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9
當晚再次被踢下床。 原因是因為太粗暴,如果改不掉就等產(chǎn)后半年再說。 就這么,床/上/威/猛的南國國君在眾人完全不理解的情況下,選擇了親自率兵,出兵東國。 之前,他沒有馬上選擇攻打東國,一是因為時節(jié)正值豐收的季節(jié),而且東國處于風調(diào)雨順的時節(jié),畢竟東國的農(nóng)產(chǎn)屬于比較發(fā)達,足夠其百姓吃喝,加上沙漠的隔絕,幾乎不與其它國家連接,所以如果東國如果想防守,南國根本就沒有機會進攻,所以他才選擇停手,等候。 他的等候并非是為了等什么東國大旱什么的不確定的因素,只是等待……東國幫他們南國多種點糧食。 畢竟,南國將士并不懼怕跨越沙漠,更不懼怕打持久戰(zhàn)。 東國一戰(zhàn),自然是免不得離間計的挑撥離間,軒轅逐連帶數(shù)字軍團一起把能想到的賤招數(shù)全用上了,為時半年后,凱旋而歸。 四大國的統(tǒng)一后,軒轅逐不接受任何小國的臣服與歸順,而是選擇了將所有國家的國土統(tǒng)一管理…… 軒轅逐趕回南國都城時,花似瑾即將臨盆,正在院子里四處走動,而軒轅逐邊走邊卸了鎧甲,然后湊過來想要給花似瑾一個擁吻,卻不想手臂伸出后,花似瑾就愣了一下,然后反手抓住他的手腕,呼吸急促的說道:“快!要生了!” 軒轅逐一愣,隨即反應(yīng)過來,將花似瑾抱起來帶走…… 盛世十八年 四大國統(tǒng)一,改國號盛。 曾經(jīng)的都城改為盛都。 新皇城在趕工建造中,帝王所居住的宮殿已經(jīng)完成建造,帝王雖然還未搬遷去,卻選擇了新居處登基。 種種跡象都顯示,此時的南國皇宮很顯然早晚是要被棄用。 此日正值盛帝作為整片大陸唯一君主登基,晨光自云端冒出時,一聲號角長鳴,打破了天地間最后一絲清寂。 由舊皇城至新皇城的道上,數(shù)不清的祥龍旗隨風飄揚,伴著奏響的號角沒飄搖一下似乎都展現(xiàn)了歷史的軌跡。 大殿之前,百玉龍階旁,百官分居兩列而跪,號角聲停,身著紅袍的盛帝攜手同樣款式穿著的帝后緩緩現(xiàn)于階下,兩人相依,一步一步,向著權(quán)力的頂端邁去。 所跪拜之臣,其中有些人經(jīng)歷過軒轅逐第一次登基為南帝時,當日的場景與今日的差距,讓他們不勝唏噓。 此番的登基,雖然為登基,卻是盛帝拉著帝后一同。 帝后此稱呼為他們私下里喊一喊,盛帝的意思在皇椅與后椅的擺處平行就已經(jīng)顯示的出。 盛帝眼神上挑,將與其頭頂同樣的冠,給帝后戴上,然后拉住帝后的手,笑看著下面跪拜的人群。 所謂一朝加冠,萬人拜跪,便是如此。 盛帝一生都只字未提封后大典,而子嗣方面也只有一位皇子,為了讓帝王子嗣多一些,很多大臣打起了送女子入宮的心思,卻不想剛開始就被扼殺在了搖籃里。 盛帝手段之殘忍,讓人們記起他的本性,為了活命,誰也不會做傻事。 盛帝一生金戈鐵馬,不斷擴充帝國版圖,而帝后發(fā)展農(nóng)商業(yè),推廣各種‘民生’福利,很受尊重,以至于那些難以理解盛帝既然只有一子,為何不多收些女子入宮的人,開始cao心起,該怎么讓帝后再接再厲,多生幾個子嗣出來,穩(wěn)固地位。 然而,這種cao心大家從來都是只敢私下里說說,并沒有人敢直白的說出來。 直到盛帝與帝后先后離世,新帝登基,這件事情再次被人提起,才有傳言說,盛帝之所以一生只有帝后一位妻子,而且只要了一個孩子的原因。 原因很簡單,簡單到很多人都不太愿意相信。 因為,盛帝只有一位妻子,不存在后或者妃的區(qū)別,所以他只娶了妻子,而不是封了一個‘臣妾’。 至于孩子的問題,也是因為帝后生產(chǎn)時,盛帝全程在場。 看到自己的妻子受盡折磨,千辛萬苦才生下一個孩子,盛帝哪里還舍得她再受苦? 關(guān)于盛帝的評價從來都是兩級化的,有些人說其是殘暴之人,也有些人說其是一位明君,畢竟他眼光不錯,娶了一個護短的賢妻,生了一個護短的兒子。 所以,不管后世如何評價,縱然吐槽他一生罪孽難恕,也沒有人能把他從皇陵里給罵活過來不是嗎?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