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
路貨。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高手,被任我行設計見到后,就深深為其精妙的武道理論所著迷,之精深,如此可知。唐無易只對的理論感興趣,若是說他想要嘗試,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且此功未至化境,便隨時有因前路被阻而武道斷絕的危險來。別看東方不敗現(xiàn)如今還姿態(tài)灑脫、吟嘯之間一副豪邁氣概,那是因為他仍有一股追求武道前路的心氣,江湖上的一個個高手、被他扳倒的任我行,作為他武道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也起了激勵他的作用。等到他真的沒了對手,武道的進展又看不到前路——這也是正常的,此功本是前朝宦官所作,故有陰極生陽之意,然而最后的境界,也不知武功創(chuàng)始人達到了沒有,還是只是創(chuàng)始人對前路的思索試探,都尚未可知——極容易就陷入原著所描述的情狀中去了。看原著的表現(xiàn),東方不敗恐怕是缺少武道交流的對象,極有可能走到岔道上去了。至于為什么說他缺少交流對象,看他這么多年來,只將任我行關押起來,并不取他性命就知道了——東方不敗是否良善、對別人的恩義常懷感恩之心,從原著后來他對童百熊的態(tài)度、行事上,就知道,他絕不是好相與的。而此世嘛,東方不敗至少還有風清揚、唐無易等對手。這也難怪他運轉輕功在昆侖山間疾走狂奔、試探對手深淺的時候,會按捺不住地欣喜引吭而歌了。第11章離去“唐師叔,山下道宮傳了消息上來,說是什么宣府總兵兼鎮(zhèn)國公要來拜會您?!?/br>“不必讓他來見我了,讓希明去接待便是了?!?/br>門外的小道童嘟噥著什么“紈绔子弟”、什么“紆尊降貴”之類的,唐無易卻半點不放在心上。說實話,他并不覺得這個小道童有什么說錯的地方——當然,讓其他人聽見,定是要訓斥這個小道童口無遮攔了。宣府乃是兵事重鎮(zhèn),總兵官已是位高權重,但是江湖人士看來,可能還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地方,但是加上一個“鎮(zhèn)國公”,那么這位“紈绔子弟”到底是誰,就很顯而易見了。果然不愧是大明十六帝里出名會玩的正德帝,朱厚照現(xiàn)在還是太子呢,就敢玩“我封我自己”這一出。對朝堂事務熟悉一點的人就知道,大明沒有什么鎮(zhèn)國公兼宣府總兵朱壽,然而朱厚照喜歡玩白龍魚服這一套,只有他這一個身體健康的兒子的弘治帝還能怎么辦?當然是寵著他咯!小道童可不知道朱厚照的真實身份,他說的紆尊降貴,指的當然是唐無易,居然還讓自己的首徒去接待那什勞子總兵。以唐無易現(xiàn)在的身份,是有這個實力說這句話的。江湖朝堂之分,實際上還是很明悉的,然而唐無易是唯一一個在雙方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江湖上,東方不敗號稱是天下第一,一身武功鬼神莫測,自其登上教主之位這十幾年間,日月神教神速發(fā)展。雖然因為和正道搶占資源而名聲愈發(fā)的不好,但是誰也無可否認,即便是老牌強派如少林武當,也要暫避其鋒芒,更遑論其余門派。這些年里,江湖萬馬齊喑,唯有華山能一力抗之。而華山的異軍突起,得益于唐無易與東方不敗并稱的實力,也得益于他留下的煉身鍛體功。十五年前,唐無易與東方不敗首次約戰(zhàn),二人于昆侖山中大戰(zhàn)三天三夜,最終不分勝負。一戰(zhàn)過后,二人相視而笑,彼此各有所得,雖是對手,更為道友。從東方不敗的武功窺見葵花寶典個中奧妙后,唐無易開始試驗改變內(nèi)力的行功路線與屬性來影響身體,與鍛體相配合。雖然前人大概已經(jīng)嘗試過這樣的方法了,但是他自己沒有試過,沒有知曉其中的真實功效,又怎能甘心。在開始氣海境的修煉之后,用內(nèi)力來影響身體、改變身體,這是在鍛體境的時候進無可進才想出來的辦法。以尋常的眼光來看,唐無易的鍛體已經(jīng)很成功了,然而他只想要再完美一點,有這樣的機遇,他再甘于局限于一個大唐主世界的“完美”,就實在是無可救藥了。更何況,唐無易知道自己的運氣,堪稱是老天的親兒子,別人找不到前路,不代表他也找不到??!唐無易確實找到了一些思路,后靈力時代的功法本就從內(nèi)力向武力轉移,與靈氣充沛時期的功法相比,確實有些啟發(fā)人的新想法。然而其實還是在內(nèi)力、行氣之類的窠臼之中打轉。唐無易在這個世界鍛體方面的收獲只能說是聊勝于無,不過在內(nèi)力運行方面,卻是收獲良多。主世界那些天驕,可沒有他這樣提前體驗氣海境的修煉,找出不足,在先天之前就為自己的內(nèi)力修煉鋪墊好前路的運道。更何況,得益于和朝廷之間的關系,唐無易閱覽的道藏、功法遠遠超出了大唐主世界一般世家子弟能獲取的資源。當今的弘治皇帝,在位已經(jīng)有二十一個年頭了,而延長了這位本該已經(jīng)駕崩了的明君的壽命的,就是唐無易。與此同時,皇次子蔚王朱厚煒也逃脫了早夭的命運,雖然取了個希明的道名,留在唐無易身邊做了個小道士,但他仍舊是正宗的皇子,一應待遇并不比留在皇宮里差。太子朱厚照行事雖然偶有出格,但是白龍魚服來此拜會,顯然還是得到了皇帝的允許,專門來與幼弟敘家常的。除此之外,大概也有探尋他行蹤的意思。唐無易與東方不敗約定五年一戰(zhàn),今年又逢約定之期,雖然二人相許為道友,但是相互之間可都是沒有留手的,若是他二人之間任何一個出了什么事,江湖上怕是就要天翻地覆了。而江湖動蕩,朝廷也是會受到影響的。唐無易在這個世界已經(jīng)快要觸及頂端,也就是先天的門檻了,他在主世界尚未開始氣海境的修煉,而他穿梭世界的內(nèi)力、神識等,是能通過一定比例灌注于本體身上的,本體驟然得到太多的靈力,純靠鍛體又難以消化,若是提前突破到氣海境的話,唐無易首次世界穿梭的目的就本末倒置了。所以值此一戰(zhàn),他是必定要離開此世的,若是能襄助東方不敗悟道,讓他也“破碎虛空”離開,那江湖上的動蕩會小很多,更容易平息。對于華山派,他做得已經(jīng)夠多了,剩下的,就看后輩子弟能否做好了。華山派氣運不絕,縱然真的像原著一般發(fā)展,百年之后,仍會迎來新生,但是,唐無易更愿意見到門派后輩在這百年之中將如今已然如日中天的華山派發(fā)揚光大。江湖這塊大餅還沒吃完,是武當少林雙雄爭鋒,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