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 獨行新生(8500珠加更)
一百零八. 獨行新生(8500珠加更)
新公寓是歐式的老建筑,外墻檐下裝飾著浮雕的人像,但幾乎被爬滿整面墻的藤蔓完全覆蓋。房間里有雪花石膏的精美小壁爐,落地窗外是黑色鑄鐵圍起的小陽臺。 林曼第一天搬進來時,便看見新室友在陽臺上彈著木吉他輕聲哼唱。 新室友叫Venessa,是個典型的猶太隱形富X代。 她爺爺的爺爺上個世紀初從德國來美,押上全部身家在曼哈頓買下了第一棟樓,運氣好正趕上了西方經濟的咆哮的二十年代,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一棟接著一棟地不斷在最貴地皮上擴展他們的姓氏,可謂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可是Venessa從小就被窮養(yǎng),完全沒有飯來張口的大小姐脾氣。她告訴林曼,小時候她和哥哥想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就要幫家里干活:剪一次草5塊錢,刷一個盤子5毛錢。有一次她哥哥打聽到聯(lián)邦政府規(guī)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是7塊2毛5,于是找到父母理論,結果下次剪草就變成了4塊5。 也許是自身出身和教育的反差,她對社會學里的privilige(特權)問題很有興趣,還專門跟林曼探討過亞洲留學生的特點。在Venessa眼里,很多亞洲學生身上都帶有比美國本地學生更明顯的privilige現(xiàn)象。 女孩子住的地方,即使簡單的布置也透露出美麗的細節(jié)。 客廳里的長方形餐桌鋪著白底藍紋的臺布,中間的綠色花瓶里是長莖的黃蕊百合。 林曼長久地盯著插在清水里的鮮花,腦子里卻塞滿了另一枝紅白相間的郁金香。 最初的時候,心里的空洞每天都要把她吞噬,生活一朝重新成為一場漫長無邊的獨行。 但是這次又跟以往不同,她不再有以前那種瀕臨失控的自殘沖動。即使是獨自生活,她仍是在堅守著,一個和某人曾經的約定。 林曼把課表從早到晚排滿,春夏兩個學期便修滿了足夠畢業(yè)的學分。 Venessa一面咂舌感嘆林曼的學霸精神,一面建議她來和自己一起選修社會學的一些課程,雖然不是為了畢業(yè)或者工作,但今后生活里有目的性的時候還有那么多,現(xiàn)在為什么不試一試有趣的事情呢? 林曼想想,覺得不無道理,笑著表示同意。 她們一起做調研,去公園采訪流浪漢??此麄儙е婆f的棒球帽坐在長凳上,手里卻拿著一把鴿糧喂鴿子。成群的潔白羽翼從天而降,緩緩聚攏在他們身邊,一瞬間竟像是天使圍繞著神明。 有自由鼓手在公園中心擺上幾個倒扣的塑料桶,手起手落便擊打出一連串激動人心的節(jié)奏。 拍結婚照的新人,被攝影師指揮著,攜著手向前奔跑,驚起了草坪上歇息的鴿群,呼啦啦地飛起,白羽反著光,和新娘的婚紗一樣耀眼。 不遠處一位老者在扔回力鏢,帶著風聲飛出去,又打著旋子飛回來,惹得圍觀的眾人連連叫好。 有人請教老人技巧,他微笑作答,不用著急,該去的會去,該回來的也一定會回來。 云淡風輕,卻帶著深意。 晚飯以后兩個女孩兒窩在沙發(fā)上看碟,Venessa選了一部很老的愛情文藝片。 男主角被迫要奔赴戰(zhàn)場的時候,捧著女主角的臉,輕輕地吻她,不要哭寶貝,等我回來。我相信,到那一天,你會比我離開的時候更好,更漂亮,更懂事,更成功。 林曼的眼眶溫熱起來,里面盛放著別人的美好愛情。 Venessa,你之前說的Kare的那個project,是不是認真的?她突然出聲。 那是Venessa上個學期社會實踐課的期末大作業(yè)。她做了一個商業(yè)計劃書,假想成立一個叫Kare的NPO,為了幫助少數族裔女性爭取維護自身權益,因為她們是最不具備privilige的一個群體。 因為林曼商學院和傳播學的雙重專業(yè)背景,Venessa還特意把作業(yè)拿來給她看過。 用最基礎的Photoshop畫出來的Logo,一頓outback換回來的計算機系同學做的網站首頁,還有林曼看了不由得犯強迫癥,拿筆給她修改起來的現(xiàn)金流量和財務分析。 不得不說有些簡陋,但是字里行間,都滲透了一種執(zhí)著的情感,不僅僅是一份作業(yè)那么簡單。 于是,在那個夏夜,微風從敞開的窗戶吹進來,掀起了天青色的窗簾,也吹動了兩個年輕姑娘鋪滿了客廳餐桌的表格、紙張。 她們頭腦中的想法不再是異想天開,一個真實而清晰的計劃漸漸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