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趣,氣急敗壞地走了。 唐招娣下定決心,“大花,只要你覺得這事行,我就往隊里交錢,反正我覺得聽你的準沒錯。” 場院上熱熱鬧鬧分狍子rou,這邊,劉媛媛已經(jīng)到了永安鎮(zhèn)。 李大的事兒,她和岳昊合作了一把,算是除去心頭大患。但她心里清楚,明年八月份才提交工農(nóng)兵大學的材料,中間還有大半年呢,如果到時候他不認賬,自己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公社岳書記在仕途上還想往上走,自然是需要成績的,如果這狍子公社先養(yǎng)了呢?這份大禮夠有誠意吧?明年,他們叔侄二人不會食言了吧? 劉媛媛找到岳昊,把唐耀祖在場院的發(fā)言學了一遍,岳昊點了根煙,開始盤算:“其實大旺村這邊養(yǎng)狍子,也算我大伯領(lǐng)導(dǎo)下。不過,如果公社這邊養(yǎng),掙的錢可以買農(nóng)機,為下面七個大隊謀福利,這樣看來,確實更加直觀。他們打算什么時候抓狍子?” 劉媛媛道:“說是要集資,應(yīng)該需要幾天,然后還要蓋養(yǎng)殖場,蓋好又得一個禮拜?!?/br> “那就先下手為強,讓我大伯在鎮(zhèn)上騰出塊地方,先把狍子抓回來,唐耀祖也只能干瞪眼?!?/br> 說完,他笑著拍了拍劉媛媛的肩:“今晚就留鎮(zhèn)上吧,我跟招待所知會一聲?!?/br> 劉媛媛咬了咬嘴唇:“我還是回去吧,好好打聽打聽,在哪片林子,有多少只,需要多少人,帶什么工具?!?/br> “不急,明天打聽也一樣。這件事辦好,工農(nóng)兵大學指定把你送去?!?/br> 作者有話要說: 給…和芝蘭的回復(fù)不知道為啥沒顯示,如果明天還不出現(xiàn)我就再回一次 感謝在2020-07-29 02:18:01 ̄2020-07-30 01:35: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0.0 6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55、狍狍要有名字 第二天下午劉媛媛才回知青點, 剛巧在門口遇上李東來。 李東來橫了她一眼,嗤笑,“攀上高枝兒就是不一樣,衣服常換常新呢。” 劉媛媛冷哼一聲, “我樂意, 你少管閑事?!?/br> 她進了屋, 發(fā)現(xiàn)人都不在。按說秋收結(jié)束也就沒什么農(nóng)活了,大家不是應(yīng)該作作詩唱唱歌什么的嗎?她前后找了一圈, 真的, 一個人都沒有。 “李東來!”劉媛媛追出去, “人都去哪兒了?” 李東來嘿嘿笑了兩聲, “今天上山獵狍子, 除了周蕓幫你帶育紅班,所有人都有分工,你不知道?” “我昨天在鎮(zhèn)上,的確不知道?!眲㈡骆履樣悬c兒紅,追問:“怎么會去獵狍子?不是說要先集資嗎?不是還得蓋養(yǎng)殖場嗎?” 李東來有些不耐煩:“昨天在場院上你都聽啥了?社員踴躍報名,集資很快就敲定了。” 這部分,劉媛媛真沒聽著, 立刻焦慮起來:“大伙都不考慮考慮嗎?都是血汗錢, 怎么能說掏就掏?” 李東來翻了個白眼:“關(guān)你啥事,又不是你的錢?!?/br> “養(yǎng)殖場還沒蓋,怎么就上山了呢?” “沈晏清說,怕狍子往別的地方遷徙, 越快行動越好。大隊長選好人手,決定今天都給領(lǐng)回來?!?/br> “所有人都上山了?” “那必須不能啊,男的上山, 女的都在豬場收拾呢,暫時先把狍子放在那兒,新養(yǎng)殖場蓋好就搬家?!?/br> “那你回來干啥?” “我?清完豬糞被派回來取鐵锨,一會兒還得割草去?!崩顤|來說完,拎著鐵锨往豬場去了。 劉媛媛心亂如麻,這大旺村怎么回事?昨天還在商量,今天就付諸行動了!就沒見過動作這么快的生產(chǎn)大隊!他們今天把狍子整回來,岳昊那邊怎么辦?還先下手為強呢,人家下手更快! 太郁悶了,這不白報信兒了嗎。 劉媛媛急得團團轉(zhuǎn),稍微定了定神,還是決定去養(yǎng)豬場看看。 果然,村里的婦女都在豬場這邊,大家把圈外空地清理一番,安置了幾個食槽子,割來的草都堆在角落里。二狗子媽芳嬸在人群里嚷嚷:“這些草還不夠,還得再整點兒,聽說大花家的小狍子除了吃草,還喜歡吃豆腐渣,咱們也給弄點兒,千萬把這些祖宗伺候好了!” 劉媛媛心里咯噔一下,看樣子是來真的呀,就連平時啥活不干的唐大花,都拿著笤帚笨乎乎地掃地呢。 這時,虎子帶著大奎幾個風一樣從外面跑來:“回來啦回來啦!整回來二十多頭!公的母的都有!咱們村赤腳大夫說,母的都揣崽子了!” 我滴個天!婦女同志都沸騰了,把工具一扔,紛紛跑去看,連唐昭都比平時迅速。 劉媛媛臉色煞白,也不得不跟出去,往遠處望去,腦子里嗡地一聲。 只見男人們浩浩蕩蕩歸來,三四個人扛著一只狍子。有不老實的,就捆上四蹄倒吊著,還有好奇心特別強的,趴在人肩頭傻呵呵地觀景。大伙兒對母狍子特別關(guān)照,都是搭在板子上扛回來的,要知道,那肚子里頭裝著全村的未來呢! 婆姨們迎上去,就聽唐耀祖大聲說:“別靠太近,容易受驚,遠著點兒看!有的狍子已經(jīng)嚇得夠嗆,你們就別往上湊了。” 大家只好遠遠看著,大奎媽問:“不讓俺們摸,那快講講咋獵的?!?/br> 大奎爸說:“誒呀,一個個可傻了。大伙都先藏好,沈知青在地上放了個小炮仗,‘啪’一響,一下圍上來好幾只,這不就先抓住一批。怕他們受驚跑掉,我們都沒敢弄出大動靜。后來沈知青喊了一聲,倆狍子站住,還回頭找是誰喊的,又給抓住了。我們就這么一波一波的……” 唐耀祖打斷他:“那叫循序漸進?!?/br> “對,循進漸序滴,就抓了這么老些。林子里還有呢,咱們放下這些還去。” 這一番話,可把大家樂壞了,簇擁著這些祖宗,把它們一頭一頭放進豬場。狍狍們有點兒忐忑,和豬豬們隔著柵欄兩兩相望,互相都有點嫌棄。 大隊長不讓這邊多留人,因為狍子雖然好奇心重,但是膽子小容易受驚,于是撤掉大部分人,留下幾個穩(wěn)妥的給狍狍們稱重登記。 大奎媽,芳嬸,趙嬸,招娣媽,婦女主任都留下了,唐昭也被大隊長點名——她負責填資料。 狍子們到了新環(huán)境有點兒不適應(yīng),好在它們中間吃貨比較多,觀察一會兒就去啃食槽里的草,還有幾個偏愛豆腐渣。大家先挑眼神不再驚懼的,牽過來上稱記錄。 唐昭坐在小桌前,翻開記錄本,大奎媽領(lǐng)來一只還沒長成的狍子,它站到秤上歪著頭看,好像能看懂自己多重似的。 大奎媽報數(shù)字,“這只重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