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24
老夫人道:“這可是極大的體面和喜事,相比衛(wèi)國公府是要大宴賓客慶賀一番的,到時候,我這把老骨頭也要去坐坐,沾沾我外孫女兒的福氣才好!” 王永珠笑了:“那可求之不得!等定了日子,不僅請外祖母去,大舅母、二舅母和三舅母,還有大家都得去才行!” “到那日,想來多少人都要說些好聽的話夸獎我,外祖母和幾位舅母多去聽聽,也讓人奉承奉承,羨慕你們有我這樣的外甥女,咱們都一起高興高興!” 這話說得,大家伙都笑了起來。 中午留在顧家用了午飯后,大家都十分識趣的離開了,讓母女倆倒是私下說了一會子話。 張婆子見沒了外人,就剩下母女倆人,那一臉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關(guān)切的抓著王永珠的手:“珠兒啊,你跟娘說句實話,這什么一品夫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昨兒個聽了這消息,開始倒是為你高興。可我看你大舅舅,卻并不見高興,這心里就不踏實,一夜都沒睡好?!?/br> “你別瞞著娘,有啥說啥?我雖然不懂朝廷外頭的事情,可昨兒個也聽了一耳朵,這一品夫人也不是那么好當?shù)?。這里面不會有什么事吧?” 可憐張婆子,昨兒一晚上幾乎都沒睡踏實,這早上用了脂粉才遮住了黑眼圈。 此刻自然是要問個明白的。 王永珠忙解釋:“娘,你放心,啥事沒有!這定國夫人,不僅是因為救了皇后和九皇子,主要的是因為——” 湊到張婆子耳邊,將真正的原因說了。 張婆子這才松了一口氣:“這我就放心了!這京城里,雖然吃穿用度比別處都強些,可就是活得太累了。跟人說話都要留七八個心眼子,晚上睡覺都怕說夢話被人聽了去,咱們還是早些回赤城縣去吧!” 王永珠點點頭:“等宴請了賓客,咱們就啟程。娘這些日子可以慢慢收拾行李了,等到了日子就走?!?/br> 張婆子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等到了下午,顧長卿就回來了,一回來,聽說王永珠來了,立刻就讓她到書房里去。 見了王永珠,上下打量了好半天,才道:“你那女婿倒是個疼你的,用那么大的功勞,就為你求了個一品誥命夫人!” 王永珠得意的沖著顧長卿一笑:“那是,也不看看您外甥女和您meimei是什么人,找女婿的眼光能錯得了?” 得!說她胖倒是喘上了。 顧長卿被氣樂了:“如今年輕情濃的時候,什么都可以,等將來若有個什么不順,如今的這些付出,將來可都是錯處!說不得到時候就要怨恨于你,你也不怕?” 王永珠慢吞吞的道:“將來的事情誰說得準?總不能因為將來會死,如今就不敢活了吧?情濃的時候不付出,不對對方死心塌地的好,難不成等情薄了再付出?” “再說了,這小麥增產(chǎn)的法子,本就是我三年來,多次試驗才有的成果,封賞與我,有何不對?不過就是因為我是女流之輩,朝廷不能接受,所以才以宋大哥的名義獻給皇帝罷了。” “宋大哥與我雖然夫妻一體,可他更在意開通商道,邊關(guān)建立市場。此事若塵,將來的功績不言而喻?!?/br> “這事情,是宋大哥這些年的心血,自然不會讓這到手的功績拱手讓給他人,二來,這開通商道一事,如今還真的只有宋大哥能做。邊關(guān)關(guān)系錯綜復雜,宋大哥因著衛(wèi)國公子嗣的身份,才有各種便利,換做他人去,只怕人人不服,一盤散沙,如何能成事?” “他如今已經(jīng)是衛(wèi)國公世子,又是赤城縣縣令,若是小麥增產(chǎn)的功績加于他的頭上,論功行賞,恐怕就不能留在赤城縣了。這一點,陛下清楚,宋大哥也清楚?!?/br> “所以,用小麥增產(chǎn)的功績給我求個一品誥命國夫人,一來能讓提高我的身份地位,給我一個保障。二來,陛下也樂意,這么大的功勞,在民間足夠讓人立生祠,建廟宇,刷出多少威望來。換做任何一個人,只怕陛下都不放心!” “唯有給我,這才是用最小的本錢,換取最大的利益!以后,說起小麥增產(chǎn),都是陛下的功勞,陛下的威望增加,傻子才不同意呢!” 一席話說得顧長卿都愣住了,驚訝的看著王永珠。 他知道這個外甥女聰明,可是沒想到,她在這大事上,居然也有這等敏銳的眼光。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故意的 顧長卿嘆了一口氣:“你若是個男兒身,將來必將拜相封侯,比你那幾個表哥強多了,可惜了——” 王永珠十分淡定,“就算我身為女兒身,也并沒有覺得有不如男兒的地方。不過是當今世道,不容女兒表現(xiàn)太過出色,以免讓那些男人自慚形穢罷了?!?/br> “再說了,真正有本事的人,不論男女,不論在什么時候,都能活得比別人好,站得比別人高。” “更何況,我對做官并沒有興趣,倒是覺得如今這樣也挺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賺多多的銀錢,活得坦蕩明白。若是入朝為官,恐怕就不能這般了!” 越是如此,顧長卿越是覺得可惜。 看得這般清楚明白,可比這朝中大多數(shù)人強多了。 也就不再糾結(jié)這個話題,反而說起了今日早朝的事情來。 果然如同宋弘所料,今兒個早朝,才一開始,就有御史大夫先跳了出來,稱陛下對衛(wèi)國公世子夫人是不是封賞太過? 就算她救了皇后和九皇子的性命,可這定國的封號,是不是也太過了些? 要知道,非對國家有特殊重大的貢獻者,不能有此封號云云。 有了御史大夫打頭,自然就有那各懷心思的各方人馬,紛紛登場。 有支持御史大夫,說皇帝對宋家榮寵太過的。 也有跳出來反對御史大夫的,口稱難道救了皇后娘娘和皇子的性命,還不算重大貢獻嗎?大人你是不是對皇后娘娘和九皇子的性命太不重視了?是何居心? 還有人在中間和稀泥,只說皇帝這般賞賜,自然有他的道理,不過是一個誥命夫人,亦不過是多發(fā)點子朝廷俸祿的事,對朝廷大局并無影響,何必這般斤斤計較? 當然也有保持中立,什么意見都沒有的。 一時間,朝堂上吵得跟菜市場一般。 宋弘愣是被御史大夫噴成了狗,本來是皇帝的旨意,在這些御史大夫的嘴里,就都成了宋弘的不是。 都猜測是他仗著皇帝對他的信重,求皇帝給他們宋家這樣的體面。 宋弘真是從天上掉下來大黑鍋,砸得他暈頭轉(zhuǎn)向。 若不是上頭還有皇帝坐鎮(zhèn),他都想上前抓著御史大夫搖醒他了,眼瞎還是心瞎啊?他真有這么大本事,皇帝對他這么有求必應,他還做啥子衛(wèi)國公???干脆讓陛下封他為異姓王,豈不是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