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
前方不遠的地方,讓保安們幫忙看顧一下。他們這里即使是冬季,實際上也有很多鳥雀活動,就是吃的東西比較少,對于鳥雀來說都是半空著肚子熬過去的。因為這個小區(qū)的原因,鳥兒們失去了相當(dāng)大的一片棲息地,冬季可以覓食的地方少了很多,這個喂食器,就當(dāng)他的一點心意吧。第二趟的櫻桃蘿卜吃完之后,又要開始繼續(xù)輪作了。小椎負責(zé)催芽,把露白了的種子用夾子夾起來,一顆一個格子的種好,然后南歌在旁邊幫著在泥面上畫格子開xue,再把種好的蘿卜盆疊到架子上。蘿卜不合適移栽,主根系一旦斷了,小蘿卜就危險了,所以需要直接點在淺盆里,為了保證發(fā)芽整齊,小椎會先用紙巾撒種催芽,確定能活的再放泥里去,節(jié)約時間。而蘿卜苗的初期育苗并不需要太多陽光,就都放在了架子上,輪流更替,便于空出位置給二貨撒歡的。一開始小椎是不舍得讓南歌跟著他種菜的,在小椎心里,南歌只要高高興興的管吃就行了。但是每次他在折騰這些,南歌只要在家,就會跟著一起來。一開始的確是什么都不懂,只能打打邊手,偶爾也有幫倒忙的時候,不過時間長了,自然也就知道基礎(chǔ)程序到底該如何,和小椎配合起來幾乎不需要多少語言的溝通。慢慢的小椎覺得這樣似乎也很不錯,他種出來,然后南歌在旁邊幫幫忙,俗話說那個什么唱什么隨,而且南歌也非常喜歡收獲,不論是拔菜摘瓜還是找豆子都是一把好手,小椎樂得欣賞南歌找豆子時候?qū)W⒌膫?cè)影。虎皮鸚鵡們被喂飽了,也就對那些出現(xiàn)在它們面前的蘿卜種子不那么眼饞,自由自在的合著二貨撲騰玩耍。最近天氣太糟糕,它們出來放風(fēng)的時間少了很多,今天在周末,天氣也不錯太陽曬得暖和,它們才有了這么小半天的機會,要抓緊機會好好玩?zhèn)€痛快才行。新播下去的菜苗們都長勢良好,雞毛菜菊花菜這些不提,幾種生菜也一天比一天大了,眼看準(zhǔn)備可以開吃。小椎當(dāng)初選的三個生菜品種長出來都很漂亮,完全可以當(dāng)花看,自然都被擺在了南歌的露臺上。小椎看著葉邊似乎有點泛黃,趕緊給他們每盆撒了一把草木灰,加了一些液體肥,想必過兩天就能緩回來了。順道給雞毛菜什么的也都加了一些,甜豌豆還有荷蘭豆都是長勢蓬勃的時候,甜豌豆最近又開了不少花,眼看就要能吃第二頓豆莢了,生化肥更不能少。露臺種菜這個消耗大,但是泥土少,保水保肥方面比較弱,施肥也只好遵循薄肥多施的原則一點點來。草莓也已經(jīng)吃了不少,雖然產(chǎn)量依然不算很多,隔兩天也只能摘幾個,不過因為溫度合適,所以新的花枝不斷分發(fā)出來,這么一邊長一邊摘的情況下,肥耗也很大。后續(xù)的果子都不如第一波的個頭那么大沒錯,不過小椎控水控的好,味道和口感來說倒也不差。作者有話要說: 被說全是菜味……我這就給你們……聞聞rou性子的味道吧……六號請假沒得更哦……☆、冬十一中午是坐著南歌的車過去的,鴨粉店所在的位置并不算繁華,停車的位置不少,二貨也就跟著一起出發(fā)了。鴨rou粉的味道一如既往,遠在十幾米開外就已經(jīng)聞到了陣陣暖香,讓二貨一個勁的往前拉著繩子,直接蹦成了一條直線。老板娘對小椎這個老熟客歡迎非常,還熱心的給二貨拿了一個一次性的寬口碗,小椎往里面放了一小筷子的面和兩根生菜兩顆骨多rou少的鴨rou,權(quán)當(dāng)給它嘗嘗新鮮,剩下的,自然只能讓它在腳邊折騰了。吃完粉開車過一條街就是另一種香味,老周家的豆腐角也還有幾斤,今天他們運氣不錯,小椎直接全給拿回來了,順道也帶了半斤的牛rou丸子和一罐子店里特制的筒骨湯。罐子是小椎自己自備的,他一直覺得用袋子裝回去固然方便,但是熱湯下袋子總帶有一股子塑膠味道,既然是坐車過去了,那么多帶個罐子也沒啥。老周家正名叫周記rou丸,不過雖然招牌是牛rou丸子店,實際上他家的豆腐角才是獨有一份,從原料磨漿到油炸,都是他家一手經(jīng)辦的,每天做多少賣多少,基本沒得剩,賣了二三十年之后他家的木招牌都已經(jīng)褪色看不出名字了,店面卻依然是客似云來,這老板也摳得很,幾十年了愣是沒給換新的招牌,甚至舊的都因為某此臺風(fēng)來襲被刮掉下來了也沒有補一個,典型的無牌經(jīng)營,此后本地論壇的壇友們都敬稱這家店的老板為老周。周家豆腐角最大的特點就是嫩,而且豆皮也極有韌勁。一般外面賣的豆腐角為了圖省事,多數(shù)用普通豆腐制作,形狀完整豆皮韌性足夠,可是內(nèi)地里卻干得很,少數(shù)幾家肯費勁用水豆腐做,不是形狀不那么整齊,就是內(nèi)地里會帶上馬蜂窩,完全沒有豆腐本身的水嫩。周家豆腐一開始就自己做,模子比別人的小,不過做出來就成形了,也不用再來一次切割。而且調(diào)的嫩,比菜市場賣的水豆腐還要嫩幾分,和豆花差不多一個級別,可以直接吸著吃。出模后直接放油鍋用低溫油慢慢的炸,做這個絕對不能貪圖省事,用沸油,不然豆腐的內(nèi)里可就完了,一片一片的窩窩豆渣。炸好的豆腐角表層是橘黃或者泥黃色很有韌勁。再放涼,落了表層的油,加到筒骨湯里依然是八.九十度的水溫,慢慢的泡著溫入味。一系列的過程之中都不能溫度過高,一旦高了那就會讓豆腐發(fā)生反應(yīng),口感下降,典型的慢工出細活。咬開外面那薄薄一層在低溫油里泡出來韌皮,里面的豆腐稍微一吸,就能被吸到嘴里,帶著水豆腐獨有的滑嫩還有筒骨湯料的鮮味,再沾一點周家自制的香菜辣芝麻醬,小椎可以一天三頓都吃不膩味。就是這種豆腐也不便宜,一塊錢四顆,每顆大概就一口的份量,而且因為足夠嫩,水豆腐的吸收也很快,一碗沒個二十來塊,真心不夠填牙縫的。好在這次還有幾斤,小椎樂呵呵的全包了,現(xiàn)在天氣冷,買回去放冰箱冷藏一下,還能等到明天再吃一頓。牛rou丸子也不錯,他家的牛rou丸子是五香味的,里面還放了姜末和胡椒粒,煮湯什么的放一些味道一下子就上去了,打火鍋的好選擇。不過菜市場里也有一家品質(zhì)類似的銷售,是原味的,還有rou條什么,不少rou丸店都在那拿了,所以并不算特別突出。周一上班沒多久,巧姐就來到他們辦公室里神秘兮兮的分享八卦來了。其實這也不能怪巧姐,大部分情況下巧姐收到消息的時候都已經(jīng)不算早,她想八卦一下吧,自然只有找比她還要消息不靈通的某些人。這公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