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5
都要,拿去的依舊都是他們最缺的糧食。后來還是難民主動提出,想要一些舊衣服,因?yàn)樗麄冞@邊有小孩的衣服實(shí)在穿不了了。等村民發(fā)現(xiàn)萬物皆可換柴,他們紛紛心動了,哪家沒攢著一些破爛,豁口子的瓦罐兒,做家具剩下的木板子,剝爛了又舍不得扔的爛皮子,哪怕是地里摘兩個茄子一把豆子,都能換回柴火來。于是全村老少齊齊行動,隔著一排樹墻,兩邊的人就跟探監(jiān)似的,從那縫隙里來回遞東西。說起來那縫隙也不算十分小,小孩子和瘦弱一些的人很容易就能穿過去,但是至今沒人敢越雷池一步。村里的人隱約有一種優(yōu)越感,他們知道外面的人很想進(jìn)來加入他們,但是夏少爺不讓,還要經(jīng)過挑選。他們很樂意保持這種讓人羨慕向往的狀態(tài),甚至在與難民交往中,都會有一點(diǎn)兒高高在上的心態(tài),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幸福感,他們并不愿意主動打破這種界限。而難民的心思更加直白,村民們什么樣的生活,從他們的吃穿和一些故意透露出來的話語中可窺一斑,簡直讓他們羨慕的紅了眼。要是能讓他們住進(jìn)城里,也過上這樣有房有地有吃有喝的生活,讓他們干什么都行。所以他們哪敢違背夏琛的意思,他不讓進(jìn),就沒人敢跨過去一步,就連不懂事的孩子,都被家長再三教育,不能偷偷往里跑。在這場交易里,看似村民是占便宜了,用一堆用不上的破爛兒換回了一定能用上的柴火,實(shí)際上難民才是靠這個方法慢慢立足。這些村民們看不上的東西,對于一無所有的難民來說,都是急需品,有了瓦罐,他們可以自己煮熱乎的食物。有了木板,再尋幾塊石頭一墊便是張床,不用睡在有潮氣的地上。爛皮子洗一洗縫一縫,還能給小孩兒做條兜襠褲。至于那些糧食蔬菜,一鍋煮了更加豐盛,也能更好的養(yǎng)身體,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也都能找到合理的用處。夏琛冷眼旁觀,覺得提出換柴這個主意的人真是個能人,別的不說,光跟村民搭上關(guān)系讓他們幫忙介紹客戶就不容易。開了這個頭,他得供上足夠的柴火,另外在最初只有姚大舅家一個客戶的時候,壓制住其他人不讓他們形成不良競爭柴價已經(jīng)夠低了,再壓價競爭這攤子就砸了。與此同時得保證柴火質(zhì)量,要不是他們的柴收拾的干凈好燒,也不會有回頭客。夏琛讓巡邏的護(hù)衛(wèi)隊觀察過,那人將人分組,有力氣的男人去打柴運(yùn)柴,女人照顧孩子翻檢晾曬捆綁柴火,換來的物資合理分配。他是最先起頭的人,說服了自己所在的小組之后慢慢搞起來,等在姚家人手里換到糧食之后,很多人動心想插一手,但此時村民們已經(jīng)加入進(jìn)來,不用擔(dān)心供大于求太多人去分他的好處。然而這也不是個長久生意,兩邊林子柴火是有限的,村民們燒柴也燒不了那么快。眼瞅著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許多難民都唉聲嘆氣,很不愿意放棄這個唯一能換到物資的活計。孟明峻很看好這人,他打聽過,這個叫易杉的男人,是個識字的,他就喜歡識字的,能幫他分擔(dān)點(diǎn)兒工作就再好不過了。夏琛卻想再看看這人還有沒有其他主意,在柴火賣不出去之后。易杉果然是個有成算看得長遠(yuǎn)的人,在柴火生意熱度消退后,他又組織人手,開始賣其他東西。難民里有個老頭,有一手非常出色的編織手藝,干枯的草,砍來的竹條,連著葉子的樹枝,在他手里可以化為各種有用或者精巧的東西。好看又結(jié)實(shí)的竹筐竹篾竹席子,可愛精致的草編小動物,就連幼娘都拿夏琛給她的零花錢去買了只草編的小狐貍回來。夏琛相信,如果難民里還有其他人才,一定也會被易杉漸漸挖掘出來,只是那些人的手藝不像老頭的需求低,所以才不顯。在孟明峻再三要求之后,夏琛終于松口,可以把易杉調(diào)進(jìn)來給他打下手,當(dāng)然,這人的背景都是提前做過調(diào)查的。然而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易杉竟然沒同意,反而希望把自己進(jìn)城的名額換給別人。☆、第133章第133章易杉想要送進(jìn)城的,是他的契兄巫奇,兩人雖然以兄弟相稱,但據(jù)馮家林哥兒說,曾見過易杉親吻巫奇。如果真是兄弟,這般年紀(jì),哪怕是親臉,都會讓人覺得十分奇怪。夏琛在調(diào)查易杉的背景信息時,便已經(jīng)查到巫奇的存在,跟白凈斯文的易杉不同,巫奇是個沉默寡言面色黧黑的高大漢子,他一只腳似乎有些問題,走路有些跛。巫奇擅使匕首之類的短器,姓羅的一伙兒不給奴隸留任何武器,巫奇便將一塊長石磨成匕首形制,用這一把石匕,數(shù)次從身強(qiáng)體壯的奴隸們手中搶到食物分給易杉。兩人一路走來,可以說是相依為命,夏琛有想過易杉或許會將進(jìn)城的機(jī)會給巫奇,只是不確定,畢竟人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有時候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下能夠互相扶持,等安逸后卻開始離心,也就是常說的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不是說進(jìn)城就富貴了,但確實(shí)會擁有一個相對而言安逸穩(wěn)定的生活環(huán)境。于是夏琛主動去見了易杉一面,問他是否知道,放棄這個機(jī)會的含義。易杉一臉堅定地跟夏琛說,他能得到第一次機(jī)會,就一定能得到第二次,他相信夏少爺能看出他的價值。夏琛忍不住笑了,這是個很自信的人,他的自信心來源于對自身能力的信任。夏琛相信,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在姓羅的手下混得不錯,最起碼會比那些只會阿諛奉承的狗腿子混得好。但他寧愿隱藏自身能力,也不想給姓羅的賣命,這說明他心里有自己的底線。有牽掛有底線的人,比毫無牽掛毫無底線的人讓人更容易放心,夏琛同意了他的要求,將入城的機(jī)會給了巫奇,巫奇成了難民里第一個進(jìn)城的人。也不知道易杉跟巫奇說了什么,巫奇沉著臉,揣著兩個煮熟的土豆,穿過夏琛收起的鐵樹墻,在所有難民的注視下走進(jìn)去。夏琛分了一間茅草屋給他,是原本村里村民的屋子,算是租借的,跟他講好了租金。畢竟現(xiàn)在村里也騰不出人手來蓋房子,總不能放進(jìn)來一個人就分一間房,夏琛的打算是蓋一批廉租房出來,等日后放人進(jìn)來,先租房子給他們,往后的住宿問題他們自己解決。不知道是不是易杉跟他叮囑過,巫奇只悶聲點(diǎn)頭,也不怎么說話,揣著僅有的兩個土豆站再茅草屋里四下看過一圈后,終于開口說了第一句話。他問孟明峻:“可有我能做的活?”他們難民,平時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