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認(rèn)識一個蕭復(fù)。 如果是蕭復(fù),他又為何多管閑事? 怕自己消沉下去,北鎮(zhèn)撫司便再也找不到慕容飛一案的線索? 呵呵…… 這算什么,因禍得福嗎? 祁勁松見商瀾久久不答,直勾勾地看著他手下的文書,終于有些不耐,把文書往下一帶,扔進(jìn)抽屜里,“不同意就算了,小謝送她出去?!?/br> 謝熙心里窩火,又不敢頂嘴,只好強撐著笑意說道:“慕容姑娘……” “我叫商瀾?!鄙虨懘驍嗨脑?,“祁大人,我同意了,哪個案子?” 祁勁松有些失望,眉心擰成一個大疙瘩,看向謝熙,“飛花令的案子就交給你們了,小謝帶她去看看‘飛花令’的卷宗。” 謝熙怔了好一會兒,最后白著臉說道:“是,門主?!?/br> 商瀾敷衍地道了聲謝,同謝熙一起出了簽押房。 “飛花令是什么案子?”她有預(yù)感,如果祁大人不想讓她回來,案子的難度一定不小。 “唉……”謝熙嘆了口氣,“這是一樁陳年老案了,每年死兩三個,五年死了十四人,到現(xiàn)在連個嫌犯的影兒都沒看到過。” 外面熱,二人去了捕快們休息的倒座房聊案情。 房間不大,中間放著兩張八仙桌,桌旁擺著八條長凳子。 謝熙請商瀾坐下,在桌子上隨意挑了只有水的杯子,灌了好幾大口,才把案情娓娓道來…… 飛花令,原是讀書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但在這樁案子里,則是一樁連環(huán)殺人案的核心內(nèi)容。 此案的死者皆為女人,死亡時間均與某一種花的盛開有關(guān)。 死者被繩索勒死,頭上插一朵盛開的鮮花,遺容安詳美麗,小衣里塞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句有“花”七言的詩詞。 十四個人十四句詩詞,每一句都符合飛花令的規(guī)則。 這就是“飛花令”一案的綜述。 第一樁案子發(fā)生在昭和元年春。 案發(fā)地在西城美人丘,死者是暗、娼,二十八歲,發(fā)髻上插的是艷黃色的迎春花,紙條上書:春花春月年年客。 第二樁案子發(fā)生在昭和元年秋。 案發(fā)地是距離京城不到五里地的一處野樹林,死者是個十八歲的小媳婦,發(fā)髻上插著菊花,紙條上書:不是花中偏愛菊。 第一樁“花”字在第二,第二樁“花”字在第三,以此類推。 今年六月死了第十四個,死者是花間樓的頭牌,案發(fā)地是她的房間,發(fā)髻上插了一朵碩大的荷花,紙條上書:花底忽聞敲兩槳。 …… 十四樁案子,謝熙最熟悉的是最后一個,所以,他去庫房找來了卷宗。 古代沒有先進(jìn)的技術(shù),能保存的證據(jù)有限,卷宗極為簡陋。 除了幾個疑似的腳印尺寸,飛花令,一脈相承的毛筆字,同樣的竹紙,其他的什么都沒有。 ※※※※※※※※※※※※※※※※※※※※ 第一樁案子來啦。 因為要等第一個推薦,字?jǐn)?shù)有點少,抱歉抱歉。 備注:春花春月年年客,為納蘭性德的詩句。 不是花中偏愛菊,為元稹的詩句。 花底忽聞敲兩槳,為歐陽修的詩句。 感謝在2020-08-12 22:52:09~2020-08-13 23:46: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輕語 5瓶;A-I-U 4瓶;憂郁的腿毛 3瓶;繁華映月、yoyo88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偶遇 案子始終不破,原因有二:一是兇手高智商,有反偵查能力;二是兇手謹(jǐn)慎,選擇的地點足夠隱蔽。 但花間樓這一起,兇手在地點的選擇上忽然有了極大變化。 這說明什么呢? 偶然,自負(fù),還是挑釁? 或者,三者兼而有之? 商瀾決定按倒序,把每個案發(fā)地重新調(diào)查一遍。 研究完卷宗已經(jīng)中午了。 謝熙把卷宗收起來,道:“餓了,吃飯去,我請客?!?/br> 商瀾也餓,但她不想去。 原主和謝熙雖不曾訂婚,但六扇門的人大多知道那段歷史。 祁勁松讓她和謝熙搭檔,不過想借此讓她知難而退罷了。 她不會這樣認(rèn)輸。 工作沒關(guān)系,肯定混在一起,可如果吃飯還在一起,只怕…… 六扇門的人都不笨,謝熙大概猜得到她在顧忌什么,指了指外面,說道:“劉哥吳哥回來了,這案子現(xiàn)在在他們手上,叫上他們,咱邊吃邊聊如何?” 劉漢和吳正明才回來,正在門外跟其他同僚抱怨“飛花令”的案子難辦,粗聲粗氣,屋子里聽得一清二楚。 原主認(rèn)識這二人,雖沒怎么接觸過,但知道他們是六扇門的老手,經(jīng)驗豐富,比謝熙這樣的半吊子強多了。 商瀾答應(yīng)了。 謝熙去邀請劉吳二人,二人答應(yīng)得極爽快。 一行人往西城區(qū)去了。 京城最好的酒樓大多在西城,謝熙選了離花間樓最近的味豐齋。 味豐齋是小館子,門面不大,但以砂鍋大魚頭為代表的江鮮乃是一絕,菜價不俗。 謝熙有錢。 他家是絲綢大戶,有絲廠和作坊,京城的幾個有名的大綢緞莊、繡坊有謝家一半。 謝熙行二,家里生意由大哥繼承,他只吃分紅。 即便如此,他也是捕頭中最有錢的一個。 四個人在大堂里坐了。 謝熙點了招牌菜,其他三人各自點了喜歡的時蔬和野菜。 主食是四碗米飯,一盤蟹黃包,再加兩壺竹葉青酒,便足夠了。 人多,上菜不快。 幾人就著茶水聊了起來。 劉吳二人正對此案一籌莫展,如今由商、謝接下,都自覺如釋重負(fù),便也不藏著掖著,把掌握的情況說了個一清二楚。 此案前五起在順天府管轄范圍內(nèi),負(fù)責(zé)的推官是老手,破過不少大案。 但此案兇手狡猾,推官用盡渾身解數(shù)仍破不了案,第六起時,皇上親自下了批示,讓他們移交給六扇門。 然而六扇門也不成,經(jīng)手的捕頭換了一茬又一茬,始終抓不到人,女人還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死。 劉、吳二人從第十三起開始接手。 案發(fā)時間是二月十六寅正,案發(fā)地為西城怡情樓旁邊的胡同里。 死者是一名十六歲的妓子,被發(fā)現(xiàn)時頭上插著一支蔫了的海棠花,仵作推斷,死者在四個時辰前死亡。 因前一天夜里下了雨,捕頭們找到了比較清晰的腳印,不到九寸長。 他二人接手后,找到先前被懷疑過的二十三個讀書人,把他們的鞋子量了一遍,發(fā)現(xiàn)有四個尺寸差不多的。 但當(dāng)時恰逢花朝節(jié),四人不是有不在場證明,就是根本不在京城。 腳印沒起到任何作用。 花間樓這一起,死者麗娘當(dāng)天因偶感風(fēng)寒并未接客,一直在自己的獨門小院休息——此小院與后門毗鄰,后門經(jīng)常開著,守在那里的龜公是個老頭,精神不濟(jì),常常溜號。 死亡時間是上半夜,二更將至之時。 死者的婢女去廚房熬藥,兇手趁此機會潛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