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52
么意思。天天悶在這府里,看著這一畝三分地,看一群人就為了那么點子東西,斗得跟烏眼雞似的,有什么趣?” “就這樣,還一堆人跟在你后頭,天天念叨這也不能干,那也不合規(guī)矩,生生憋死個人了!” “咱們到了外頭,天高皇帝遠,那日子才逍遙自在呢!倒是我娘,她年紀大了,不能再跟著咱們奔波受苦,況且如今也找到了親人,倒是要留她在京城里享幾天清福才好?!?/br> 聽了王永珠這話,宋重錦什么話都說不出來,只一把將她摟在懷里,好半天才道:“永珠,謝謝——” “咱們之間不必說謝——”王永珠捂著宋重錦的嘴,他能清醒過來,自己也松了一口氣,不然,要是再這般下去,說不得她就得出絕招了。 自家男人往偏路上走,怎么辦?打一頓就好了!一頓不好,一日三頓的打!總能打過來的。 夫妻兩人自從這日談話后,彼此心意更加貼近。 宋重錦心態(tài)擺正后,先是打聽到了齊家當年的流放之地,名叫赤城,乃是北方邊陲重鎮(zhèn)。 距離邊境線倒是有些距離,約有兩百多里,三面丘陵,土地稀少,糧食出產(chǎn)不多。 朝廷在赤城縣外,倒是有兩處養(yǎng)馬場,專門蓄養(yǎng)騾馬。 騾馬雖不及駿馬奔跑速度快,可耐力足,能負重,倒是轉(zhuǎn)運糧草輜重的重要工具。 赤城本地人,倒是大多靠養(yǎng)騾馬為生。 宋重錦心中有了底,正式入職后,身為翰林檢討,剛進入翰林院,上司丟給他的也不過就是整理些舊書籍,謄抄之類的事宜。 宋重錦也不推辭,并不露不服之色,倒是十分爽快的接過,每日里,就鉆在翰林院的書庫中,不喊苦也不喊累。 開始的時候,在翰林院,除了跟新科狀元謝朗、還有顧子楷他們能說上幾句話,同屋的同僚是一日都不見能跟他搭腔。 開始宋重錦以為都是這般,也不以為意,還是顧子楷偶爾見了,倒是急了眼,就要跟人理論,這不是排擠他么? 宋重錦這才明白,自己是衛(wèi)國公世子,在這些翰林同僚眼中,只怕是自己借了衛(wèi)國公的光,才能進入翰林院。 讀書人都傲氣,自覺跟宋重錦這種豪門權(quán)貴不是一路人,那當然就敬而遠之。 宋重錦想明白之后,卻也沒大放在心上,若是秦博涵的消息沒錯,他在這翰林院中也不過呆上幾個月,有何好計較的? 再者,上司分派給他的事情,正合他意,翰林院里藏書眾多,還有各地方的舊日的不涉及到機密的舊折子。 他每日細細的將關(guān)于赤城那邊的折子,還有書籍都翻找出來,整理一番,歸納出重點來,心里對赤城那邊也就慢慢有了印象。 倒是他這般勤勉,每日里第一個到,最后一個走,從來不抱怨,也不偷懶。 不管何時見他,都在認真工作,并不見半點國公府世子的驕矜之氣。 此刻大家再回想起他的身世,倒覺得他雖然言語不多,看起來不太近人情,可倒是個實在的性子,慢慢的也就不排斥他。 偶爾還有同僚能空閑邀請他喝上一杯茶,說上兩句話,關(guān)系倒是大為改善不提。 宋重錦每日按部就班的去點卯上班,不曾懈怠。 這邊,等顧家的認親會結(jié)束后沒兩日,歷九少就著人送來帖子,他的胭脂鋪子紅袖添香要開張了。 醞釀了這么久,如今京城里,豪門權(quán)貴女眷,對紅袖添香里的胭脂水粉那真是期盼已久。 這紅袖添香的名字,還是歷九少借著王永珠到顧家的時候,跑去見了一面,非要讓王永珠取個好聽的名字。 說要是王永珠不取,那就叫珠粉閣算了。 王永珠一臉黑線,是跟珠過不去了是吧?偷懶偷到歷九少這份上,也是沒誰了。 當初那茶葉,讓他想個名字,他說叫珠茶。 如今開個胭脂鋪子,叫珠光閣。 改明兒要個合伙開個點心鋪子,是不是得叫珠食??? 真是豬隊友! 沒奈何,她倒是想給這胭脂鋪子,取個洋氣點的名字,比如來個X蔻?X黛?X雅?X爾? 可這個時空的人也不知道這個梗??! 倒是老老實實的想了半天,想出這么個名字來,她倒是想叫什么國色天香、什么紅顏不老,可惜都被否決了。 倒是這個名字給留了下來。 歷九少得了名字,樂顛顛的就吩咐人趕快去做牌匾去,一定要做得豪氣一些,最好金光閃閃,晃瞎人眼最好。 被王永珠給瞪回去了,做高端品牌的,弄這么個土豪金,誰來? 又善良了一番,用紫檀木為底,牌匾也最好請宮中的德妃娘娘給親自題字,然后盡量往高雅路線走。 要高雅、高貴、高端! 反正讓人一看,就不俗才好。 不論她說什么,歷九少都笑瞇瞇的說好,然后一疊聲的吩咐人做去。 說了大半日,總算商量好了,歷九少才告辭。 一出門,他身邊跟著的招財實在忍不住了:“九少,方才世子夫人說的那些,和您在家里吩咐的不是差不多嗎?尤其是那牌匾,咱們不是早就預備了一塊紫檀的,藏珠閣的名字都刻好了,怎么著你又請世子夫人取名字?” “還說是咱們準備了金絲楠木的,還說上了金漆?這誰家脂粉鋪子用這種牌子?那不是只有票號才有的嗎?您是不是記混了?” 歷九少上翹的嘴角一僵,踹了招財一腳:“閉嘴!世子夫人說叫紅袖添香,就叫紅袖添香!先前預備的那塊牌子別掛了,給送到我屋里去。另外吩咐人速去尋一塊上好的紫檀來,我明兒個親自進宮求字去——” 說著,徑直去了,留下招財摸摸自己腿,不明覺厲的搖搖頭,跟了上去。 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開業(yè) 也不知道歷九少怎么跟宮中德妃娘娘求的,沒兩日,果然德妃那邊的墨寶就下來了。 德妃當年亦是這京城有名的才女,一手簪花小楷冠絕京城,有了她的題字,自然更讓京城官家女眷們,趨之若鶩,摩拳擦掌的打算當日去一探究竟。 偏生歷九少卻道,紅袖添香的胭脂水粉,用料珍貴不說,制作周期長,數(shù)量有限,開業(yè)當天,只接待前五十位客人。 以后每天只接待十位客人,而且每位客人還限購,不能購買超過本店產(chǎn)品兩套。 這個消息傳出來,頓時一片嘩然。有那不服氣的,或者其他胭脂水粉鋪子的,就趁機詆毀起紅袖添香,這不是瞧不起人么?簡直是店大欺客,哪里有這樣做生意的? 也有不少人笑話,胭脂水粉鋪子,京城多的是,紅袖添香的胭脂水粉就算再好,有這么些規(guī)矩,那些官家夫人和千金們,誰是受氣的性子?誰還會來? 都等著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