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
據(jù)北地,有像魏氏一樣仰慕夏治、遵行夏禮的,也有像高氏一樣勒令夏民剃發(fā)易服、遵行夷俗,不從則殺的??蛇@些國家林林總總,一直到前朝大燕,夷人據(jù)有夏地,享國從來不滿百年。前車之覆,后車之鑒,不知陛下對此有什么想法?”元紹嘴角的笑意慢慢收斂,才聽到第二句,就離開靠枕端然坐正。及至聽到“享國從來不滿百年”,肅然長身而起,踱了幾步坐定在桌邊,示意凌玉城也在對桌的交椅上坐下,盯著他恭恭敬敬的神色看了半晌,忽然搖頭失笑:“你啊你啊……這些話,本來打算多看幾天再拿出來吧?——當(dāng)著朕滿口的夷夏之別,你好大的膽子!”“臣——”“行了,又不是責(zé)怪你,這點心胸都沒有,朕也不配做你的主君。這些話,晚說固然有晚說的道理,早問也有早問的好處?!氵@是要考較朕了?”“臣——不敢。”說著不敢,然而微微低垂的眉睫下,一雙眸子亮如朗星,嘴角微彎,分明是敢得不能再敢。元紹也不在意,擺了擺手打斷,徑直說了下去:“要是朕說什么天運循環(huán),說什么不遵德化,大概你立刻就能轉(zhuǎn)身出了這間屋子——這種話,腐儒們說說,或者打仗的時候當(dāng)檄文寫寫也就算了,咱們這時候一本正經(jīng)地當(dāng)成大道理來談,那就真正是笑話了?!?/br>“要說夷人治夏,國運不滿百年,最簡單的理由就是夷人少,夏人多。然而五胡據(jù)北那些年,西北人口,夷三夏二,就是中原衣冠之地也不過夷二夏三。就算年深日久,夏人孳生日繁,可也不成為夷人失國的理由?!?/br>“陛下明見。”“其二,照夏人的話說,就是夷狄之人,不服王化,不識忠孝,無君臣父子之道——所以當(dāng)皇帝的稍稍弱了一點,立刻就是一場大亂。但是話說回來,夏人治國,也不見得忠孝禮義到哪里去了,父子相殘兄弟相爭,乃至以臣克君也是屢見不鮮,可見圣人教化,也未必就是長保國運的道理!”“陛下此言正是——”“其三,自古馬上得天下,不聞馬上治天下。胡人善奔襲,不善拔城;善攻掠,不善據(jù)守,歷代多敗于此。然而試看前朝,也有幾代帝王興教化,明法度,善撫百姓,卻終究不能保有天下,國家安于逸樂,軍心不振,最終被更北方的夷人攻取??梢娺@文武之道的平衡,倒是要好好思量思量?!?/br>“其四……”凌玉城專注地聽著,身子略略前傾,一聲不吭,然而眼底神光流動,分明帶著一點會心的笑意。等元紹說完,他起身為兩人杯中添了茶水,自己舉杯略呷了一口,正襟危坐,慢慢開口:“臣這些年旁觀陛下治國,立官制,定郡縣,興文教,倡農(nóng)耕,種種作為,都有深意。十年之中,國力軍力,蒸蒸日上,各部兵馬,也越來越是進退有度。想來,臣方才那一問,陛下思索了也不止一年兩年——若非如此,管窺愚見,也不敢上呈陛下?!?/br>元紹的眼神一點點亮了起來。他登基以來諸多作為,國內(nèi)所能明白者寥寥無幾,大半臣子都是懾于他身為君主的威嚴(yán)不得不從,就連太子也不免抱怨。中夜徘徊,無人可商,那番滋味當(dāng)真只有自己才能品味,卻不想在這里倒能遇上一個知音!“先賢曾經(jīng)有言,夷人與我族類不同,殊章服,異習(xí)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隨畜,射獵為生。臣倒是以為,這話有點倒果為因的味道。只因僻居北方,五谷不能種植,才逐草隨畜,射獵為生。既逐水草而居,車馬宮室、飲食衣冠,自然要各從其便——等到在中原生活日久,習(xí)于農(nóng)耕,習(xí)俗自然而然也就和夏人無異。大涼治下,也有當(dāng)年五胡百姓,現(xiàn)在可看得出到底是什么出身?”“這話倒是有點意思。你繼續(xù)說?!?/br>“既然風(fēng)俗各異,這治理民生的方式,就要從根子上去找。逐水草而居時,各部族惟力是視,牛羊馬匹,奴隸人口,誰打贏了牽走就是,反正也不容易打壞——可是入主中原以后就不行了,莊稼春種秋收,這一年里哪怕打上一仗,什么收獲都不用指望。所以夏人重德化,尚禮義,實在是為了方便大家有什么事情坐下來談,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打仗?!?/br>元紹忍不住一聲失笑。自來北涼上至貴胄下至平民,無不覺得夏人文弱,有什么事情明明一刀砍過去就能解決,非要嘟嘟囔囔磨半天嘴皮子——然而這么一想,文弱也有文弱的道理。“西燕之失,就在于想要荒廢中原大地,悉數(shù)改為牧場,以供貴人射獵,說是這樣可以保證軍隊的戰(zhàn)力——當(dāng)真是異想天開。不說別的,百里方圓,放牧能養(yǎng)活多少人?種地又能養(yǎng)活多少人?人口少了,且不說哪里來人織布、打鐵、釀酒、制藥,打造鎧甲弓箭,光這個民以食為天就是要命的,原先這片土地上養(yǎng)活的人口都要餓死了,哪里還有不起來造反的道理?——與其說夷人是因為人口不繁才保不住國家,不如說以他們的活法兒,生民根本就繁育不起來罷了?!?/br>“可是,如果依靠農(nóng)耕才能養(yǎng)活這么多百姓,那養(yǎng)出來的,也不是三歲能騎馬、五歲能射獵的草原男兒了?!?/br>“陛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平民百姓,總是希望能活得更好一些,不挨餓,不受凍,不莫名其妙的走在路上給人抽鞭子,生的孩子個個都能養(yǎng)活——至于是耕種還是放牧,對他們來說,只是能不能做得到的問題,不是肯不肯做的問題。”“只是百姓一旦換了活法,心里的想頭,自然而然也就和以前不一樣了,所謂‘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臣倒是覺得,說的應(yīng)該是治國治民應(yīng)地制宜、應(yīng)人制宜的道理。用治理中原的法子約束那些逐水草而居的部族,人家固然不理睬你,等那些百姓在中原定居下來,還用原先草原上的老一套,陛下,高氏被后梁代替,豈不正是因為如此?”元紹沉沉點頭。北涼入主中原以來,大批百姓由牧轉(zhuǎn)農(nóng),原先草原上行了幾百年的規(guī)矩漸漸不合時宜,然而一味照搬夏人的制度,又多有行不通的。他這些年提倡農(nóng)耕,推行教化,未嘗不想在其中找出一條路來,然而這種事搞不好就是牽一發(fā)動全身,又怎么敢不慎之又慎?“治理百姓是一層,那些高官貴胄又是一層——看陛下收封藩,定郡縣,離官制,就知道陛下心里一直有數(shù),入主中原以后,必得這樣才能長久。但是細(xì)看那些族長豪強,在自己地盤上賦稅兵馬全都自主,名為郡縣,實為藩鎮(zhèn),陛下要調(diào)動他們的力量,多半還得因勢利導(dǎo),緩緩而行。一則是草原上各部分治,長久以來養(yǎng)成的習(xí)慣,二則,陛下也沒有足夠的人手去治理這些地方罷?!?/br>“——你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