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9
,姜元禎還在糾結(jié)著他和夏小橋不是情侶款的衣服,那邊,崔氏也在糾結(jié)著,她們一時間頭腦發(fā)熱腦洞大開,做出了一大堆各式各樣的樣品出來,好像和夏小橋說的“最好能大規(guī)模量產(chǎn)”的要求不太符合呀。“算了!先挑出一批簡單易做的出來,拿去給小夏看看,合適的話就先送去官辦作坊做出來一批,就放在官辦鋪子里賣著試試看,若是往后銷路好了,再將這些花樣繁復(fù)的拿出去賣個高價!”被夏小橋帶歪了的jian商崔氏默默決定道。十幾天后——“明福,你又來買圍巾手套?。俊睂Yu各種官辦作坊出產(chǎn)的官辦鋪子里,值班掌柜的看到還穿著一身軍服的杜明福急匆匆過來買東西,笑著招呼道,“今天有新出的胭脂紅和梅紅色兩種款式的套裝,特別適合女娃娃穿戴,要不要給你家妹子買一套?”“嗯,來一套胭脂紅的女款小號,再來一套大紅色的女款中號,一套褐色的女款中號。”杜明福不好意思地指了指攤位上的三款圍巾手套。“喲,這是要回去定親?”掌柜的頓時八卦了起來,他是知道杜明福的,杜家原本都快餓得要賣兒賣女了,誰知道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自從夏城主接管他們之后,杜明福去當(dāng)了兵,自家守寡的娘親也因為是軍屬進了官辦作坊,他還有個meimei才七歲,如今正在官學(xué)的女子識字班上學(xué)呢,那邊貧困學(xué)子每天中午還包一頓飯,早上送去,下午杜家娘子下班正好順路將閨女接上一起回家。前陣子新兵營外出征戰(zhàn),杜明福因為運氣好,抓住了一個偽裝難民逃跑的重要犯人,因此得到了一百兩銀子的特殊獎勵,還升了官當(dāng)了小隊長。軍隊凱旋后,杜明福干脆將還在村子里的娘親和妹子接到了城里,花了八十兩銀子買了一個小宅子,一家人可算是過上了好日子,前段時間聽說杜家娘子在給大兒子相看人家,現(xiàn)在看來,是有了合適的對象了?杜明福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笑道:“恰好明年春耕不用出征,長官們說了,趁著這個機會,讓軍營里還沒成親的趕緊回家解決一下個人問題,不然萬一北上的話,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呢。”“對對!是這么個理兒!你們長官真是通情達理,來,三副手套外加圍巾,都單獨包好的,這個紅頭繩是店里新到的,來,送一束給你,回去哄哄小娘子,扎頭發(fā)可美了!”掌柜的笑瞇瞇地塞給杜明福一束紅頭繩。現(xiàn)如今,不僅官辦作坊出產(chǎn)的圍巾手套皮帽子成為整個西南十二城的年度爆款,連作坊衍生產(chǎn)品——各色毛線頭繩頭花,也成為小商販們最喜歡采購的貨物了,一束彩色毛線頭繩,只需要5文錢,比傳統(tǒng)的絹花便宜,卻在手巧的姑娘手中花樣百出,十分受歡迎。原本夏小橋趁著農(nóng)閑時節(jié)開辦這么個臨時作坊,只是想解決一下那些貧困百姓的越冬難題,順便預(yù)防農(nóng)村危房倒塌造成的人員傷亡,結(jié)果,事實證明,他還是太低估了這個時空的老百姓對于購物的熱情,家里有糧有錢,誰家不想讓孩子們穿的好看點?更何況冬天農(nóng)閑的時候,正是各村各鎮(zhèn)辦喜事的高峰期,那些趁著休假回鄉(xiāng)娶媳婦的大兵們,手頭可都是寬裕得很,給新媳婦買起東西來簡直跟不要錢似的,商販們賺錢賺得合不攏嘴,夏小橋也不得不下令再次擴招女工,加快作坊生產(chǎn),原本的貓冬計劃也徹底宣告破產(chǎn)。連續(xù)擴招了三次,臨時軍營已經(jīng)全部塞滿了各地招來的女工,夏小橋不得不決定停止招聘。隨后,西南十二城的城門外,再次張貼起了久違的告示,告示上說明,由于官辦作坊房屋有限,無法招聘更多女工,現(xiàn)在面向全城招募代加工。所謂的“代加工”,就是在家里閑著沒事的女眷們,可以支付一筆押金,領(lǐng)取相應(yīng)數(shù)量的毛線回去,在家里加工各種圍巾手套,然后將加工好的成品拿回來,領(lǐng)取一定的報酬,當(dāng)然了,要是原材料損壞或者成品不合格,押金是要扣掉一部分的。要是這次做完下次不做了,也可以隨時將押金取回來,只需要結(jié)清貨物就行。如此一來,那些在家里走不開的女眷們,也可以趁機賺點零花錢了,按照夏小橋的預(yù)估,一條圍巾3文錢手工費的話,一個女工一天織3條,就有9文錢,可以買得起一斤豬rou了呢。夏小橋記得,前世他們住的那個小區(qū)里,也有很多閑在家里沒事的老人,會去一些熟悉的小廠子里,領(lǐng)一些串珠子糊紙盒之類的手工活回去打發(fā)時間,順便賺點零花錢。通過這件事,倒是給了夏小橋一個啟發(fā),他完全可以在西南十二城建立代加工的辦事處啊,運作得好的話,甚至都不用另外籌建作坊,讓那些老百姓在家里幫忙做一些粗加工的活計,不耽誤農(nóng)活不說,順便也能讓這些老百姓賺點買rou的零花錢。況且說實話,他讓人加工的那些毛線手套圍巾之類的,手工費基本沒賺錢,都給那些女工了,也只賺個原材料的錢,既然如此,不如讓那些留在家里的女眷們也加入進來,這樣他省了蓋作坊的錢,還能帶動大家共同致富不是?托阿芒的福,西南這邊做出來的毛線手套圍巾,已經(jīng)順著商路流傳到了中原甚至北地,物美價廉的保暖物品,瞬間取代傳統(tǒng)的厚重皮毛,成為今年冬季時髦人士的必備時尚單品,大姑娘小媳婦出門,要是沒圍個圍巾,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呢。更別提那些一心討好小娘子的小郎君們,買那些彩色毛線頭繩,一買就是一整套色系的,又便宜又好看,全套下來也不過幾十文錢,夏小橋擴建了三次,生產(chǎn)各種彩色毛線的作坊也是供不應(yīng)求,據(jù)說排隊等著付錢拿貨的已經(jīng)排到了年前,實在是讓人大吃一驚。區(qū)區(qū)一個微不足道的彩色毛線,再一次讓天下人見識到了以往被稱為“蠻荒之地”的西南十二城的巨大變化。與此同時,一些位于中原中間地帶的舊族們,瞬間產(chǎn)生了巨大的危機感。因為,他們地盤上的那些無房無地的“流民”、“賤民”們,開始蠢蠢欲動,想要舉家搬遷到西南去了……第157章冬季大生產(chǎn)3上過歷史課的都知道,在生產(chǎn)效率低下的古代,勞動力永遠是衡量封地是否富庶的重要指標(biāo),因為古代那些封地的主人還有各級郡府的領(lǐng)導(dǎo),發(fā)財致富靠的不是提高生產(chǎn)力,而是從“人口”上面收稅,簡單來說,人口越多,稅收越多,當(dāng)?shù)氐纳蠈与A級就越有錢。現(xiàn)在,因為西南十二城的巨大變化,那些原本勤勤懇懇替他們賣命干活的賤民們,竟然想要逃離他們的地盤跑到西南去,這實在是讓中原地區(qū)的舊族們十分震怒!只可惜,老百姓有腿,他們要跑,就算是軍隊也攔不住,誰家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