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3
雖算不得什么地位尊貴的家族,可也曾是王城士族貴人,可最后卻因家主不慎得罪了大士族,因而落得家族盡滅的下場,只余游學在外的大少爺楊遠幸免于難。但自此之后,楊遠主仆也終日活在兢兢戰(zhàn)戰(zhàn)被追殺當中。不過就在幾個月前,澧王的人忽然找到他們,表示可以為他們伸冤,需要他們配合。盡管不敢完全相信,但這是他們唯一的機會,不成功便成仁,與其終日躲藏茍且偷生,不如拼命一搏!本來之前還有些疑慮的楊遠,在不斷的看著他們上路的隊伍中增加同病相憐的人,還有被羈押的囚犯面孔赫然就是隸屬那些大士族的爪牙,心中信心日漸倍增。“我們已經(jīng)無路可走,不管澧王成不成,這都是我們唯一的機會。而且澧王如果沒有萬全的把握,肯定也不會搞這么大的陣仗,我相信這次一定可以的……”楊遠向身邊老仆人點頭,目光盯著旁邊一輛馬車心中信心蓬勃。他們隊伍中伸冤的人除像他這種曾經(jīng)的士族,還有不少平民百姓,而這些平民百姓所在地域管轄的官員,也幾乎都是王城幾大士族的爪牙之人。他已經(jīng)在半路打探過了,旁邊馬車上的那些百姓基本都是各鎮(zhèn)的鎮(zhèn)長、村長,手中握著非常多當?shù)毓賳T為非作歹、欺壓百姓的證據(jù),更有本身就是受害者,身上帶著當?shù)匕傩瞻€按了手印的萬民血書!自古百姓確實沒有權利,比不得貴族官員,可民怨若是沸騰起來,帶來的威脅也是股巨大的力量。一直以來士族橫行,底層百姓們心中早就怨念十足,只不過單個之人力量有限,這份怨氣也就不了了之,可若一旦有人組織起來,那造就的后果就是不堪設想。俗話說不破不立,反正都是要跟那些士族撕破臉皮,唐鈺覺得不如再干脆點。而且他們未來的政策方針是‘以民為主’,遲早要打破士族屹立的局面,所以現(xiàn)在根本沒必要緩和,用最快的辦法獲得民心更加重要。總之最壞的局面也就是跟大士族硬碰硬,軍權在手,他們也不怕,以古代的消息傳播速度,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在六國反應過來之前解決內亂。對于這些被召集的百姓,以防眾人到時候畏懼士族臨陣退縮,唐鈺還給下面辦事的人制定了一套鼓(洗)勵(腦)方案,專門派了嘴上功夫強悍的幕僚同行,天天給這些膽小的百姓描述伸冤之后美好的未來。“……總之大家到時候不要害怕,一朝天子一朝臣,澧王曾在市井生活多年,深知百姓苦楚,此次便是下定決心清理官府中那些蛀蟲,大家不用多做什么,只需將自己冤屈全部訴說出來就可?!?/br>“只有你們作證,上面才有正當名義證據(jù)將那些人繩之于法,否則你們隱瞞不報,沒有揪出貪贓枉法的官員,吃虧的是你們自己,一定要好好抓住這次機會!”肩負任務的幕僚們盡心盡力勸說。膽小的百姓們兢兢戰(zhàn)戰(zhàn)點頭,“嗯嗯,俺們知道了,多謝大人指點。”山高大王遠,官員稱霸的日子他們也過夠了。“而且你們記住,此次若表現(xiàn)得好,你們還很有可能被選為‘百姓代表’?!?/br>“百姓代表是啥?”“就是澧王登基之后準備新設的一種職位,沒有官身品級卻勝似官身,專門監(jiān)察當?shù)毓賳T犯錯的,成為‘代表’后,你們每年都有一次到王城入宮覲見大王的機會,到時候會有專門的官差護送,吃住費用全由官府提供,堪比欽差使者……”“啥?俺們以后年年都能來王城溜達,有專門官差免費護送,還能入宮見大王?”原本兢兢戰(zhàn)戰(zhàn)的百姓伸冤代表們瞬間雙眼放光,什么害怕都拋到了腦后,臉上只余激動和興奮。很顯然,淳樸的百姓壓根就沒抓住重點,一心一意只記住“公費旅游見帝王”。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更新一章哈,明天新的一個月開始,我要重新奮起努力了!大家準備繼續(xù)迎接大長章!么么噠☆、第76章:登基和天象登基大典前夕,殷禹表面上一直都沒有什么動作,一切安靜得就像暴風雨來臨前夕。而由于古代消息通訊的滯后,外加殷禹提前準備部署,王城中的士族們也并未得到外面的一群懷揣萬民血書的百姓代表前來王城伸冤的消息。所以消息落后也有落后的好處,這就大大的方便了他們打人個措手不及,王城中不服新君的士族全都蒙在鼓里,坐井觀天。唐鈺每天聽著關于朝臣的消息,只能連連搖頭感嘆這世上作死的人真多,他就搞不明白這些人到底是眼瞎心盲,還是自欺欺人。暴君能夠如此利索的奪位,用腳趾頭想也知道必定事先有準備,且對登基會遇到的困難自有考量對策啊,這些人怎么還會天真的想來場君臣博弈?簡直作死。俗話說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只能死,既然這些人硬是要把臉湊過來,那就別怪他們打得啪啪響了。朝中的事情自有暴君處理,軍隊威懾,唐鈺則滿心撲在登基大典的準備上,能不能一朝取得民心,就看這次大典的效果。而隨機禮包也如他想象那般,確實是系統(tǒng)給他開的后門,會根據(jù)他所面臨的情況,十有□□的機會抽到對他有幫助的東西。“傳令下去,此次登基大典在‘登天臺’舉行,特許萬民觀禮……”唐鈺擺弄著手中從隨機禮包中抽出的東西,心情爽歪歪。登天臺乃秦國歷代君王各種祭祀儀式、祈求天佑等等的活動地方,這些活動的目地本就是制造輿論,所以登天臺修建在城郊,地方廣闊,有足夠容乃王城百姓跑來湊熱鬧的場地。本來按照慣例,登基大典都是在王宮舉行,只允朝臣和將士參與,不過此次他們還有其他目地,自然得換地方,并且登基大典的時間也得更改。如此擅自更改祖制規(guī)矩自然不會得到朝臣的同意,不過唐鈺根本沒有用王城的人,一切事宜主辦的人選皆是從澧城帶過來的,行動人手直接是軍隊的士兵。王城的人得到消息也只能干瞪眼,半點手都插不上,如此被無視心中更加氣極。“不過是個以色侍人的男寵而已,就算是先帝賜婚正統(tǒng)又如何?還真拿著雞毛當令箭了!登基大典如此重要的事情,怎能交給一個入了后宮的男人!”朝臣對殷禹還有些忌憚掂量,可是對唐鈺心態(tài)就不同了,在并不知道唐鈺底細的情況,只當他是個只靠長相獲得暴君喜好維護的男寵而已,哪怕他是秦王賜婚,上了殷王室玉蝶的正統(tǒng),也沒資格被人放在眼里。如今他占著‘王妃’的身為,更有可能馬上還要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