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
紅做這事兒,也只是想告誡朕,并沒有想讓事情鬧大。想想最近也是朕先跟太后娘娘叛逆,明明是先答應了太后,卻轉頭就被熠皇叔說動改主意。嘆口氣,朕讓王喜福磨墨。朕覺得先前吃的牛油湯鍋和土法冰淇淋都不香了。不過認抄歸抄,認罰歸罰,朕并沒有改主意的意思,陸衡就是不能做修渠的主事。按照太后娘娘從不和自家兒子翻舊賬的習慣,這被罰完也就結束,后續(xù)再給太后娘娘講講理由,這事兒應該也就過去了。全篇兩千多字,要是恭恭敬敬地用毛筆抄一遍,得花不少時間,想著朕還要做阮先生的功課,手下動作飛快。朕這頭抄著,王喜福捧著個托盤進來,仿佛是被人掐住脖子,臉色非常難看。朕抬頭看看他,王喜福猶猶豫豫,眼神躲閃。朕沒好氣的跟他說:“要是不想說,就滾出去。”沒看見朕還在愁功課和被罰抄的事情嗎?王喜福面露難色,把手里的托盤放在朕的書桌旁邊,從里頭拿出來一本奏折??匆娺@個奏折,朕就眼皮一跳,想到點不好的事情。“文淵閣讓人送來的,說皇上漏了一本折子沒批?!?/br>朕和王喜福都知道這本折子是怎么回事兒,就算不打開,都知道里頭寫的什么,要是再讓朕看幾遍,曹選明寫的奏折朕都快背下來了!朕翻開看看,上頭的確是吏部侍郎曹選明狀告大理寺少卿袁浩川的案子。朝臣吵架,啊不,彈劾,朝臣之間互相彈劾的事情,必然是要驚動各方。朝臣們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要是證據(jù)不夠確鑿,事后翻轉必然遭人嫉恨。而朕現(xiàn)在手里的奏折,吏部侍郎三品告大理寺少卿四品,基本可以算是季度大事件,如果趕上好時候,這種等級的彈劾一年都不見得會發(fā)生一次。袁浩川是四品官,還不夠格進殿參與朝會,但是曹選明朕見過,是個看著就刻薄,一板一眼的人,特別不會做人,明明資歷很不錯,但就是升官兒升不上去。哦,他自己就是吏部管理官員升遷的,可能是他不會討好熠皇叔吧。想到這里,朕忽然覺得曹選明刻薄的臉變得順眼不少,不是熠皇叔一黨,也不像能和后宮攀上關系的太后黨,今天耳房里頭偷聽的結果,曹選明也不怎么出聲,和輔政大臣也不像對路子。朕瞳孔微縮,難不成曹選明就是現(xiàn)在大齊官場里頭,難得一見的中立派?!想到這里,朕讓王喜福把折子放下,繼續(xù)專心抄,只是雖然記著要好好抄,可惦記著別的事情,后半篇兒寫的就有些龍飛鳳舞,心不在焉。朕不知道這是不是熠皇叔對朕的測試,不過曹選明這人,朕算是記下了。袁浩川之子袁載道,當街調戲孤女,強搶進府,迫使該女子懸梁自盡,袁浩川仗著職務之便,庇護兒子開脫罪責,罔顧律法。這些事兒要是真的,袁浩川這個大理寺少卿也算是做到了頭,估計刑部也得受點牽連。用現(xiàn)代點兒的話來說,大理寺是個和刑部并行的司法機構,只不過大理寺負責審理,刑部既審理案子,又要復查大理寺送審的案子,兩者互相沒有上下級關系,卻有互相監(jiān)督的職責。現(xiàn)在袁浩川能直接把發(fā)生在京城的人命案子大事化小,刑部里肯定也有人知道,不過曹選明的奏折里只字不提刑部,還真是有趣。一封奏折,具體的人物關系朕看不出,琢磨著明天曹選明肯定要在勤政殿再奏,朕中規(guī)中矩的批了八個字,‘已閱,發(fā)交刑部審理’。奏折上的朱批字跡算不上稚嫩,經(jīng)過阮先生的教導,朕這一手字還是可圈可點的,批在曹選明的字旁邊,氣勢也不曾弱下幾分。看著朕的幾個字,有點滿意的點頭,說句冷清冷心的話,其實不管案子最終審理出來結果如何,都和皇帝本人關系不大。和朕關系比較大的,是朕把批閱過的奏折交給熠皇叔,熠皇叔會如何看待朕批閱的內容,還有熠皇叔為什么會把這封奏折交給朕來批閱。*不管朕是怎么想拒絕,第二天一大早,朕還是不情不愿的起來上朝去了。來到勤政殿門口,朕就想往旁邊的耳房躲,但是大約太后娘娘早就料到朕不想來,直接派了陳敬紅守在門口。陳敬紅看見朕過來,笑盈盈的給朕請安,順便問道:“看著陛下今天精神多了,快些進去吧,太后娘娘和眾位大臣們都等著陛下呢?!?/br>朕沒有說話,只是哼了一下表達不滿,繼續(xù)抬腳進了勤政殿大門。王喜??粗@事兒發(fā)生,趕忙喊道:“皇上駕到!”朕在龍椅上坐定,身后有太后娘娘在,下頭有熠皇叔盯著,想到昨天批復的折子熠皇叔并沒有給朕任何回復,就有點坐立不安。交到文淵閣的折子沒有激起任何水花,昨天晚上熠皇叔按照慣例給朕封的‘二十日’奏折里頭,也沒有再‘放錯’,都是很普通的請安折子。昨天的事情接二連三,加上熠皇叔這不明所以的cao作,搞得朕一宿沒睡好,連夜把請安折子批完,此時坐下還有點微微犯困。不過王喜福不愧是揣測圣意第一小能手,站在龍椅旁旁邊,發(fā)出尖細的嗓音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br>這一嗓子,把朕嚇得瞌睡去了七分。下頭跪拜的臣子不像往常一樣安靜如X,曹選明這人站了出來。恭恭敬敬地給朕行禮:“回稟陛下,臣有本奏?!?/br>朕看看熠皇叔,又看看曹選明,這事兒還真要在朝堂上讓朕斷案啊,心里頭有點不滿,卻也不想駁了曹選明,于是開口道:“準奏?!?/br>隨即曹選明將手中的笏板打的草稿念了出來:“微臣狀告大理寺卿袒護下屬,勾結刑部侍郎包庇兇手……”朝臣們一部分人聽見曹選明的話,卻是把目光看向十三王爺,畢竟誰都知道,小皇帝早朝上不處理政務,現(xiàn)在這個曹選明開口,是不是十三王爺授意的?另一部分是心知肚明曹選明會鬧這么一出,看向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的目光都帶了點同情。想也知道在皇帝面前這么一告,雙方都是不死不休。聽著曹選明從袁浩川兒子袁載道強搶民女開始說起,順便牽連上大理寺和刑部,幾乎是地圖炮了整個大齊的司法體系。大理寺和刑部聽完曹選明的話,當然也不甘示弱的要駁回去,聽著雙方各執(zhí)一詞,朕有點煩躁。為什么這種事情要放到早朝上來升堂!平時這種事情不都是熠皇叔來處理,為什么忽然要cue朕!而且昨天朕不都是給了批示,把這個案子交刑部復核。今天曹選明來早朝上奏,是沒收到朕昨天的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