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
梅姓了王,名字也改了,叫王紅衛(wèi)。 41、第 41 章 41、第 41 章 不知道為什么,對于王紅衛(wèi)這個名字,喬嬌嬌總有種奇怪的熟悉感,但想想現(xiàn)在改名字叫紅衛(wèi)的人多了去了,也就沒有多在意。 六九年要說有什么值得高興的事情,在建國二十周年的聯(lián)歡晚會上,喬嬌嬌他們兒童藝術(shù)團以延安保育院為原型,表演了紅小鬼的故事。 喬嬌嬌有幸飾演一個戲份可以排進前三的小姑娘,她是哥哥jiejie們身后的跟屁蟲,是可以望風放哨的小機靈鬼兒。 這是一出歌舞劇,為了這出劇,喬嬌嬌他們少兒藝術(shù)團從去年就開始排練了,為的就是能在建國二十周年的慶典上表演。 喬嬌嬌這個角色屬于又要唱又要跳的,當時少兒藝術(shù)團的老師在寫這個劇本的時候已經(jīng)定下來哪些孩子演什么角色,這樣再根據(jù)孩子們的特長發(fā)展劇情。 喬嬌嬌能得到這個角色,也是她平時表現(xiàn)的優(yōu)秀,老師們都看在了眼里。 建國二十周年的晚會,除了表演節(jié)目的,其他被邀請來的都是各行各業(yè)的先進標兵。 喬嬌嬌在上臺的時候還往臺下看了看,她還看到了她爸爸喬章。 臺上演出的喬嬌嬌很專心,雖然他們這個節(jié)目的演員全是小學生,最大的都沒十二歲,但他們能吃苦,光是排練就用了一年多的時候,對于這出戲已經(jīng)是閉著眼睛都能演了。 喬嬌嬌的舞蹈敏捷,聲音清靈,每次到她開口唱,唱完總能得到一片掌聲。 坐在喬章跟前的幾人聽喬章說起喬嬌嬌是他的老閨女,都羨慕的很呢。 在少兒藝術(shù)團表演結(jié)束后,下一個表演的就是青少年藝術(shù)團的了。 喬嬌嬌他們演完下臺,還有青少年藝術(shù)團的老師專門過來也喬嬌嬌說,等喬嬌嬌上初中了,一定記得去他們藝術(shù)團報名。 國慶演出結(jié)束,喬嬌嬌這次上報紙就不是之前那次大合唱,只在一兩個報紙上刊登了,這次寧安市里各大報紙,寧安日報,工人日報這些都刊登了國慶聯(lián)歡會的新聞。 報紙上還著重介紹了喬嬌嬌他們表演的這出歌舞劇,配的照片有整個舞臺的全景,還有喬嬌嬌跟在男主角女主角身后只有他們?nèi)齻€的近照。 喬嬌嬌雖然在戲份上是第三,但她是這場演出里最引人注目的,報紙上夸她的也是最多的,這讓喬嬌嬌一時有些受寵若驚了。 呂靜又一下買了好幾份報紙,還是和之前一樣,把其中一份報紙配的圖剪下來買了相框掛墻上了。 喬嬌嬌他們這出歌舞劇演出后反響很好,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市里的歌舞劇團還邀請他們?nèi)霰硌?,市里的劇場門票是發(fā)給各個單位的,這些單位里只有優(yōu)秀工人才能拿到票來看一場演出呢。 這樣一來,喬嬌嬌每周六下午的時間就固定了,就和上班似的,每周六下午按時去劇場演出。 這是他們寧安自己排的劇,看到的人不算多,看完又都說好看,也就讓越來越多的人想去看一看了。 還有人走后門走到呂靜喬章這里,問他們能不能弄到一些劇場的票。 喬嬌嬌是有領過票,可也只有三張,呂靜喬章領著放假回來的喬向紅去看了,之后就再沒領到什么票了。 喬泰喬民也還是廠子里發(fā)了票才有機會看一看meimei的演出,至于喬向黨魏江他們幾個孩子,只能在家里眼饞。 還是喬嬌嬌用學習成績要求,在他們做喬嬌嬌出的卷子能做到八十分,就領著他們?nèi)ズ笈_。 喬嬌嬌在前邊舞臺上表演,他們可以在后臺蹲著看。 少兒藝術(shù)團的老師很喜歡喬嬌嬌,喬嬌嬌每次也只領著一個小孩來,老師也就由著她了。 可能去后臺看對孩子們來說比在劇場里坐觀眾席看更特殊,更有吸引力,魏江居然破天荒的每天回家放下書包就開始學習,這讓喬泰都有些不適應了。 現(xiàn)在的喬嬌嬌已經(jīng)算是少兒藝術(shù)團一名有些名氣的小演員了,每個月藝術(shù)團發(fā)的補貼都夠她自己養(yǎng)活自己了,這讓喬嬌嬌心里好得意。 時間在慢慢流逝,喬嬌嬌的生活簡單平淡又充實。 開學的時候就每天上學,去少兒藝術(shù)團學習,去寧安劇場演出,一周只能休息半天。 就這休息的半天時間里,喬嬌嬌還要關心幾個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的學習成績,看看他們這星期有沒有好好學。 喬嬌嬌這忙碌勁兒,看得呂靜都感慨小閨女人小小一個,還真是閑不下來,自己的事情一大堆,又cao心這個cao心那個的,比大人都忙了。 喬嬌嬌忙起來,和荀寧接觸的時間也越來越短,不過她也還是抽著空去陪陪荀寧。 荀寧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高二了,現(xiàn)在上高中是看推薦,但市里那么多高中,自然也還是會有好壞之分的。 荀寧初中的成績一直是全校第一,被推薦上的高中自然是市里頂好的一所高中,荀曉曉就不行了,她和朱靈都是上的普通高中。 平時上學的時候,喬嬌嬌幾乎見不到荀寧,也只有放假的時候才能找著他說說話。 也不知道是兩人感情生疏了還是彼此都長大了,喬嬌嬌總覺得荀寧變得越來越沉默了。 現(xiàn)在荀家只有淑華阿姨,荀寧和荀曉曉,荀曉晨當兵去了,以前荀曉晨在的時候吧,荀家的氣氛還不至于很怪。 荀曉晨是個大大咧咧的很熱情的人,對荀寧很照顧,荀曉曉做的不對的地方,也會直接指出來。 現(xiàn)在荀曉晨入伍了,荀寧和荀曉曉依舊和以前一樣,彼此不說一句話。而淑華阿姨呢,也對他們之間的氛圍熟視無睹。 每次喬嬌嬌去老屋,總覺得壓抑的很。 不是喬嬌嬌想的太多,只是淑華阿姨本來就是偏心的人,在荀曉曉和荀曉晨這親生的兄妹當中,都能明顯感覺到淑華阿姨都是偏心荀曉曉的,何況是荀寧這個堂弟呢? 喬嬌嬌有時都會擔心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中,荀寧的心理會不會出什么問題。 要說淑華阿姨故意為難荀寧,那肯定是沒有的,但不為難不代表沒有縱容,沒有冷暴力。 一個孩子一直欺負另一個孩子,大人心知肚明卻沒有管,這就是錯的。 在荀曉晨離開后的荀家里,荀寧是一國的,荀曉曉和淑華阿姨是一國的,這種感情上的孤立才是最讓人痛苦的。 就像向紅,她知道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肯定比跟著爸爸生活要舒適的多,可她還是選擇跟著大哥,因為在她心里,她mama不要她了,她害怕爸爸也不要她。 喬嬌嬌很理解向紅的這種心情,父母是別的所有的家人都無法替代的。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就能讓他們覺得安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