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4
后為大王之舉留的一條彌補的后路,終是到了用到的時候了。而圣道學(xué)術(shù)再入駐大乾,也就是說齊政贏得了最后的皇子大比。但讓大王這樣的人自罪其身,真的做得到么?召圣太后說道,“大王,莫要一錯再錯執(zhí)迷不悟了。”大王的心態(tài)現(xiàn)在是有些崩潰的,或者說任何人的一生被否定掉后,都會崩潰吧。“大王,至少……至少這最后一件事是由你自己完成,為我大乾重新迎來圣人學(xué)術(shù),為我大乾開民智,啟民慧,讓我大乾走上正確的道路……”這是一個失敗了一生的人,最后救贖自己的機會,雖然這個決定的確艱難了一點。大王的精神有些恍惚,打擊實在太大了,換一個人,未必承受得住,喃喃自語,“終于……終于有一件是我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么?”“母后,若是當年他沒有戰(zhàn)死殺場,一定會成為大乾真正圣明的王吧,而不是像我這般失敗……任何的光鮮都只是掩人耳目的漂亮外衣而已,這么多年過去,我依舊不如他,依舊懦弱得沒有一點改變,到頭來甚至到了連自己的懦弱都不敢承認的地步。”召圣太后,“至少最后,你還有一個機會證明自己是一個敢于承認錯誤的君王,而他連證明自己的機會都沒有……”不知道過了多久,大王張了張嘴,“看來朕已經(jīng)沒得選擇了,母后今天將所有事情捅破,以母后的性子恐怕也做了最壞的打算了吧。”“而我,要么做一個認錯的君王,還能保住光鮮的外表,要么……怕是要被寫入史冊,擁那千古的昏庸之名?!?/br>以他那么愛護名聲的性子,為了保住最后一點可憐的顏面,又如何還有其他選擇。召圣太后沉默了,竟然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好。整個寢宮都是安靜的,只有大王無法言表的呼吸聲,不知道過了多久,大王如同孱弱到了極點,“或許……朕這一生能作對一件事也是好的,至少不至于見到了他,連一件能在他面前提起的事情也沒有?!?/br>他答應(yīng)過母后,為大乾生為大乾死,他沒能夠做到。那么他就做到當初承諾過另外一個人的事情吧,雖然這是他唯一的選擇了。大王的精神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一個高大的身影面對無盡的追兵將一個懦弱的年輕皇子隱藏在草叢中的場景,“皇弟,若是……若是我死了,替我照顧好我的兒子,待他如你的親生兒子一般,這大乾可以不給他,但求讓他能平平安安。”原本他也是照著承諾做的,將他過繼到自己名下,如同親子一般對待,只是不知道何時,眼睛侵蝕在了權(quán)力之中,這初心便不在了,違了對舍命救他之人的承諾。他以為自己能做得很好,甚至就算那人沒有死,也未必做得有自己好,只是現(xiàn)在看來,一切都錯了。而此時,陳柏正在云上學(xué)院,和孟還朝吃著剛做好的美味,喝著小酒。喝上酒,免不了就要聊天聊地,“孟君,我們偷偷吃可別被那些學(xué)生看見了,不然又鬧得人不安生?!?/br>孟還朝微笑著點點頭,“那些學(xué)生……的確太能吃了一些。”“可不是,天天跟吃不飽的幼崽一樣?!?/br>說著說著,陳柏就開始嘮叨煩心事了,“孟君,其實我一直有個疑惑,為什么大王一直不喜歡齊政?”“恩,都不能用不喜歡來形容了,可以說處處針對,就好像生怕齊政當上太子一樣。”“你看看大王的其他兒子,哪一個像能成才的樣子,可偏偏齊政無論怎么做,大王似乎都跟看不見一樣,甚至暗地里私下幫助其他皇子?!?/br>“大王做到這種程度,說實話,實在讓人費解,可惜我有意無意問過齊政一次,這家伙居然沒給我說原因?!?/br>陳柏自己也多有猜測,是因為齊政母親是商人之女的原因?但就算如此,大王再不喜,齊政也是大王的血脈啊,也不至于為難到這種程度吧。“在我看來,不像是父子,反倒是仇人一樣?!?/br>孟還朝愣了一下,“你是在問我答案?”陳柏點點頭,“不過連當事人齊政都不肯說,你怎么可能知道原因?!?/br>孟還朝:“……”“這其實是一件禁忌的事情,恐怕也只有一些老人知道其中原因,不過都因為怕惹上事情,不敢多言而已,當初大王為了這事連顯學(xué)圣道都敢滅,他們又怎么敢多嘴,就這樣埋在心里,到現(xiàn)在知道真相的人反而沒多少了?!?/br>陳柏都愣住了,“和當年大王滅圣道有關(guān)?”這怎么可能?齊政當初才多大,就牽扯到一起圣道被滅的事件中了?孟還朝給陳柏倒了一杯酒,“你也覺得大王對齊政的態(tài)度不對,那有沒有想過齊政或許根本就不是大王的親生兒子?!?/br>陳柏都哆嗦了一下,聲音都提高了,“什么?”“不對,大王要是知道齊政不是他親生兒子,齊政還能活到現(xiàn)在?”要這么說來,大王對齊政還是仁慈的,誰愿意給別人養(yǎng)兒子,還養(yǎng)這么大。孟還朝搖了搖頭,“非是你想的那樣,齊政是后來過繼到大王名下,大王當然清清楚楚齊政不是他親生的。”“只是齊政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是大乾已經(jīng)戰(zhàn)死沙場的先太子忠勇太子的唯一嫡子,大乾第一皇孫?!?/br>“按照祖宗制度,哪怕忠勇太子戰(zhàn)死,也該立齊政這皇孫為儲君才對,但當時大乾情況不穩(wěn),一個稚童怎么能穩(wěn)得住當時的大乾,所以就由已故忠勇太子的胞弟襄王,也就是現(xiàn)如今的大王暫代大王之位。”“只是這說好的暫代大王之位,到了后期就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特別是大乾立儲君之位的時候,這樣的矛盾突兀到了極點,一部分大臣認為,儲君應(yīng)該是第一皇孫齊政,名正言順,但另外一部分大臣覺得,現(xiàn)在位置上的是大王,為了大乾穩(wěn)定,這儲君當然該是大王的長子皇子蛟。”“當時也只是大家互相商議罷了,甚至連以辯正,鑒真,求實為理念的名家也以證道為由插上了一腿,名家覺得,齊政又沒有什么明顯過錯,乃是正統(tǒng),當被立為儲君。”“這些圣人門徒嘛,諸國公約在那里擺著,他們愛說啥讓他們說便是,就當是聽聽他們不同的想法和意見,不喜歡直接驅(qū)逐便可,……”“但大王為了結(jié)束這場紛亂,以雷霆手段直接處斬名家代表蘭家全族,以如此強硬的態(tài)度來告訴所有人他的選擇……”“大王連圣人門徒都敢直接滿門滅掉,其他人又怎么敢再有意見?!?/br>“也是同年,齊政被送往趙國,做了八年質(zhì)子?!?/br>“也是同年,圣人門徒全部出走大乾,再不愿意踏入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