下,最后每家收購1000斤的紅薯,村里一共180戶,算下來也有十幾萬斤了,每斤兩文錢,這光是收購紅薯就花了裴邵戎兩百多兩銀子!兩百多兩銀子裴邵戎現(xiàn)在也是能夠給出來的,但為了不讓村里人猜測出自己的存款,他想辦法跟村長商量了一下,準備試試現(xiàn)代貨款分期給。村長也知道這筆錢不是小數(shù)目,聽完他的解釋,猶豫了一下將事情答應了下來,跟村民說好先給一部分銀子,等裴家緩過來再付清剩下的銀子。這樣的做法其實村里人大多數(shù)都能理解,現(xiàn)在就算所有人猜測裴家是個有錢的,但也很難猜出和接受他家有上千兩銀子的存款。裴邵戎能夠一下子拿出幾百兩已經(jīng)大大的讓村里人嚇了一跳,現(xiàn)在一聽他家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有錢,心中莫名的有種平復心情。說白了,大家就是沒那么嫉妒了,畢竟換個角度想想,一個跟你本來差不多水平,甚至曾經(jīng)還不如你的人,一下子變成千萬富翁,而你自己仍舊在溫飽上掙扎,真的很難接受啊……工人紅薯全部就緒,裴邵戎就立馬組織大家開工了,干活的工人全部打亂分組按照標準的現(xiàn)代工廠流水線cao作。俗話說熟能生巧,再笨的人每天干一樣的工作久了也能成為專家,這效率自然也不同而語。并且還有莫老爹這個眼尖的鐵公雞在,想要偷懶渾水摸魚的人也自覺了許多。沒辦法,誰叫裴邵戎私下跟莫老爹承諾,抓到一個偷懶的就獎勵十文錢。這種高效率的獎勵制度一下子就將莫老爹的潛力給激發(fā)了出來,眼睛天天盯著工人就跟雷達似得掃射,間接性的加快了工人們干活的速度……有了莫老爹這個監(jiān)工,小作坊的工作效率是大大提高了,一個月不到,所有的新鮮紅薯就全部變成了成品,讓人不禁感嘆人的潛力是無窮可怕的。最后一共做出了5萬多斤的粉條和三萬多斤的紅薯粉,不管是粉條和紅薯粉的品質(zhì)味道,都比其他材料做出的粉條要好很多。東西一做出來,裴邵戎也并沒有急著賣出去,他要打廣告,提高紅薯粉和紅薯粉條的名氣價格才能賺到更多的銀子!古代沒電視,這打廣告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大家體會到紅薯粉條和紅薯粉的味道好,實惠那就行了,這也是大家最在乎的東西。就在裴邵戎熱熱鬧鬧為自家紅薯制品賺錢的時候,臨江村又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八卦,準確的來說,應該是秦家的那位劉氏……不得不說,這秦家的劉氏簡直把“自作孽不可活”這句話發(fā)揮到極致!說實話,如果劉氏能改改她那圣母晚期癌癥性子,跟著杏花鎮(zhèn)趙大樹過日子其實還是很不錯的。但偏偏這劉氏狗改不了吃屎,太喜歡做善事兒,太喜歡多管閑事兒了!劉氏跟趙大樹剛成親那兩天日子過得是很幸福啊,兩個幾十歲的人了,都不約而同的覺得自己遇到了人生幸福的第二春。趙大樹拖著個癡呆兒子活了大半輩子,是個非常缺愛缺關心的小老頭,劉氏嫁過去后,按照她那圣母性子,自然是對趙大樹多有關心。兩人成親后,劉氏不僅把趙大樹的癡呆兒子照顧得很好,每日的噓寒問暖讓趙大樹心里舒服極了,覺得自己這臨到人生的終點還娶了個溫柔善良賢惠的老婆。平日里聽到劉氏說什么做好事兒,接濟需要幫助的人,趙大樹還是很贊同的。這村里婦女大嬸大多都是斤斤計較又潑辣的,咋一見到劉氏這樣的,那絕對是一束紅玫瑰中夾雜了一朵白蓮花?。?/br>但是沒多久,趙大樹的這種想法就被推翻了,徹底的感受到了當初秦家人的那種無奈。劉氏做善事兒無可厚非,但壞在就壞在她是拿別人的銀子去揮霍啊,完全不考慮旁人的感受和自己能否有幫助人的實際情況。可她這人眼睛似乎又總是瞎的,救助的全是一些不該救的人,樂呵的聽人家一句活菩薩就滿足當飯吃了,當真讓人想吐血……剛開始嫁到趙大樹家那幾天,劉氏總喜歡免費幫助鄰居干活就算了,趙大樹還覺得劉氏這善良好啊,看吧最近家里和鄰居關系都和諧多了。但是沒兩天,趙大樹就開始有意見了,他是喜歡劉氏善良,但娶劉氏回家,趙大樹最大的目的還是想要有個體貼的婆娘替自己照顧家里的兒子。剛開始劉氏是把趙大樹癡呆兒子照顧得很好,但沒過兩天,劉氏這老毛病就又開始范了,慢慢的疏忽了對趙大樹兒子的照顧,開始重新走上了她幫助村民的‘善良’康莊大道……之前早就說了,劉氏這種人如果生在富貴人家就算了,但她偏偏生在窮人家,這簡直就是一個大災難!趙大樹在的杏花村條件是比不上臨江村的,可以說非常窮的,自從在杏花村這邊混熟了之后,劉氏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不少需要自己幫助的人后,她就覺得自己來對地方了。加上開始趙大樹并不像以前秦家人一樣反對她做善事兒,反而還聽她勸告向善,劉氏覺得趙大樹家和杏花村簡直就是自己的天堂啊,平日就愛無償?shù)膸腿俗鍪聝骸?/br>村民看她性子軟綿好欺負,可勁兒的指揮她幫忙干活,劉氏不僅沒有怨言,反而樂意得很。因為這些瑣碎的事情疏忽趙大樹的癡呆兒子,趙大樹心里開始有了怨言,不止一次的提醒勸阻劉氏再怎么善良,也先得把自己家顧好才是啊。和在秦家一樣,劉氏當面答應的好好的,但是轉(zhuǎn)過背就把趙大樹的話跑到腦后,依舊我行我素的繼續(xù)她的偉大事業(yè)。到后來,劉氏依舊不單單滿足于幫不相干的人干活了,徹底的恢復了其散財敗家的本性。不僅將趙大樹家的糧食拿出去送人,搞得本來還能保存在溫飽線上的趙大樹家生活質(zhì)量開始迅速下降,等到把地皮子踩熟了之后,就開始動用趙大樹家的銀子了。趙大樹本來就不是個有錢的,他的銀子存起來可都是棺材本和他兒子娶老婆的啊。雖然自己兒子是個傻子,但那到底是他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