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
隱于世外,之后的世界發(fā)展也沒有它的消息,存在得悄無聲息,消失得也悄無聲息。然而這畢竟是唐無易這一世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想要保住這個世界的靈泉,就要逆轉天地靈氣低徊的趨勢。更改天地大勢,促使天地晉升,世界等級越高,難度越大,更何況,唐無易這些年來一直容顏不改,雖然已編纂了一套功參造化的借口,但也逃不過有心人對他的家族或者門派的探尋。若是讓人摸到不老長春谷,那便是整個谷的災難。唐無易在這里生長了三十多年,看遍了谷中的藏書,那他就替谷中的靈泉,續(xù)上三百年的效力,十倍報償。靈泉的來源是天地靈氣,但和地理位置、陣法布置不無關系。不老長春谷本就是一個巨大的聚靈陣,里頭的天地靈氣的濃度比外頭要高許多,就連修煉,在里頭修煉都比在外頭修煉速度快。這個時代的天地靈氣微薄,想要保住長春谷的靈泉不干,便需要大量的靈氣。靈石、靈泉,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可能還有存在,但是想要將這些東西運往長春谷,還能保之不失,便需要極多的人力物力。唐無易這邊信誓旦旦地同大長老說“一切交給我”,轉眼就苦著一張臉在那哀聲嘆氣了。難不成在這個世界他還得走霸氣側漏八方來朝的路線?會不會太為難他這個小可愛了啊喂!除了聚集天下靈氣所聚之物外,當然還有其他的方法,不過那就有些不人道了。這天地靈氣能為人所用,這個世界的武者的內力,便是一項。玉石乃是上好的載體,讓修煉武功的人將他們的內力輸入特制的玉石之中,再將這些東西送往長春谷,這也是可以的,論及思路,和逍遙派納天下內力為我所用的北冥神功乃是一脈相承。這個世界增長內力的東西就那么幾樣,尋常武者,內力哪個不是勤勤懇懇幾十年修煉來的?讓武者將內力盡數輸出去,與殺人無異。事實上,將武者殺死,內力溢散,倒也是個法子,只不過那樣太血腥,長春谷里也沒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埋人,唐無易才遺憾作罷了這個想法。說起來,唐無易這外甥倒真的和他是一家人,北冥神功只有逍遙派的弟子能修煉,他又不想讓無數武林人士傳功再殺死他們,那樣太過麻煩,讓逍遙派的弟子幫他這個忙,豈不是很好?唐無易知曉了原著之后,倒不是很喜歡無崖子,但是天山童姥和李秋水這兩個人,他還是很欣賞的。有手段,夠狠,若不是少生了個器官,怕是早兩百年就能想著搞大事了!一個靈鷲宮之主,一個西夏太妃,手下能人異士無數,不管她們用了什么方法,制住了人,還能叫對方為己所用,這就是本事!李秋水和無崖子現今還在相親相愛,唐無易不想吃狗糧,想和逍遙子換一換。巫行云那個小姑娘是逍遙子的大徒弟,也算是他的小輩,他作為長輩,也是能指教她的嘛!作為一直隱匿在幕后的長輩,唐無易還沒有好好地和逍遙派的這幾個小輩們見禮過呢!唐無易才不管他之前不與這幾個小輩見面是嫌麻煩,現在有事情需要他們去做了才想著要聯絡感情。逍遙子的武功有長春谷的仙典的助力,那與長春谷的因果,逍遙派就跑不了!或許武功到了高深之處,就愈發(fā)會唯我獨尊,唐無易想到就做,一封詳述前因后果的書信早已送往逍遙子所在之處。拉外甥下水還沒完,這大理段氏作為主角之一所在的家族,自然也是氣運綿長。廢帝段思英是逍遙子的記名弟子,唐無易還沒忘,更何況之后的段譽,也會和逍遙派扯上關系,既然如此,唐無易干脆便想著早些與他們接觸。段譽與段思英皆是段思平這一脈的子嗣,在幾十年后,大理的帝位傳承會回到開國皇帝段思平這一脈的后代手上,在大宋的時候,唐無易也是趙匡胤那一脈后人的座上賓,幫忙奪權這種事,他已經熟悉了,干脆在大理這邊重cao一回舊業(yè),順便演練一下后續(xù)發(fā)展。逍遙派的勢力,他能借用當然是好的,但是這并不是他坦坦蕩蕩用別人勢力的理由。把事情全推給逍遙派,他又不是逍遙派正經的祖師,縱然逍遙子不介意,他也沒想著一直用下去。唐無易透出這個意思,段思英也不會拒絕他這個幫手,于是乎,段氏皇族段智恩府上便多了一位仙風道骨的客卿。段智恩乃是段思英的孫輩,他本人雖不甚得志,但到他的兒子開始,段氏皇族的皇位便會重新回到他們這一脈。無論是歷史上并不存在的段延慶還是段正明、段正淳等人,都是段智恩的曾孫,以他為契機介入段氏一族段思平一脈的勢力,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說起來,北冥神功太過霸道,段氏一族也是皇族,讓他們參與,并不十分保險,天知道他們之后會不會大肆濫用北冥神功而不乖乖地將吸來的內力貢獻出來。這其實也是借用逍遙派勢力同樣需要擔心的問題。別以為這樣的門派里不會出叛逆,未來的丁春秋就是很好的例子。逍遙派,丁春秋,大理段氏,唐無易原本在苦苦思索,將這幾個名詞聯系在一起之后,他卻恍然大悟地笑了。既然是讓人做苦力,那就不必掏心掏肺了,逍遙派那三個正統(tǒng)的師侄,想來也不會掉份子到處處吸人內力,必是要托付其他人的。既然如此,那何不將事情做得滴水不漏一些,從一開始,就讓那些人不得不吸取內力,再老老實實地將內力給放出來呢?第46章秘典不知從何時開始,江湖中便有了一則傳聞:武林神功,少林稱雄;七星功現,群龍俯首。所謂的“七星功”,并不是一門有著“七星”之名的功法,而是七套秘典,以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命名,傳聞乃是一隱世門派的鎮(zhèn)派絕學。聽起來很厲害,但是仔細判斷以后就能看出來這個設定非常不走心,最起碼逍遙子就作出了如下評價:胡扯。哪個門派會給自家的秘籍取這么簡約的名字?時代在發(fā)展,從先秦之后,就不興這么神神叨叨的取名方式了。就像逍遙派的武功,凌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天山折梅手,不管這些名字有多文藝多玄虛,最起碼,看到名字總能知道這是什么功法。七套用星辰命名的功法,難道創(chuàng)派人住星星上?還是說修煉這些武學的人以后能飛上天和星星肩并肩?逍遙子覺得,稍微有點智商的人就不會上自己這個一肚子壞水的表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