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
人,不過好像很喜歡他家的櫻桃蘿卜。因為目前這邊種出來能夠生吃的也就這一種,所以小椎能夠提供的也只有這個,等開了夏天的時候,東西就多了。要是把那幾盆草莓帶兩盆過來就好了,小椎這時候有點可惜。草莓是陽臺上最合適冬天種的果子,植株矮占地少,結果期長,花也挺不錯挺耐看的。尤其是現在外面賣的那些草莓,基本不是這個超標就是那個超標,吃起來口感也不好,價格還那么貴,居然要十二塊一斤!當然自己種的最好。他那時候用一個漏水的臉盆加幾個塑料瓶子種了十來棵,果子是結的真好,均稱rou實甜度高,稍微熟一點的必須套上紗網袋子還有一次性杯,不然兩個鸚鵡加周邊的一些鳥雀就能給糟蹋了。那是他在貼吧里分享得品種,僅此一次,淘寶上都找不到這個品種了,但是搬過來的時候看著房東阿姨也超喜歡的,而且那個臉盆和固定在鐵架上的塑料瓶子吧,不太好搬運,他就給留在那了。晚上小椎登上電腦開始在貼吧翻查舊帖子,想看看還有沒有這個品種的草莓分享,哪怕花點錢買一批也可以。雖然果子的個頭小,不過花期足夠長花枝也多,花大果多,觀賞性不錯,果子也很甜,是個好品種,最主要的是,很適應他們這種南方氣候。要知道草莓的大多數品種并不適應南方這種冬季的濕冷,各種爛根還有霉菌病頻發(fā)也是導致南方草莓用藥特別多的主要原因。以前小椎種過最適應南方氣候的草莓品種是法蘭地,但是那品種是歐美的,果子大,果型不是很均勻,果rou偏酸,不論怎么改變施肥方式,或者留在枝頭上面等待熟透了再摘還是帶酸,一個時間沒預好掛久了還會空心,合適做草莓醬。后來種到這一種,才真的是合適南方種植的草莓,十五顆活了十二顆,極少生病,植株矮壯花葉蓬勃,果子不是很大,口感很細膩,草莓香濃郁,甜度高,果型是很標準的心形,真的讓人一次吃一斤都不會膩。但是這么好的品種現在就找不到了,估計還是因為果子小,產量不高,所以難以推廣吧。貼吧近期已經看不到了那個發(fā)帖的分享者,順著記憶搜索過去,帖子也已經被刪除了,連發(fā)帖者都聯系不上。這種情況也是挺常見的,網絡上總是人來人往,去去停停,能堅守一處的不多。搬來了一個多近兩個月,小椎手頭新播的菊花菜已經收獲了一波了,第二波也在興興向榮努力生長。其中櫻桃蘿卜自然是種得最多的,一共七盤,長的快也漂亮,米黃色的盆,黃褐色的泥土,鮮紅的小蘿卜,翠綠的葉桿子,看著心情都會好起來。只要天氣合適差不多一個多月就能開吃,他還專門留有一個育苗托用來催發(fā)蘿卜種子,盡可能的減少了長條盆的空余時間。然后是雞毛菜,生菜,油麥菜,韭菜等。反正自己種的不心疼種子,他一撒一大片的,看著太密了就拔一些比較大的打湯下面甚至幾種菜一起雜著爆炒,從苗吃到大,基本沒有機會讓菜葉子變老過,那個鮮嫩實在是過癮啊。豌豆依然在奮發(fā)向上,爬滿了這一面墻壁之后也不知道侵占了多少隔壁家的領域,反正門把上三五不時掛回來的豆子那是越來越多,連小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過這一個多月里,吃的最多的還是綠豆芽和豌豆苗,這兩種長的快,在南方,即使是冬天,室溫也經常有十度以上,基本綠豆芽五六天就能吃一波了。豌豆苗就慢一些,七八天,如果特別冷,可能十天左右摘一把,但是對比其他菜來說也算快得很。而本來這個品種的豌豆就是連苗帶豆都能吃的,反正只有主藤結豆多,等到高過頭頂小椎也不再掐花了,旁邊側生的那些嫩芽自然都任他長大,給自己打了牙祭。綠豆芽這種短期作物必須自己搞定,自己發(fā)的比市場上買的嫩得多,也短一些,就五六厘米長,不過脆甜脆甜的,清炒嘎嘣脆,煮湯一個不小心時間長了,就給軟的牙齒都不用咬就能給吞了,沒有渣,一點都不塞牙。小椎用的是兩個壞了沒法子再燒水的電熱壺,綠豆泡一晚上放進去,水倒干,然后每天放點水搖均勻,再通過倒水口倒干也就完事了,簡單也方便。網上那什么埋沙子菜籃子蓋布噴灑的在他看來都太麻煩,反正只要能吃好,折騰那么多做啥。固定種沙子里的就一個好處,豆芽長的直一些罷了,清洗的時候還都是超麻煩的,反正吃到嘴里都一樣。只要濕度保持好,基本等豆芽長到五六厘米之后,豆殼就脫得差不多了。小椎最喜歡這個時候的豆芽,側根還沒發(fā),腋芽也不大,吃著最軟嫩。也有人喜歡再等兩天,豆桿會更長,吃起來脆口,但是側根就發(fā)了,拔著麻煩。水里沖幾下,把浮在上面和沉底的豆殼都撈掉滴干水,直接就旺火開炒,基本都不會太出水,豆香濃郁,和菜市場那些明明是炒菜結果變煮湯的豆芽簡直天壤之別啊。好吃還只是一個原因,菜市場普通賣的豆芽都長的像面條一樣,在菜市場不蓋布一樣擺半天都沒看到變綠,這種豆芽能吃???尿素化肥都是基礎的,其他還有什么就難說了,反正小椎以前只在學校的食堂吃到過,自己能夠獨立之后,是絕對不會買的!不過發(fā)豆芽最忌不干凈,因為潮濕避光的環(huán)境里,也是霉菌什么的天堂,所以豆子浸泡之前必須溫水先洗干凈,一應接觸到的電熱壺,雙手,水等都必須是沒有無油潔凈的。發(fā)豆芽其間每天起碼過水一次,如果溫度實在非常高,兩三次也行,不然很容易出現黑根。不過一天沖個水也不用兩分鐘,泡豆子什么的工序簡單得很,看到壺里能夠倒出白胖鮮嫩的豆芽,絕對是值得的!作者有話要說: 捉蟲☆、冬三卷一個人吃飯,也沒那么多鍋碗瓢盆的講究,小椎弄了個大碟子,一樣菜放一塊地方,湊成了一碟拼盆菜。炒豆芽,韭菜煎蛋,再切了兩條臘腸和著中午剩下的做成了炒飯,全都做完,就端著盤子坐露臺上開吃了。韭菜倒是新種的韭菜根,這東西好養(yǎng),和草差不多,用種子的話時間太長,淘寶一搜,二十多塊買了兩百根野生韭菜根,然后回來找個長條盆種下去,上水施肥,半個月,就能開吃了。時不時割他一把嫩的炒雞蛋拌面條,也是頂好的下飯菜。不過韭菜本身也不貴,二十多塊夠買十斤了,主要吃的還是個口感。市場上的韭菜多數太老,種菜的總是想著等長大些了再賣重稱,這一大,可不就老了么。也有的為了產量,種的是大葉韭菜,香味不足啊,纖維還多,不如他這個小葉紫根的野品種香。最可怕是曾經聽說過有人為了毒死根蛆,這種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