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一、起墓
二四一、起墓
他們又去了府中其他幾處著火的地方,尤其是在書房好好查看一番,才出了府。 距事發(fā)已過七天,以戶部尚書的身份,便是請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道場也是做得的。 可因為死因蹊蹺,沾染了如今剛禍害完圣上的天狗,驚魂未定的家里人匆匆停滿了頭七,便趕著下葬了,生怕皇帝緩過神來,拿他們這第一家開刀。 這倒是方便了十六。 夜黑風(fēng)高殺人夜,開棺自要尋子時。 由于秘不發(fā)喪,出殯的地點,還是會打交道的何沖足足花了一吊錢,才從沿路的糕點鋪、沸水屋子、賣魚人乃至那要出城運夜香的老人那打聽到的。 乖乖,堂堂尚書大人,就埋了這么個地方。十六瞧著多少有些潦草的墓地,不禁嘆道。 前面是斷頭路,后面是斷崖山,無水無樹,看來這高大人死得突然,連塊好墳地都沒來得及給自己備好,葬在這窮山惡水的地方。何沖勘探著四周地形,捻了捻手指,一邊掐算一邊感嘆。 等開了墓,只見尸體焦黑蜷曲,弓在一起,有半邊燒得格外厲害些,看起來格外瘆人。 十六提起備好細(xì)刀子,撬開了緊咬的牙關(guān),將燈籠湊近,凝神看著,隨即檢查起尸身來。 她用刀子輕輕挑開發(fā)絲,撥出了什么碎屑,仔細(xì)查看起來,眼神中如凝了一團(tuán)霧,愈發(fā)看不分明了。 何沖正待發(fā)聲,卻見十六動作極快地割破了高尚書的氣管,細(xì)細(xì)找著痕跡,過了好一會兒,才將割開的皮rou合好。 你師妹這些動作,都是在查什么?金展手肘頂了頂何沖,悄聲問了問。 武人下手沒輕重,何沖肋骨被他那一下子戳得生疼,瞪了金展好幾眼,無奈這人全無知覺,受了他的白眼,還憨憨笑了一下,叫人看了就生氣。 這你便不懂了。拳頭打在棉花上,何沖本也不是計較的人,便高高抬起,輕輕放下,解釋起來。 他也是道門中人,人體種種,他雖不似十六那樣熟讀典籍,卻了解一二。 你看,他身體蜷曲,這就是火燒過之后皮rou收緊,才會呈現(xiàn)屈膝彎臂,查看口鼻氣管,是看有沒有煙灰,若是活人被燒,就會在掙扎里吸入煙氣,如果是死后才丟進(jìn)火場,就不會吸入了。 難得有何沖也能現(xiàn)一把的時候,說的信心滿滿。 那可發(fā)現(xiàn)了煙灰?金展追問道。 有。十六答得簡單。 那便確實是燒死的了。何沖有些失望,這意味著這尸體上的能查出的線索算是斷了。 未必。李玄慈說得同樣簡單。 這何沖就有些不服了,論殺人,十個他捆一塊都沒李玄慈的小指頭經(jīng)驗豐富??烧擈炇?,他總比李玄慈強些吧。 畢竟這人從來管殺不管埋啊。 可何沖幾次欲言又止,眼珠子都鼓了幾鼓,也沒敢把質(zhì)疑說出口。 好在李玄慈似乎洞察人心,大發(fā)慈悲地點撥了一句,若無蹊蹺,她驗完口鼻便好,何必再剖開氣管。 能少花一點力氣,十六是絕不會多花的。 可惜十六沒懂他言下之意,只以為李玄慈難得在夸她做事縝密周全,不知為何鼻子尖都隱隱癢了起來,直想揉兩下、再狠狠打個噴嚏。 但到最后,十六也沒抬手,只是輕輕咳了下,接著轉(zhuǎn)向師兄,背對著李玄慈,說起了原因。 雖說活人燒死口鼻會有灰,可有灰的未必全是活著燒死的,火場氣流紊亂,倒也會卷些飄進(jìn)口鼻中。 而讓我起了疑心的,是高尚書的頭發(fā)。 頭發(fā)?何沖問道。 他半邊頭發(fā)摻進(jìn)了瓦片的碎粒,恰好是身體沒燒到的那一半。十六點到為止。 何沖深思了片刻,突然眼睛一亮,剛要說話,卻被旁邊人搶了先機。 我懂了。金展一握拳,大聲道,他是被人從房頂上丟下去的,所以才會沾上了瓦片的碎粒。 何沖眼角一跳,平日里看金展沉默寡語,卻沒想到于此事上有這般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他嘆了口氣,將難得有幾分躍躍欲試的金展摁了回去,說道:雖勇氣可嘉,須再接再厲。 隨即說起自己的推測。 這半邊燒得沒那么厲害的,是貼著地的那面,可如果在這半邊的頭發(fā)上找著瓦礫碎屑,說明是房頂先燒塌了,落了瓦片,才將人丟進(jìn)火場里的。 否則,若是人在下面先昏死、被燒,等火勢上升燒得屋頂塌落,瓦礫也該落在人身上而非身下,而那時那半邊身體,早該被燒得厲害了。 正是因為這點不尋常,十六才又剖了氣管復(fù)驗。 十六點點頭。 尋常的仵作,一般只知道查口鼻,我也是在一本十分荒唐的古籍里,看過有人拿活人試了許多次,才試出這口鼻與氣管的差別。 那本書藏在最深處,是禁書,還是我偷偷翻的,不為世人知。想來布置之人也算周全了,知道高尚書的身份,定不會和尋常人一樣草席一裹就丟出去,肯定會被查驗,所以才特意將口鼻都熏了煙灰。 二人這才恍然大悟。 金展又有些疑惑,弄這許多,是為了什么啊,直接關(guān)進(jìn)火場里燒死不就完事了嗎?他家王爺殺人,便從來不這般復(fù)雜,想殺就殺,何須諸多不便。 瞧你這粗人!何沖十分鄙夷,第一是為了確保尚書必死,你想想,整個尚書府就是高尚書身份最貴,關(guān)進(jìn)去,萬一有忠心奴仆非要沖進(jìn)去救怎么辦,若要落鎖,可就容易被察覺此事是蓄意的,留了個尾巴,所以必須悄無聲息將高尚書弄死,等所有人為火災(zāi)慌亂之際,再將死透了的尸體丟進(jìn)書房里,確保萬無一失。 第二嘛,自然是為了掩人耳目,有人,要借著這天狗之禍,搗鬼呢。 --------- 關(guān)于火死的一些細(xì)節(jié),出自宋慈,其中口鼻煙灰為宋慈所記載,而經(jīng)過后世醫(yī)學(xué)發(fā)展,發(fā)現(xiàn)以氣管驗證為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