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1
這宋大人這般體諒大方,回去后,也得供個長生牌位才好!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大開眼界 倒是那些外村的人,還有些意猶未盡。 畢竟這幾日,有大戲熱鬧可以看,每日三頓還能吃得比在家還好,肚子里都裝滿了油水。 這樣快活的日子,才三天就沒了。 忍不住就有人嘀咕,說什么這大人也忒小氣了些,才三天的流水席,要辦就辦大點。 怎么也得十天半個月的流水席不斷,才對得起這身份不是? 這番話,一說出來,就被七里墩的人給懟了回去。 脾氣暴躁,嘴皮子利落的幾個婦人,直接指著他們的鼻子就罵了。 說他們不要臉,端起碗喊娘,放下筷子就罵娘!本來這是他們七里墩的喜事,流水席也是請七里墩的鄉(xiāng)親吃得。 還是人家大人和夫人心腸好,見他們這么大老遠(yuǎn)的來看戲,吃喝不方便,才說來者是客,跟著一起吃席面沾沾喜氣。 白讓他們吃了喝了兩三天了,大戲看著,也沒見那有良心的幫忙收拾下桌子,去洗個菜啥的。 還真當(dāng)拿自己當(dāng)客人了?連根茅草棒子都沒帶,就扛著幾張嘴白吃的人,還有臉挑三揀四? 趁早麻溜的滾回他們自己的村里去,他們七里墩不歡迎這樣的白眼狼! 罵得這些人灰頭土臉的,還有人想辯解兩句,被金罐帶著孩子們,吐口水,丟石頭,將他們趕得遠(yuǎn)遠(yuǎn)的了,才罷休。 杜使君一言難盡的跟在孩子們后頭,看著這一幕,真是大開眼界。 在他的心目中,鄉(xiāng)下人都淳樸老實,尤其是開頭幾天,他跟著金罐他們在村里走動,見到的男人們,看到他都憨厚的笑,搓著手不知道說啥好。 女人們就更不用說了,那些大姑娘小媳婦,見到他就臉紅,年紀(jì)大些的看到他,也都是笑瞇瞇的,夸他長得俊,間或往他手里塞一個煮熟的雞蛋或者兩顆青果子什么的。 他就一直以為這七里墩真如同陶淵明所說的桃花源一般,人人皆淳樸,如同小師姑三嫂那么糊涂的人少。 可就剛才,他眼睜睜的就看到,昨兒個還特慈祥,夸他長得俊,塞給他一個煮雞蛋的慈眉善目的大嬸,一下子就化身成了母老虎,面目猙獰,口吐芬芳,腰一叉,手一指,將其他村的那些人,不管男女老少,都罵了個狗血淋頭。 那氣勢如猛虎下山,那唾沫星子如繁星落地,其他村的那些人毫無招架之力。 再看這幾日在他面前,都笑嘻嘻,帶著他從村東頭逛到村西頭,說話都細(xì)聲細(xì)氣的村里的孩子,一個個嘴里亂七八糟的喊著什么滾蛋!不要臉!滾出去!字樣。 還吐口水,還丟石頭! 更不要提那些憨厚的鄉(xiāng)里漢子,昨兒個還搓著手,手腳沒地方放,今天就一個個抄著扁擔(dān)、鐵鍬,大有一言不合就上去打破人頭的架勢。 就連那些文文靜靜,還沒說話臉就紅的大姑娘小媳婦,也都拿著菜刀砧板來助威了。 杜使君只覺得三觀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他甚至開始懷疑人生!發(fā)出靈魂三拷問:我是誰?我在哪?我看到了什么? 然后就看著,將外村人趕走后,七里墩的男人女人們,一個個又憨厚樸實,慈眉善目、斯文羞澀起來,好像剛才的事情沒發(fā)生一般。 金罐和幾個孩子還笑嘻嘻的走過來喚他:“杜公子,咱們要去戲班子后臺去尋寶去,你去不去?” 杜使君覺得自己有些扛不住了,無力的擠出一個笑容來:“我,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今天的字還沒練,我先回去練字了,你們?nèi)グ?!?/br> 金罐他們知道,這個自家老姑帶回來的杜家公子,人家可是大家公子,讀文識字將來是要科舉的,自然更他們這些山野的小子不一樣。 也就不勉強能,反正帶著這大家公子,大家還得小心翼翼的,也玩不痛快。 聽他說不去,也巴不得。 只擺擺手,就帶著一干小伙伴尋寶去了。 杜使君幾乎是失魂落魄一般的回了王家后院。 他這些表現(xiàn),早就被那幾個親兵看在眼里,已經(jīng)回來當(dāng)笑話一樣說與王永珠和宋重錦聽了。 見他回來,先是回屋去躺了一會,才跑過來,見王永珠正在和姚大和石頭對賬,統(tǒng)計這兩日的用度。 見他進(jìn)來,王永珠示意他坐在一旁等著,那邊姚大和石頭還在匯報。 采買米面糧油花了若干銀子,蔬菜rou蛋若干銀子、還有雞鴨魚若干銀子、另有給戲班子和劃旱船那些人的打賞若干銀子。 另外還有雇酒樓掌勺廚子,幫工的錢;那些來幫忙了的人,也該付多少工錢;還有出借了自家板凳碗筷的人家,也得回個禮,合計要給多少錢。 一筆一筆的匯報下來,杜使君在一旁開始還有些不耐煩,后來居然慢慢聽進(jìn)去了。 再看姚大和石頭,杜使君眼中就多了點什么。 要知道,在京城,言氏管家也不曾避著他,他自然也看到聽到一些。 杜家上下加上伺候的人,也有好幾十口,就這些,每天言氏也要花上半日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處理家事,有時候還出錯。 下頭管事的管家和娘子,說來也是老人,可辦事卻不如這姚大和石頭利索。 這三日村上下都一起忙活,杜使君也看得出來,雖然忙,卻忙中不亂。 每個人該干啥,早就安排好了,只做自己的事情就得了。 又有小姑父的那幾個護(hù)衛(wèi),在村里巡邏,別說沒人敢搗亂了,就連村里的貓狗見了,都夾著尾巴老老實實的縮在墻角。 三天的流水席,大家吃也吃好了,也沒見怎么累著,是上上下下,喜慶熱鬧一團(tuán)和氣。 就連賬目,這聽起來,也是清清楚楚利利索索的。 這般人才,要是去大家族里做事,最起碼也能當(dāng)個管事,背靠大樹好乘涼。 怎么會愿意跟著小師姑和小姑父? 這么想著,杜使君的心思就飄遠(yuǎn)了。 等王永珠問他在想啥,順嘴就說了出來:“我在想小師姑的兩位管事,這般能干,怎么沒去那些高門大戶當(dāng)差——” 話說到一半,突然醒悟過來。 嚇得杜使君一下子站了起來,臉漲得通紅,一時不知道是給王永珠賠不是好,還是找條地縫鉆進(jìn)去好。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王永珠還沒說話,姚大和石頭互相對視了一下,正色道:“杜公子客氣了!我們兩兄弟也就這么一點本事,哪里敢去高門大戶去當(dāng)差!那些高門大戶的管事們,一個個可都是十八般家傳的功夫,咱們兄弟可比不上?!?/br> “也就是咱們大人和夫人不嫌棄咱們兄弟倆,肯收留咱們兄弟,已經(jīng)是感激不盡了!” “這樣的話,杜公子以后還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