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1
壓滅她的小心思,小時候已經被他媽王梅那個‘長子長孫’坑的夠嗆,后來長大想明白,更是有些對這四個字PTSD了,爺爺奶奶愿意給他留一份兒,他都是要感激的,又怎么能去爭搶呢。 尤其現(xiàn)在,爺爺奶奶住磚廠,說白了其實是小姑在給他們養(yǎng)老,爺奶的養(yǎng)老都不由他爹這個長子管,他爹這么些年,在孝順老人的心里上情感上可能不差多少,行動上可比不了二叔,大姑和小姑。 他哪里好意思說什么長子長孫呀! 魏婷丈夫則是心里激動,要知道魏婷可是出嫁女兒的出嫁女兒,是外孫女,雖然很多人嘴巴上喊著男女平等,喊著兒子女兒都一樣,實際還是要分了里外的。 但是人家魏婷這外公外婆,聽這言語,不僅給出嫁的女兒會留一份兒,連孫女,外孫女都會留。 原本王利利還以為這錢都是魏婷小姨的了,和魏婷處對象后,王利利就聽她說過不少這小姨的事情,甚至魏婷說如果她小姨覺得自己不行,那她是不嫁的。 要知道魏婷都沒說過要是她爸媽覺得自己不行,她就不嫁??梢娫谖烘眯睦?,她這小姨多有權威。 王利利是隔壁市考到寧安的,寧安是省會,發(fā)展自然更好,能留在寧安,他這才沒回老家,理所當然的,以前也沒怎么聽過魏婷小姨這個人。 還是高考結束以后,看報紙,知道省里全省第一是個挺漂亮的女生。 只看魏婷小姨外表,不了解的話,真覺得和電影明星似的,又溫柔又和善。 當初王利利第一次在魏婷外婆家見著,對方說話溫聲細語的,還總講些他們首都大學的事情。 那可是首都大學的事情啊,王利利聽的興致盎然,還會發(fā)表一些意見。 等吃完飯和魏婷離開,魏婷卻說,小姨估計是在考他。 小姨說的那些事情,都是很客觀的描述,但是會引導著王利利去發(fā)表一些自己的觀點。 王利利細想,還真是這樣。 別看這只是幾句話,幾件小事,但是卻能看出許多事情。 到后來,他和魏婷準備結婚,當時魏婷小姨從首都大學畢業(yè),開了自己的磚廠。生意很好,很掙錢。 一般小夫妻結婚,家里長輩都會勸誡晚輩要包容,要忍耐,就像他父母,都會說魏婷家境好,家里人也都有本事,如果心氣高脾氣急,這都是很正常的,讓他千萬不要抱怨。 魏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親母親,舅媽,這些人也和魏婷說了差不多的話。 只有魏婷小姨,她直接同魏婷說,如果婚姻生活里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那就要明確的說出來,千萬別憋著,看對方是否能改正。萬一實在過的牽強不開心,離婚也是沒有問題的。 很少有人會在人結婚前就勸著要是婚姻不幸福,那就離婚。 不過王利利也懂魏婷小姨的心思,她這就是在給魏婷撐腰,讓魏婷先覺得就是離婚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等如果真的覺得日子過得苦,她根本不會像許多人那樣,寧可一日一日的受著煎熬,也不敢提離婚。 王利利是有些害怕她的。 在王利利心里,魏婷小姨真的是厲害人,不僅生活里厲害,工作上也厲害的很。 像這回,魏婷外公的瓷器能賣出那么高的價格,就有她小姨的一份兒功勞。當時家里說起時,魏婷還說不知小姨掙了這么大一筆錢,會不會給她發(fā)紅包。 在魏婷的潛意識里,這瓷器廠是她小姨開的,雖然瓷器是她外公做的,那這就和磚廠燒磚的師傅是一個道理,我雇你來做,至于你做好的東西能掙多少錢,這就和你沒有關系了。 哪怕這個燒瓷器的老師傅是魏婷外公,可廠子是她小姨的啊。 不說魏婷小姨本就是魏婷外公外婆的老來女,又從小爭氣,處處比人強,只說這瓷器廠子本就是人家的,這掙多少錢,也都是人家的了。 要是魏婷小姨不許,不樂意,魏婷外公外婆還真很難把這已經入到人家銀行賬戶里的錢給要回來了。 就是能要,對著老來女,也未必舍得去要。 誰想魏婷小姨這么大方,一點兒也沒想過要把那么多錢據(jù)為己有。 王利利都有些相信從稅務局流出來的傳言了,像魏婷小姨那磚廠玻璃廠,都是要交稅的,你掙了多少錢,稅務局的工作人員都是清楚的。 有那嘴巴大的,說魏婷小姨廠子開了一年半,掙了有十幾萬,以前王利利還覺得不至于。 這磚頭一塊才幾厘錢,還雇著那么多工人,每年工廠的地也得付租金,雖然肯定賺錢了,但絕對沒有這么多。 不過現(xiàn)在看也未必,這幾十萬人家都能舍得,可見是真不覺得這是什么大錢,也看重親情。 大年初一,喬嬌嬌和荀寧去了首都,喬嬌嬌來首都,除了過年,也是要投資買地皮。 爸爸賣瓷器的錢,喬嬌嬌明確說了她不會要,這就是爸媽的錢,爸媽手里也有積蓄,覺得這么多錢拿得心里提心吊膽的,現(xiàn)在要分給兒女們吧,又怕他們拿著錢指不定干啥。 現(xiàn)在亂,尤其魏江向黨他們,正是年少輕狂,給他們三萬五萬,不學個好,學那吃喝嫖賭,這可怎么辦。 喬章呂靜最后決定,這錢就在銀行放著,存著,等他們將來老了,也能給兒女們留下些東西。 喬嬌嬌是最反對錢放銀行的,她干脆給喬章呂靜寫了借條,這錢就當她借的,到時候本金利息一起還。 喬章呂靜現(xiàn)在非常信任喬嬌嬌,尤其呂靜,以前覺得喬嬌嬌可能是仙女兒托生,現(xiàn)在覺得她更像是財神爺托生的,借錢給她半點兒沒猶豫。 寧安的磚廠現(xiàn)在發(fā)展的很好,玻璃廠也不錯,有了資金,喬嬌嬌想在寧安和首都都批一塊地,蓋個商場。 并不是超市那種商場,而是家裝市場。 現(xiàn)在瓷器廠名氣也大了,喬嬌嬌也開始考慮讓磚廠轉型,做瓷磚了。 不過這并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好的,先買地,再蓋房,慢慢來吧。 喬嬌嬌在首都呆了七八天,跑了不少地方,打算過些日子再來一趟。 地皮不是想買想租就能買到租到的,還好的是她手里流動資金多,寧安還有廠子,寧安買地,可以拿廠子抵押貸款。 首都的就有些麻煩了,有錢有規(guī)劃,還得有人脈。 現(xiàn)如今磚廠玻璃廠已經進入正軌,也不用喬嬌嬌怎么cao心費心,今年她一直都是兩頭跑,到了八三年年底,租地的事情可算是有了眉目。 今年喬嬌嬌干脆在荀寧家過年,等著年后簽合同,租期最后訂下三十年,再多人家政府就不租了。 眼看著陽歷到了八四年,農歷也到了臘月,喬嬌嬌高興的買了一堆年貨,一半寄回去,一半這邊過年用。 這幾年喬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