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85
書迷正在閱讀:囚鳥、聽說男主是泰迪、[快穿]原配的逆襲、我的男孩、一渣到底[快穿]、君九齡、yin魔紳士和美人兒、白靜無慘、韞色過濃、luanlun系列之兒媳
原來是宗門四周設了守護仙陣。一時間,兩人皆羞愧不已。第822章我道(下)到了山腳的鎮(zhèn)子,江伯毓又驚呆了——僅僅是一年而已,鎮(zhèn)子里怎么變了這么多?一打聽,他們簡直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十二年!鎮(zhèn)子里的人居然告訴他們,已經過去了十二年!怎么會這樣!宗門里明明才過了一整年——大雪封山三個月,接著,每個月的初一,掌門講道一次。掌門一共講道九次,就是九個月。加起來,不正好是一整年嗎?不過,兩人現在的心智已經遠超同齡人。他們面上不顯,只是飛快的相對一視,急忙離開。出了鎮(zhèn)子,兩人各自往身上打了一道速行符,急急的往家里趕。還沒等趕到家里,兄弟倆已經從沿途的所見所聞,意識到鎮(zhèn)上的人所言非虛。過了這么久,也不知道父親有沒有調任?他們心中更加著急,用最快的速度,于傍晚時分,終于趕到了府衙。值得慶幸的是,江知府仍在。十二年來,他放棄了三次升遷的機會,只為等兩個兒子回家探親。江夫人日夜盼兒,兒不歸。她險些哭瞎了一雙眼睛。江氏兄弟站在她面前,她也只能看到一雙模糊的影子。江知府倒是一眼就認出了倆兒子——兄弟倆離家前,大的十歲,小的六歲。現在,兄弟倆也只是長高了小半個頭,面相沒變,仍然是稚童模樣,他能認不出來嗎?打見到倆兒子,江知府就氣得渾身發(fā)抖,說不出話來。還好,此時兄弟倆已經完全領悟出是怎么一回事了。兩人趕緊的解釋清楚:宗門一月,外山一年。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說謊,江伯毓特意秀了一手金針術。三針下來,江夫人那雙原本渾濁、干枯的眼睛,立刻變得炯炯有神,恢復了十年前的靈秀。“修、行!神、仙!”江知府又抖上了。這回是激動羨慕。只可惜,倆兒子告訴他,修行是要有資質的。江伯毓嘗到了修行的甜頭,早就有引父母入宗門的打算。所以,下山前,他向師尊討要了一顆測靈珠。結果,經過測試,江知府夫婦都沒有修行的資質。“罷了。無緣不能勉強?!苯悬c失落,但也是從容的接受了這個現實。因為測試之前,小兒子再三講過了,修行是要看機緣的。“我兒都有仙緣,我們家已經是祖墳上冒煙了?!苯蛉巳缃襻t(yī)好了眼睛,又如愿以償的看到了倆兒子,更重要的是,兒子們拜入仙門,仙緣深厚,造化大著呢。她心滿意足,看看大兒子,再看看小兒子,嘴巴就沒合攏過。江氏兄弟按照門規(guī),在家里呆了三天,又急匆匆的返回宗門——下山一趟,他們赫然發(fā)現自己所學太少,簡直是連皮毛都沒有學到。人生苦短,所學無涯。以有涯對無涯,唯有發(fā)奮苦學爾。兩人有所悟,心境大突破,回到宗門便閉關準備突破了。五天后,江伯毓出關,突破煉氣二層。一個月后,江仲秀出關,竟然是連進兩級,一舉突破了煉氣四層。他本來就是沐晚挑選的法修苗子。所以,出關后,沐晚便收其為弟子,傳之功德仙一道——她所傳的并非廣茂老祖的法修傳承。前世,風茜也是功德仙,并且修為達到了天仙境。其功法比廣茂老祖的更好。此乃一也;再者,她與廣茂老祖并無師徒名份。所以,后者所傳,她沒有資格外傳。無論是前前世,還是在炎華界時,沐晚都沒有起過收徒弟的心思。前前世時,那是風茜被兒女情長迷了眼,心思從來就不在道上;在炎華界時也沒有收徒,則是因為機緣未到。而此時,她卻在武源大陸這個荒蠻之地收了首徒,也是順應機緣——在成立太一宗之初,她不但到江仲秀與自己有師徒之緣,而且還算到,她要離開此地與江仲秀有莫大的關聯(lián)??上?,她現在只有筑基后期的修為,嚴重的限制了推演術的發(fā)揮。究竟是什么關聯(lián),她算不出來。同時,見兄弟倆下山的效果遠遠好過預期,沐晚遂把內門試練計劃提上了行程——呃,很多細節(jié),她確實是借鑒的東華洲太一宗。不過,她一點兒也不以為恥。有現成的好經驗,為什么不用?比如說,她之所以能得道飛升,還不是站在父神的肩膀上的緣故?當然,她也并不是完全照抄的。呃,也沒法照抄。東華洲太一宗的內門試練都是由金丹真人們帶隊的。倒霉摧的,她一直在筑基十層卡著,沒有突破凝丹的跡象。再看宗門的長老與掌事們,連筑基的都沒有。所以,讓她上哪兒去找?guī)ш牭慕鸬ふ嫒耍?/br>改動后的內門試練,不是分組各自下山歷練,而是自由組隊,并且團隊自行決定歷練之所;當弟子們在執(zhí)事院領取下山的出入令牌時,還會領到一個巴掌大的小本子。這是專門給下山歷練的弟子們的記錄本。歷練時,從離開山門的那一剎那起,到歷練完畢,回到宗門,歷練者每天都要記錄行程,所得與所悟;待歷練結束,這些手杞是必須隨同出入令牌一起,上交到執(zhí)事掌,評定歷練等級;歷練被評為優(yōu),有獎。歷練被判定為不合格,先是歷練者去執(zhí)事堂自辯,再酌情處罰。很快,第一批弟子組成十余個小隊,陸陸續(xù)下了山。此后三兩年,內門試練年年搞,儼然成了慣例。太一宗這些后天境以上的內門弟子外出歷練,沿途留下了數不清的遇仙故事,不出所望的帶動了武源大陸的人對“道”的熱忱與向往。從此,“道”,在武源大陸變得更加炙手可熱。就連尋常人家的深閨女子,也是以說道、辨道為榮。當然,武源大陸上的“道”,并不是指“天道”,而是沐晚這些年來的所悟與所得。說白了,現而今,街頭巷尾的議論不絕于耳的就是她沐晚感悟到的道。也有不少人千里迢迢的趕到太一宗山腳求道。然而,濃霧如舊,他們在山腳輾轉流連,卻山門朝哪邊都不知道,最終只能失望而返。也有不少人長跪于山腳,試圖以此求得一絲垂憐。然而,并沒有什么用。哪怕這些人不吃不喝,直至跪到昏厥,濃霧里也沒有如人們想象的那樣,走出一兩個人來。不過,人們也沒有完全猜錯。當山門外有人長跪于地時,山門里確實是有不少太一宗的弟子過來觀看的。他們由此而分成了兩派:一部分弟子認為,這些人能在山門外一跪就是數天,甚至跪到脫力,足以證明他們的向道之心。宗門應該接納他們;而更多的弟子則認為,門規(guī)的第一條就是‘仙不擾凡’。山門外的世界,就是凡人界。外面的人愛跪就跪,那是他們的自由。宗門干涉不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