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
的庫房里也有很多珍貴藥材,太子妃還是請示了祁元詢,從東宮的府庫里拿出一些藥材補品來。代王妃如何調養(yǎng),是后宮要關心的事,現在困擾著祁元詢的,還是對代王的處理問題。國朝的宗王,沒有到罪大惡極的時候,是沒有處死的先例的。宣武年間,行事過甚、激起民憤的親王們,最多也只是被奪爵,甚至在幾年之后就又恢復了爵位。這是儒家所提倡的親親之道。代王在代地役使國人過甚、有僭越之行、無愛民之心,凡此種種罪名,已經達到了奪爵的標準。至于虐待發(fā)妻,在輿論上自然是要被譴責到死,可是在論罪的時候,這還真的只能作為其他大罪的附屬罪名來看。奪爵之后,同樣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廢為庶人,并圈禁于鳳陽高墻之內;另一種則是流放。代王也是一位上馬能戰(zhàn)、于領兵一道頗有建樹的藩王,將他圈禁,就是徹底地將這個人廢掉了。各地藩王遲早不能在中原之地耀武揚威,就這么硬生生廢掉一個藩王,似乎有些可惜了。代王世子也不是個成器的,代王被廢掉,這就意味著國朝宗藩又有一個算是廢了。可是將代王流放國外,讓他能拼則拼,不能拼就去死,又有種送著一群無辜之人和代王一起去死的感覺,實在讓人不爽。代王被圈于王府,王妃入宮治療,凡此種種,都讓人揣測,代王府到底有何出路,代王是否已經到了末路。宮中還沒個聲響,光幕便將代王的結局揭示出來了:“代王桂……賜敕列其三十二罪,召入朝,不至。再召……以罪廢為庶人……帝降詔……以憂懼薨……世子元訉,繼其位,以桂為庶人,不復王爵,降為懷仁郡伯。”——知曉內情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氣。代藩這到底是怎么得罪天子了?光幕記載是會變,大家都知道,但是前頭那個版本還有簡王謚號、世子、世孫也都照樣受封的代王系,一下子就從親王爵降到了郡伯,下一層就是將軍爵了啊!而且降爵承襲的還是嫡長子,這也就意味著,代府的其他王子,運道好,受封將軍,運道不好,這才第二代呢,就要被移出宗室了?這么一出,說代王沒有得罪天子都沒人信??!更要命的是,這份中記載的代王結局是“以憂懼薨”。這種結局放在誰身上,都不應該放到代王身上。這人膽子這么大,凌虐嫡妻與世子,寵妾滅妻、偷龍轉鳳,肆無忌憚地上街傷人、私收賦稅,什么事做不出來?這就不是個會以“憂懼”薨的沒心沒肺的混人!所以說,這份光幕的史料記載是很讓人回味的。到底是代王以憂懼薨呢,還是天子對代王做了什么?自從光幕放出這個消息后,短短兩三日,京中的流言便像風一樣傳遍了整個京城。作為嫡長子的代王世子理所當然受到了波及,這且不提,只說代王,他也不甘心就那么被圈禁在王府之中,已經激烈反抗好幾回了。宮中的代王妃雖然為代王的下場感到快意,可是為了代王世子,也是涕淚漣漣,旁敲側擊地想讓皇后幫忙說幾句話,最起碼保住代王世子他原本應該降爵承襲的郡王之位。誰都猜測是宮中會對代王下黑手。可是,只有祁元詢這個直面過暴怒的天子的皇太子才知道,天子真的沒有這個想法。祁元詢對自己的叔伯兄弟們,不乏感情深厚的,但是都是宗王里品行比較好的,像代王這樣的混不吝,他是真的和他沒什么感情。處理代王處理得輕了,他自己其實都嫌不滿意。真當皇親國戚就不用受懲罰了?投胎技術好,在這個古代,日常生活里有特權那也就罷了,可是這樣橫行無忌,那就實在太過分了。真當不會逼得別人揭竿而起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什么龍子鳳孫,真的把別人逼反了,還不是爛命一條!可是,在這個講究宗族一體的時代,尋常家族對待族人都會包庇,更何況天家。對藩王,用什么手段處理,真的要有個名堂。對自家人手段太狠,藩王們不僅會視朝廷如寇仇,甚至真的會動用各種手段對付朝廷。所以天子乾圣帝對宗藩,向來是懷柔手段。就算看某些宗藩不順眼,現在也只是等著他們自己響應朝廷號召打出去,到中原之外的土地上封王裂土,要說符合他性格的雷霆手段,還真沒有。平日里都這么講究吃相了,光幕上天子都已經將代王奪爵了,又何必非要斬盡殺絕呢?這不僅是不講兄弟情誼,還會讓其他藩王寒心。天子想不通,同樣的道理,皇太子也想不通。這光幕的記載一向挺靠譜的啊,這回怎么記載了個這么違和他們行事常理的記錄?史家傳承到現在,史官已經不一定能做到秉筆直言了,偶爾的為尊者諱,或者增刪、隱瞞一些事實,這都是常有的事。史書尚且如此,更何況、這種一看就不是正經史官寫出來的私人筆記記載呢?但是,從前的記載,都很靠譜?。?/br>沒辦法,天子只好以別人告代王在封國行事殘暴、并且肆意增加賦稅疑有不臣之心為由頭,命錦衣衛(wèi)與刑部快速地查辦好此案。早點按流程將結果給出來,就不用擔心別人會以此做文章了。只不過這些流程沒多少和代王寵妾滅妻、凌虐發(fā)妻扯上關系的,代王的寵妾徐氏還是被關押在詔獄中。詔獄里負責看管囚犯的都是錦衣衛(wèi),天子沒有發(fā)話,但態(tài)度很明顯,錦衣衛(wèi)的指揮使又想著此人畢竟是代王寵妾,指不定知道什么內幕消息,所以徐妾在詔獄中很是吃了一番苦頭,也供出來一些證詞。但是這都是和后宅爭風吃醋有關的小事,除了證明徐妾和代王是一丘之貉外,沒有什么有用的。哦不對,指不定還是有用的,比如徐妾供出來的,王妃從前身邊得用的兩個丫鬟,她和代王想要除去這兩個人,便以代王想在王妃院中看上了這兩人、“王妃”吃醋為由,將這二人以糞污面,生生害死。這件事被徐妾供出來后,代王妃的形象自然得到了很大反轉,也讓代王在民間的風評近一步惡化。說這徐妾精明,看她供出來的內容,便知道,不是什么聰明人,可是說她聰明,這也確實是個明白人,愣是沒有供出什么代王的其他罪證。從徐妾這里撬不出什么東西來,代王本人又是個油鹽不進的,偏生又是宗親之尊,不能用刑,實在讓人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