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5
書迷正在閱讀:新婚生活(H)、嫩草是怎樣煉成的、琳瑯、重生未來之天王巨星、重生是為了跟偏執(zhí)狂談戀愛、從末日到修仙、當(dāng)我吃了饕餮元神以后、兔子在另一個肥皂泡、大叔,來抵債吧!、偽白蓮的修羅場生存日記
本她選擇的是另一條路,以商道為始,將來能夠讓人不再無視于她。 現(xiàn)在李治給她另一條路,讓她可以走得更快一些,更穩(wěn)一些,或許是有危險的,但說一句沒良心的話,有武媚娘在前面為她頂著。 李初朝武媚娘揚起笑容,“當(dāng)年母親在開始的時候怕嗎?” 單純僅是好奇地問,并非要武媚娘一定得回答不可,李初已經(jīng)道:“我相信母親哪怕害怕,可是想到將來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不用由人決定生死,母親定是愿意牢牢的捉住機會,不肯放過的。時至今日,我更相信母親無悔。” “我是父親和母親的孩子,我的父親能不畏人言用母親,我的母親能不怕刀山火海前行不退,我怎么能比你們都不如?”說著說著李初語音一轉(zhuǎn),俏皮地向武媚娘吐了吐舌,“再不濟我還有你和父親,還有哥哥,足以?!?/br> 李初覺著地說,她可是他們的孩子,就算不能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最起碼得不墜他們的魄力吧? 武媚娘聽完李初的話,微怔后卻笑了,是啊,她都不怕走過來的路,她的孩子更多不會害怕的,她不必太擔(dān)憂。 更何況她的孩子說得沒有錯,當(dāng)初只有她自己,她都能一往無前,現(xiàn)在到李初,別的不敢保證,她卻一定會是李初最堅實的后盾。 “好?!崩畛跄軌蛳肭宄?,決定了以后的路要怎么的走,甚好! 李初得到武媚娘的一聲好,暗松一口氣,太后們的心早就提起來了,此時何嘗不是松了一口氣, 呂太后:“我是真擔(dān)心武后自己出頭,卻容不得旁人出頭,要是如此群主可太難。” 蕭太后:“還好還好,武后不是小氣的人,不至于容不下群主,真是李家祖宗保佑?!?/br> 說著李家祖宗保佑的蕭太后怎么聽起來那么滲人呢? 李初拿著折子看起來,“請母親賜教?!?/br> 既然各自都已經(jīng)打定主意,都不怕前面的路有多難,那就走吧,一往無前,再不后退。 母女二人分坐,各自查看奏折,太后們都幫忙看,隨之與李初總結(jié),“看得出來武后在朝中的勢力已經(jīng)很大了。” 李初何嘗不是看得驚心,難怪李治不高興,換了誰來都不高興,武媚娘捉住一切的機會壯大,利用李治一次一次的放過,不斷地蠶食大唐的各方勢力,由長安而起,再到地方。 呂太后:“武后啊,一面在李治的面前裝著溫順,不知暗地里準(zhǔn)備了多少,現(xiàn)在李治就算真的動了廢后的心思,想廢都不好廢了?!?/br> 蕭太后:“經(jīng)歷過一次險些被廢的局面,換了誰來,誰能容忍同樣的事情發(fā)生,定是想盡一切辦法握住能保護自己的權(quán)利。男人的心何其易變,更別說高宗變過一次,再有第二次,第三次會很難?” 孝莊太后:“那么便怪不得武后不擇手段的強大自身,有句話叫作自食其果,高宗便是如此。我現(xiàn)在只擔(dān)心一樣,高宗把群主在這個時候推出來,他沒有半分其他的心思?” 不是想挑撥離間,孝莊太后僅是有此擔(dān)心,皇帝這種人,一個深諳權(quán)謀的人,想護住李唐王朝的人,不可能由一方獨大,最后由不得自己控制,顯然李初的表現(xiàn),她的計謀心智都證明她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假以時日,不比朝中的任何一個臣子差,也會不比武媚娘差。 宣太后:“想保持平衡不易,若是李弘有用一些,讓李弘來牽制武后是可行的,可是誰讓李弘的身子骨不行,讓他受多些壓力,生怕他出個什么意外,還是算了吧。思來想去,群主定然是最合適的人選?!?/br> 李初本來看奏折的時候就為了聽太后們的看法開著聊天的窗口,結(jié)果倒好,奏折的事聊了不假,提到李治心思,李初心下暗嘆,她怎么會沒有想到她們的擔(dān)心,可是相較李治讓她出來制衡武媚娘,李初更愿意相信李治確實想要她幫忙大唐,只要能護住大唐,李治不會想誰手中的權(quán)力更多。 她的父親不是一個小氣的人,武媚娘是他的妻子,他們共同的孩兒是大唐的太子,在李治的眼里,武媚娘定會是將來的太后,可是一個受制于人的皇帝是怎么樣的,李治嘗試過,他是不想讓他的兒子重蹈覆轍的,把李初扶起來,僅僅是為了幫助李弘。 至于李治是否相信李初,擔(dān)心與否李初將來會成為大唐的另一個隱患,李治想賭一賭,比起賭武媚娘來,李初更值得他賭。 李初在群里回了一句,“我們要是什么都怕,處處都想,怕都怕不夠,還能做什么嗎?罷了吧,我們先把眼前的事做好。折子里有說大唐賢才難聚,暗指因為我母親的壟斷□□,人才流失,你們怎么看?” 蕭太后:“不管什么時候都有人才流失,不算太大的事。天下的賢才不見得都愿意出仕為官,為天子所驅(qū)使?!?/br> 孝莊太后:“不然,人才流失,亂根之本,群主不如想想辦法?!?/br> 依然讓李初想方設(shè)法的多做一些事,為大唐收攏人才,只要做得好,不僅利于大唐,更會利于她,一舉兩得的好事,必須要去做。 李初確實想到一個辦法,“你們聽說過報紙嗎?” ……一群太后們必須是沒有聽說過的,李初捏起下巴思考起來此事的可行性,李初手里其實已經(jīng)有不少人了,但都是李治和武媚娘給的,想知道更多的事,不容易! 可是讓天下人都關(guān)注天下大事,讓有才能者都能一展所長,哪怕不愿入仕為官者,難道就沒有其他的可用之法了? 有的啊,身在局外,有時候更能看清社會的問題,掌握一定的輿論,有時候可以是件好事。 “想到了什么?”太后一個個發(fā)出疑問,只想知道李初提起的報紙是什么,武媚娘見李初在那兒捏著小下巴思考,好奇地想知道李初到底想到什么主意了? 問得李初回過神,李初道:“我有一個辦法可以納天下英才為大唐所用?!?/br> 武媚娘就是隨口的一問罷了,萬萬的想不到李初會丟出如此大的驚雷來。 “如何?”震驚是震驚,武媚娘詢問李初,李初賣個關(guān)子地道:“母親容我想想,理清楚后我寫下來,你和父親一道看?!?/br> 反正李治都讓李初準(zhǔn)備折子,李初豈有不照做的。 武媚娘一頓,隨后輕聲地道:“好,你想好再說,不急?!?/br> 李初朝她一笑,已經(jīng)有群里準(zhǔn)備解釋一二什么叫作報紙,系統(tǒng)難得有冒泡的機會,果斷地出現(xiàn)科普一記:報紙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fā)行的印刷出版物或電子類出版物。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dǎo)社會輿論的功能。 蕭太后:“像是邸報?!?/br> 李初解釋:“是有些像,相較于只傳送皇帝及各州的消息,報紙更廣化,針對更多的是天下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