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2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后我把自己攻略了、玻璃襪襪、穿書后我又穿回來了、虐渣劇情引起舒適、硬骨、本座是個反派(原名:弒神刀[重生]、影帝家的碰瓷貓、全世界都愛林先生、穿成炮灰要翻身、你看這個交際圈,它又大又圓
說話的時候,段凌風也會很不高興很不自在,所以他還挺樂意這么惡心段凌風的。哈哈!誰讓他要協(xié)助調(diào)查那個案子呀,哼!趁著段凌風不好在眾人譴責的目光下發(fā)作這個好機會,靡離再接再厲,故意鼓起臉頰,用軟軟的聲音說,“夫君,你陪人家走一走嘛,好不好?”一邊說還一邊搖晃段凌風的手臂。段凌風后背僵直,面色更冷。也因為可怕的臉色,所以沒人注意到他微紅的耳垂。“京都景色百年如一日,有什么好看的。”“哎呀,人家就想在茶館聽一聽說書先生說了什么嘛,人家想聽故事!”段凌風皺眉,“想聽故事我回去給你講便是了,這幾天茶館講的都是皇上的事情,你聽了也不懂。”靡離就是想聽皇上的事情,雖然大家多數(shù)都是圍繞生子,可是偶爾還有一兩句別的,更是有人談到陳季清,他想聽一聽。“哼,不就是生孩子嗎,我有什么不懂的!”靡離吐吐舌頭,一扭身跟個小炮仗一樣溜進了旁邊的茶館。段凌風嘆了一口氣,嘴角卻微微上抿著,半響也踏步走了進去。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便又到了十一月,此時水稻秋收剛結(jié)束,可卻是開始適合馬鈴薯種植的氣候。馬鈴薯在有些地方又叫冬薯,冬薯冬薯,就是冬天種的。陳季清寫信下令讓各州郡做好馬鈴薯種植準備,讓大家按照他寫的流程一步一步cao作,不要錯了。而番薯早就已經(jīng)收成一輪了,十一月秋高氣爽,番薯一根根長得溜圓肥大。雖然這東西對肥料的要求不高,可是大家都很稀罕這東西,抱著很高的期待,種的時候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天天盯著,殷勤施肥。結(jié)果不僅紅薯葉長得好,天天吃不膩,還割了喂豬,著實貢獻很大,而輕輕刨開土一看,沒想到底下的紅薯更是讓人意外!陳季清農(nóng)莊里的紅薯,大的有手掌粗,小的也有二指粗,而且因為隔水好,還放了藥,并沒有長蟲,竟然一共收回來了近千斤紅薯!“這東西好,份量大!”李秋一見到紅薯就露出歡喜的笑容。對她來說好吃不好吃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填飽肚子!紅薯栽種的時候她是知道的,就那么一點點苗苗,居然種出了這么多糧食,真是太意外太驚喜了!而且她聽說這個東西不需要種在水田,連山上都能種,又不吃水,簡單好伺候,這不正是大家最需要的糧食嗎?第337章“是啊,這都是能吃的吧?真大啊,顏色還不一樣哩,哈哈,不知道是什么味道?”陳畝這個摸摸那個摸摸,看著后面不斷挑紅薯入倉的下人,笑意盈盈,一張臉上的皺紋都笑得堆在了一起。陳季清抱著三寶哈哈大笑,“爹,娘,這些紅薯就是我特意盼咐他們給帶回來吃的,今天有點晚了,晚上我們就先做糯米紅薯飯,明天再煲著吃,剩下的曬番薯干,當零嘴吃。正好大寶小寶長牙了,牙癢癢,可以給他們啃一啃,別老啃凳子背?!?/br>“好,就這么辦!”大家樂阿阿的站在門口笑看著下人干活,陳季清要盼咐人去挑紅薯,春梅主動說,“哥,我去吧,要挑什么樣的?”“你去也行,就各種顏色都挑一些吧,這樣做出來也好看,要挑一些大的?!?/br>“好咧!”春梅俏聲答應(yīng)著,拿了個菜籃小跑過去。段夫人笑著搖頭,“春梅這丫頭是勤快,不知道她可會算賬?我meimei新買了幾間鋪面,沈孟又說要去跑商,他們兩個可管不過來?!?/br>沈孟一家搬來冀州之后,在陳季清的照顧之下很快就安頓了下來,找的宅子就跟段府在同一條街巷,一百多米的距離,平時沈夫人也經(jīng)常來串門。沈夫人見春梅的次數(shù)也不少,每見一次對春梅的成見就減少一些,到后來是越來越喜歡春梅了,就是不好開口讓陳季清放人,畢竟當初也是她表示不喜歡春梅的。現(xiàn)在段夫人也算是替meimei沈夫人說話了。陳季清笑嘻嘻的說,“娘,不急,你看春梅都不急呢。”“傻孩子,春梅一個小姐兒,能說她急嗎?”段夫人哭笑不得。陳季清吐吐舌頭,“好啦娘,我知道沈夫人是誠心的了,可是春梅的嫁妝我還沒替她準備好呢,就拜托姨娘多費心,先管理一下店鋪吧,等我趁這段時間找個掌柜帶帶春梅,保準給她一個十全十美樣樣精通的兒媳婦!”“你啊,春梅當初能伺候你,是她的福氣。”段夫人感慨一聲。世上有多少個人能像陳季清一樣好呢?偏偏就讓春梅這丫頭碰上了,也是她有運氣。晚上果然做的是糯米番薯蒸飯,在飯里放一點香油,還有簡單的鹽,蒸出來的飯就非常香,又香又糯,尤其是出鍋的時候糯米粒粒分明,反著瑩潤的光芒,金黃色的淡紫色的紅薯丁分布在白色的糯米飯中,色彩簡直相得益彰,讓人食指大動。明明桌子上的菜很豐盛,可是誰都沒有伸筷子的欲望,只想吃飯,吃飯,吃飯!“再來一碗!”段老爺豪邁吃完一碗,舒爽的摸著肚子。“好香,啊,燙燙燙!”“我也再來一碗,要多一點紅薯的,紅薯真香??!”李秋端著碗回味。“我也要我也要!”段夫人湊過去,一起圍著鍋。“小寶,小寶,要吃!”小寶抱著碗,口水直流。大寶面色平淡的吃著,可是仔細一看,就能從他微微舒展的眉毛看出其實他很喜歡。陳季清看著這副熱鬧的場景失笑不已,側(cè)頭盼咐段凌軒,“少吃點,糯米脹肚。”查到什么秘密了嗎高產(chǎn)水稻普及、紅薯豐收,兩粧事很快在五個州郡響應(yīng),一時間州郡內(nèi)外聞名,百姓極其仰慕這位有大能耐的哥兒。更聽到明年他們也能種上這些高產(chǎn)水稻,一時間又期待又欣喜,手舞足蹈彈冠相慶。這一戰(zhàn),陳季清是徹底出名了!吃過了紅薯,陳季清加緊對土豆種植的監(jiān)督,讓那些領(lǐng)了土豆種子的州郡縣令嚴密看管,一定要種好土豆。而缺水的塢郡,在這一年年底,也在水渠、水車的作用下,終于不那么缺水了!等到滴灌的方法一普及,百姓的生活產(chǎn)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往那些高不可攀的高山現(xiàn)在也可以開墾出來種上糧食,而不用再翻種之前那些貧瘠的土地了!“終于成功了!”茍庭站在高山之上,自上而下俯視這座大山,胸中升起一股蓬勃的力量,以及對于陳季清的無限崇拜。只見從山腳底下,一座座水車不遺余力的向上輸送著汩汩河水,河水通過水槽輸送到每一塊地方,經(jīng)過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