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書迷正在閱讀:學(xué)霸同桌是我死敵、Atlas·黃昏書、全世界都知道我們和平分手、鏟屎官快來投喂我、saoxue插入特集(H)、家教、地獄歸來、如何死得重于泰山、雪夜飛行、偏執(zhí)黎爺?shù)男募鈱?/a>
地雷]的小天使:白拉普1個;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Cococco2瓶;彼岸花、茜茜1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第42章賀禮齊銘感激太子相助之恩,也為了弟弟的前程,打算為太子所用,齊鈺已為男妃,皇帝絕不會同意將他放出宮,但是太子就不一樣了,齊銘本是想著等太子登基之后,便求太子放了齊鈺,他可以助弟弟更改身份,重新生活。他知道齊鈺不喜歡宮廷,弟弟既不喜,他無論如何也要把弟弟救出來。至于唐國公降為了侯,齊銘并不在意,他的前程他自己能掙,當初從軍便是為了將爵位名正言順讓給齊鈺,沒想到卻被徐氏之子占去,齊銘自然得收回來,他容不得徐氏的臟手伸到本該屬于弟弟的東西上。徐氏被降為妾,齊銘更不必客氣了,他與齊鈺的生母早逝,生母豐厚的嫁妝都在府里,徐氏這兩年趁著齊銘沒在,偷偷占去不少,美其名曰先夫人沒有女兒,這些好東西放著也是放著,不若給小姐添妝,隨著徐氏被降,齊銘也全數(shù)收了回來,放到齊鈺名下。齊鈺望著齊銘送進來的賬冊咋舌,感慨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小財主。徐氏連累唐國公爵位被降,原唐國公,如今的唐侯很是生氣,對徐氏大打出手,直嚷著要休了徐氏,齊燕與齊錦哭著求他,卻被唐侯一腳踢開。齊燕生母已被降為妾,齊燕也成了庶女,懷王府那頭的婚事徹底保不住了,齊燕名聲已壞,想要再尋個好婆家已不可能,終日以淚洗面。皇帝這幾日也在生徐氏的氣,徐氏的算計顯得他有眼無珠,對皇后也有些遷怒,唐侯那一家子與皇后沾親,畫像正是皇后命內(nèi)侍總管送過來的……皇帝想起了畫像,特意命人將畫像找出來,不巧的是,敬事房庫房里進了老鼠,這畫像與挨得近的一些書冊,都被老鼠糟踐得不成樣子,看不出來原本畫的是什么了。皇帝更覺自己當初是被豬油蒙了心。徐氏設(shè)計弄進來的齊貴人,自從入宮就受了傷,大病小病不斷,如今又來了這一出,皇帝覺得很不吉利,命王德福撤了齊貴人的綠頭牌,往后亦不必再上了。對于齊鈺來說,皇帝這份遷怒才是真正的大喜。喜了沒幾日,他便開始發(fā)愁,臨近年關(guān),宮中也逐漸忙碌了起來,原書中這個年一過,皇帝就要對太子下殺手。起因是皇帝在這一年祭祖時,忽然想起孝仁皇后當年誕下太子時的種種細節(jié),那時皇帝尚未登基,孝仁皇后大腹便便仍在為皇帝勞心勞力,在一次領(lǐng)兵殲滅榮王余黨時動了胎氣,在宮外產(chǎn)下了未足月的太子,幸好太子出生后只是瘦弱了些,身體還算康健。有太醫(yī)和產(chǎn)婆為證,這段事情當時就很清楚了。可是這么多年之后,在皇帝對孝仁皇后的感情蕩然無存時再度被想起,輕而易舉就勾起了皇帝的疑心。當時說太子是早產(chǎn),會不會不是?孝仁皇后宋氏出身草莽,江湖兒女本沒有太多約束,而軍中男子眾多,暗中傾慕孝仁皇后的亦不在少數(shù),皇帝知道的就有一個,是宋氏一個同門師弟,一直追隨宋氏,雖與宋氏一個姓,卻是宋家從小抱養(yǎng),并無血緣。孝仁皇后一直道與這位師弟之間只有姐弟親情,皇帝以前深信不已,甚至感念此人也能來助他奪位,如今越想越不對勁。這位師弟,在孝仁皇后死后便下落不明,由此可見對皇帝的幫助,也只是為了宋氏。皇帝甚至連孝仁皇后對他的情意都開始覺得可疑。不過這些都是猜測,最讓皇帝感到不安的是太子的長相,皇帝很清楚,太子并不像他,若太子與他有一點能夠看得出來的相似,他斷不會如此懷疑。皇帝本就忌憚太子,一時無法忍受,便命人暗中去查明真相。很快便查到當年為孝仁皇后接生的太醫(yī)和產(chǎn)婆都已離世,死無對證,而孝仁皇后留下的老人,對此亦不清楚。皇帝便決定與太子以古法滴血驗親。這應(yīng)是最直接了當?shù)姆ㄗ?,只是皇帝愿意割破手指,要取太子的血還不讓太子起疑卻不容易。皇帝便想出一計,假裝身染重疾,要以親子之血為藥引,皇子們出于孝道必會照辦。舒妃與三皇子彼時已勾結(jié)了內(nèi)侍總管,得知此事,令自己的人在太子送過來的那幾滴血上動了手腳。眾皇子中,唯獨太子的血未能與皇帝融合。皇帝由此認定太子并非親生,此乃巨大的丑聞,皇帝不愿被人說三道四,但一刻也不能容忍太子繼續(xù)活在世上,皇帝決定命人暗殺太子,對外則宣稱太子暴斃。這是太子過得極為兇險的一關(guān),皇帝這些年仍維持皇子時的習(xí)慣,養(yǎng)了不少江湖高手,不便以帝王名義動手時,統(tǒng)統(tǒng)交給他們,書中子修救下了太子,但是身受難以痊愈的重傷,不得不離開太子歸隱。太子從被暗衛(wèi)虜獲的殺手處得知皇帝要殺自己的原因,馬上便想到是有人動了手腳,太子立刻將當時負責(zé)驗血的內(nèi)侍、太醫(yī)都拘了起來,以酷刑撬開了這些人的嘴,將他們帶到乾清宮皇帝面前,要求當著皇帝的面重新驗過。這次驗求的結(jié)果,皇帝的血能夠與太子相融,皇帝震怒,但是考慮了一天一夜之后,竟只是將舒妃軟禁,并未發(fā)作三皇子。太子與皇帝隔閡愈深,只是皇帝之前派人刺殺太子,太子可以當成皇帝是被蒙蔽,但是誤會澄清之后,太子生辰之時,皇帝又派出了第二波殺手。太子終于意識到,皇帝既對孝仁皇后存疑,哪怕滴血驗親的結(jié)果能對上,并不能徹底消除皇帝對太子的疑心,皇帝當初既做出了刺殺太子的決定,被太子發(fā)現(xiàn),是不可能向太子低頭了,他寧可除去隔閡已深的太子,為三皇子開道。至此,太子對皇帝的最后一絲指望都破滅了。齊鈺將這一段劇情背得滾瓜爛熟,翻來覆去研究過了,可是如何向太子提醒,犯了難。這段劇情皆是因為皇帝疑心病重而起,他根本無法制止,也便是說,皇帝必會懷疑太子非親生。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提醒太子提防舒妃,若一開始,滴血驗親就通過,皇帝還會對太子下殺手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原書提到,皇帝的心腹太醫(yī)曾私下告誡過皇帝,滴血認親的結(jié)果未必準確,皇帝卻仍堅持用此法,在第一次發(fā)現(xiàn)他與太子的血無法融合時,就認定太子非親生,而后來血能相融了,卻反而沒能消除對太子的疑心,由此可見,皇帝并不相信滴血認親的結(jié)果,他寧可錯殺,也不能讓可疑的血脈活下去。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