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4
落落的。 打開箱子,里面大都是些尋常物事,值錢的也就顧子楷送來的一些藥材什么的,還有歷九少和吳掌柜送來的滋補品和一些東西比較貴重。 再就是田家上次田貨郎來賠罪帶來的禮物稍微值錢些。 張婆子翻撿了半天,也沒找到合用的,這些東西,對她們來說值錢,可對于杜太醫(yī)這種給皇帝老爺都看過病的神醫(yī)來說,那就拿不出手了。 倒是有幾樣藥材,張婆子要拿出來,被王永珠給攔住了:“這藥材還要留著給娘你補身體呢!再說了,杜太醫(yī)那里缺啥也不會缺藥材啊!” 張婆子這才罷了,又發(fā)愁:“那咱們送些啥才好?太簡薄了,豈不是顯得咱們怠慢了?” 這可是最關鍵的時候,若是一個沒做到位,得罪了杜太醫(yī),不收自己閨女為徒了可咋辦? “娘,這有什么的?咱們家不過就是家世尋常的普通人家,咱們家最好的也比不上人家的,何必費力不討好?依著我說,倒是把咱們帶來的那些山貨,收拾些干凈整齊的給送去,也是個野趣。再讓丁嬸子做上兩盒子點心,打上兩斤好酒,也就是了?!?/br> “杜太醫(yī)家也不會挑咱們這個禮!他們什么沒見過?對他們來說,最好的禮物莫過你閨女我好好學習,將來不給他們丟臉也就是了!” 王永珠是真沒當回事,到了杜太醫(yī)他們這個階層,多年在皇宮大內(nèi),這個全天下最富貴的地方打滾,見過的珍貴極品數(shù)不勝數(shù),就算將王永珠的全部身家奉上,對他們來說也不過爾爾。 倒不如送點野味或者親手做的東西,倒顯得有誠意些。 張婆子一聽,倒是動了心思:“既然這樣,倒不如我做兩罐子菌菇醬,你給杜太醫(yī)他們帶去嘗嘗鮮去,好歹也是我們一片心意?!?/br> 王永珠一聽,自己倒饞出了口水:“娘,多點做,我也想吃!” 這荊縣三面環(huán)山,一面繞水,每年這個時節(jié)前后,山中雨后會有大量的山菌,有采下來,曬干賣錢的,也有采回家,吃不完,做成各色的菌菇醬來,又香又下飯,能保存大半年,在農(nóng)忙春播,或者少菜吃的時候,是每家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樣。 張婆子做醬的手藝自然不錯,rou醬和各色菌菇醬都會。 只不過這個費油,以前張婆子為了節(jié)省,頂多做點大醬和醬菜,很少做這個。 去年的狼rou醬就很受歡迎,張婆子想著如今這也不怕費油了,又聽自家閨女愛吃,頓時喜笑顏開:“做做做,娘做得多多的,保管夠你吃!” 說做就做,王永珠出來就吩咐丁婆子,這幾日多買些野生菌菇回來,還有做醬料要用的各色配料。 丁婆子本就是個灶上的好手,一看就明白,主家這是要做菌菇醬呢。 每年的這個時候,荊縣各色的野生菌菇下來了,各家都會買回家做菜吃,鮮得不得了。 當下俐落地答應了。 丁婆子本就是個做事十分利落的人,她只跟每日買菜那幾家說了一聲,說自家要做菌菇醬,有那成色好的新鮮菌菇,就送到宋家院子里去。 從第三日起,就源源不斷的有人往宋家送新鮮的山菌。 大家也都沒閑著,谷雨負責將送來的山菌給清洗干凈。 丁婆子將清洗好的山菌給切成細細的小丁,又將蔥姜也切碎備用。 再架起大鍋,倒入油,放入蔥姜碎沫爆香,再倒入山菌丁翻炒出香味來,然后再放入自家做的豆醬,略微放入適量的清水,中火慢慢熬制。 在熬制的過程中,要不停的攪動,小心糊鍋,這可是個力氣和技術活。 等到鍋里的水份被熬得差不多,咕嘟咕嘟開始冒起小泡的時候,就差不多了,將熬好的菌菇醬盛出來,放在干凈的盆子里晾涼。 然后再分裝到干凈的小壇子里,密封好,吃的時候舀出來就行了。 這是最普通的一種做法,還有那喜歡放rou的,可以在炒山菌之前,將rou也切成小丁,翻炒,這種混合了rou的更香。 有那喜歡吃辣的,還可以在里面放辣醬,不一而足。 第九百零五章 討醬 張婆子她們這做菌菇醬不打緊,香味飄得前后院,隔壁都聞到了。 古娘子家的兩個小子饞得不行,可家中家教甚嚴,只趴在墻頭吸那香味。 看得古娘子心疼得不行,忍不住笑罵:“都說隔鍋的飯香,平日里咱們家又不是沒做過這菌菇來吃,咋沒見你們饞成這樣?” 嘴里說著,到底從屋里摸了小半籃子雞蛋,提著去敲宋家的門。 到了宋家門口,才發(fā)現(xiàn),她家那兩個小子還算好的,好歹在自家墻頭聞香味,丟人沒丟到外面來。 那宋家院子墻外,墻邊可是圍了一大堆的小子丫頭,咬著手指頭流口水呢。 就連那顧秀才家的李婆子,也受不了,跑了過來,她先到的,正在跟來開門的谷雨說話:“我說你們家做什么好吃的了,這香味,我在前院聞著都受不了了?!?/br> 谷雨小丫頭這些日子,好吃好喝的,家里人又待她和氣,膽子也大了些,正細聲細氣的跟李婆子說話:“李嬸子好,這是我家老太太要做菌菇醬呢!” 李婆子不是本地人,初聞這種奇香,身為一個廚娘,哪里還坐得??? 這幾日她出去買菜,是看到不少山上的野菌,也買了不少回家做來吃,但是這用山菌做醬,還是第一次聽說,頓時來了興趣,興興頭的就要往院子里鉆。 古娘子也忙樂呵呵的跟在后頭進了院子。 一進院子,那香味就撲面而來。 灶屋們敞開著,香味就是從里面?zhèn)鞒鰜淼摹?/br> 張婆子到底是大病初愈,做山菌醬是個體力活,她便只在旁邊指導著,丁婆子親自上手。 這做醬,每家都有每家自己的特色和小秘方,丁婆子相當于免費學了好幾樣人家的不傳之秘,樂呵呵的說什么都要自己做,不假手于人。 古娘子進了灶屋,先夸醬香:“嬸子家做的醬實在太香了,我看這一條街都被被勾得魂都快沒了。我家兩個小子都快饞哭了,只得厚著臉皮先來嬸子家討上一碗,先把我家那兩個混小子給打發(fā)了,明兒個,我也得去買些回來做上一壇子才好?!?/br> 張婆子這次跟丁婆子商量了,打算做好幾種口味的,要送人,還要留夠自家吃的,材料買得夠夠的,哪里在乎這點子東西。 更何況,這也是夸自家的東西好,越發(fā)高興了。 當下十分大方的讓丁婆子給古娘子舀了一碗:“拿回家去給孩子們和家里老人嘗嘗去,要是喜歡,明兒想吃了,再到嬸子家來舀就是了?!?/br> 古娘子歡天喜地的答應了,接過醬碗,又將雞蛋留下來,才端著醬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出了宋家的院子門,院墻邊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