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5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公敵、死神的新娘、嫁給豪門殘疾大佬[穿書]、全帝國氪金養(yǎng)我、戀愛人設(shè)、穿成偏執(zhí)反派的白月光、霸總穿成棄夫之后(穿書)、沖喜、雙面男主攻略指南、你敢不愛我
更加好奇。待秦老一行陸續(xù)到府上,眾人在重新休整的樂安侯府走了一遭,又驚又奇又喜。待到書房坐下,天順帝還嘆道:“府中處處別有洞天,果然精妙。”他現(xiàn)在總算明白,為什么秦老會對四方來賀念念不忘了。聽說那個地方無一處不風雅,精妙遠勝侯府,看來有時間他還得親自下一趟長漳,一睹四方來賀的風采才是。秦老摸著胡子,點頭道:“陛下說的是。”“老夫活到這個歲數(shù),從不知道五谷輪回所還能造成這般模樣。還有這一處處擺件……便說這扇屏風吧。雖則我在四方來賀也見過相似的,但現(xiàn)下看到還是不得不嘆服它的巧奪天工。”書房里的屏風是一面鏤雕,上面雕刻著全詩。在座的除了張三水,都有幸拜讀過詩仙李白的這首大作。但此時看到鏤雕刻著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還是滿腔蕩氣回腸,恨不能將之收藏,占為己有。看著他們的歆羨之色,賀林軒笑問:“秦阿爺,若有一樣的屏風,一樣的房子,你可愿買?”秦老眸光一動,霎時心領(lǐng)神會。“林軒是想做這樣的買賣?你今日讓我們過來,也與此有關(guān)?”賀林軒點頭,將寫好的計劃書給他們每人發(fā)了一份。“林軒,這是你的字跡吧。”何諺拿到手里,一看就笑了。“不是一向說自己寫的字見不得人么?怎么,今日想不開要來獻丑?”秦老看見,也道:“這手字雖不差,只是鋒芒太甚,筆跡還有些潦草刻意……看來你小子是狂草寫多了,正經(jīng)寫字反而難為了你?!?/br>他們師徒二人在書法上的造詣極高,見到便忍不住評說一番。尤其是秦老,再三看過,道:“只??癫菘刹缓茫颊f字如其人,你這手字須得勤加練習才是?!?/br>賀林軒赧然道:“阿爺教訓的是?!?/br>這段時間李文斌兄弟心力交瘁,賀林軒不愿意用這些瑣事勞累他們,所以計劃書寫好后并沒有讓他們幫著謄抄,都是自己親力親為的。他這一手毛筆字除了氣勢,乏善可陳,只是沒時間也沒有興趣專精深造罷了。李文武替他說話,道:“阿爺,你若是知道他這手字練了多久,就不會再說這樣的話了?!?/br>“哦?”正要細看內(nèi)容的秦老聞言,抬頭看過來。李文武比劃了一個手勢,道:“不足兩年?!?/br>“林軒識字還是勉之教的呢。更不用說書法,也就偶爾陪諾兒寫大字才練練手。能寫出這一手字,足見天賦,我都自嘆不如呢。”在座都是深知賀林軒來歷的人,李文武也沒藏著掖著,直言不諱。聞言,專心看計劃書的天順帝都忍不住出聲道:“如此說來,林軒確系天資過人,莫怪秦老和清之兄都夸你?!?/br>莫安北抬頭,笑說:“您現(xiàn)在該知道,我們說的話都是肺腑之言?!?/br>“不錯,不錯。”天順帝邊說邊點頭,笑容里難掩戲謔。賀林軒無奈,攤手說:“你們這么說,我若說慚愧未免虛偽。可要說陛下慧目如炬,又顯得太不謙虛。像我這么誠實的人,這可真是給我出難題了?!?/br>何諺當即便道:“可別!誰人不知賀爺是東肅第一謙虛的人,你可千萬別折煞旁人了!”“哈哈哈!”眾人聽得大笑,邊看計劃邊說笑,很是輕松。一看到文字就如臨大敵,悶不吭聲的張三水反而第一個把計劃書看完了。他道:“林軒小子這章程寫得明白,我一個大老粗都看懂了。只是這事要做起來,南陵城里倒好說。攤子再攤大些,推廣向各州,沒有兩三年的準備,張羅不起來吧?”賀林軒的計劃做得很仔細,連預算都做好了。專注經(jīng)營吃,穿,住這三塊。民以食為天,只要手藝好,這生意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能做。東南區(qū)那一片的商鋪毗鄰南陵城最熱鬧的東城門,又與南城門相去不遠,人流量極大,賀林軒就計劃在這里做美食街。——他的目標是,每一個人口大鎮(zhèn),在不久的將來都有這樣一條街巷。至于衣服首飾,只要有設(shè)計夠新穎,宣傳到位,也不愁買家。而南陵城自古有東貴西富的說法,西北一片的商鋪,便是為此準備的。這兩樣都是現(xiàn)有的產(chǎn)業(yè),唯有住這一塊相當新鮮。不過,看過樂安侯府之后,他們有極大的信心這個場面能撐得起來。只是眼下南陵城中要建宅造府的人家并不多,因此賀林軒著眼裝修,以此打開市場。等打響了名聲,再承辦一些商鋪、宅府的建造就是水到渠成了。抽水馬桶、暖閣自然是其中重點。其余便是建材、家具、大擺件、大幅刺繡等裝潢用品,分門別類,不一而足。西南城區(qū)的商鋪,就是預留給這塊產(chǎn)業(yè)鏈的。“從零做起,自然很難,不過我們沒有必要什么都親力親為?!?/br>賀林軒早料到他們有此一問,拿出另一份文件分發(fā)給眾人。見皇帝也看完計劃書,目露深思,他道:“而且,有陛下在,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br>“哦?”天順帝笑起來,“朕還當朕只需要坐享其成呢,林軒且說。”賀林軒示意他看第二份策劃,“這份資料所載,便是大梁各州行商的前五名豪富人家。其中有二十七家是以布帛、木材起家,這些人都可以成為我們合作的對象?!?/br>“合作?”眾人不解其意,催他說仔細些。賀林軒敲了敲桌子,道:“我們大梁只有一種商鋪是官家經(jīng)營的,各位都知道,就是鹽糧鋪子?!?/br>大梁生產(chǎn)力不高,每年糧食的產(chǎn)量都是能預見的,豐年有余時,百姓便將余糧賣給官家的鋪子,換取一點微薄的收入。并沒有糧商一說,更沒有皇商的存在。賀林軒早有留意,此時,他看向天順帝,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