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伴讀
公主伴讀
皇后是當朝宰相的女兒,自幼熟讀詩書,頗有些文人風骨,特意將春宴設在御花園內,宴請官家夫人和小姐。 楚碧影在這些人里面身份不高,入目不是哪個郡主,就是哪家大臣的女兒,自己區(qū)區(qū)五品文官之女,那得在這些人面前有拋頭露面的機會,只求自己別出錯,惹得那位不高興。 楚碧影盡量讓自己隱身,正想著如何喝口茶水,上面那位開口了。 諸位皆是昌邑的功臣之妻女,本宮深居后宮,今日借此春宴,與諸位一同賞這御花園之景,切勿拘束。 這在場的人哪能不拘束,除了幾位公主稍顯輕松,其他人都提著一口氣。 也許是為了緩解氣氛,皇后做了個對詩的游戲,大家分得的紙上寫著不同的詩句,需要寫出下句。 楚碧影拿到的詩句是畫顏不與花爭春。 楚碧影稍稍抬起頭看了看周圍,有低頭思考的,高位的也有悄聲交流的。自己謹記出府時母親的教誨,切勿出風頭。 思索了一會,楚碧影提起筆,寫了一行,待宮女收走紙。 皇后接過詩句都看了看,挑了幾句夸了夸。 手上拿的紙正是楚碧影的,聽雷一驚雨淚痕,不錯 皇后捏著紙,抬頭跟身邊的夫人們說:這是不錯,也不知是哪家的小姐所作。 皇后娘娘文話誰敢不應,一聽見是自己寫的詩句,楚碧影就心跳的不停,緊張的冒汗,這會一聽,趕緊準備答話。 在宮女的引示下,至皇后面前。 低著頭,回娘娘,詩句乃民女所作。望娘娘寬恕。 一聽這話,上面的人笑了:不必緊張,你作得很好,抬起頭來,讓本宮看看。 楚碧影心里給自己打氣,沒事,大方端莊,冷靜點。 抬起頭,果真皇后的風姿與眾不同,眼前的皇后娘娘頭戴鎏金龍鳳珠翠冠,臉若銀盤,身著暗黃色長衣,外披紅色大袖,上銹織金龍鳳繡,體態(tài)豐腴,盡顯皇家氣派。 你便是校書御史楚立仁之女? 看呆了的楚碧影李恪低下頭回復,啟稟娘娘,正是民女。 皇后上下打量了一下,贊到確實知書達理,果真是官家女的表率。 身旁人也應和。 確實不錯 是呀 宮女帶楚碧影下去領賞,給了宮女差錢小費,等回到宴席也快結束了,畢竟是女眷,不能留太久。 回府的路上,楚碧影長舒了一口氣,還好自己沒有什么差錯,還領了賞。等回到府里,要好好給父親母親說說。 到底還是個小姑娘,雖然在面上是端莊,可是內心里還存著一股子古靈精怪。 楚碧影沒想到的是,人未到家,皇后諭旨先到了。 著五品校書御史楚立仁之女楚碧影,嫻靜淑雅,端莊知事,文采斐然,即日入宮為公主伴讀。 傳旨的公公,一待楚碧影入府,念了諭旨。 楚碧影跪在地上久久不能回神,自己謹慎小心,就是不想和上位者的任何人摻上關系。 皇家一入,性命難料。 快接旨吧,楚姑娘。 公公笑盈盈的給了旨,碧影和張氏接過旨。 謝謝公公。 張氏給了公公一大包鼓鼓囊囊的,公公顛了顛,明言道:楚姑娘入了宮,可是份好差事。 公公一揮拂塵,帶著宮女離府。 張氏半喜半憂,和楚碧影坐在房內等著楚立仁回來。 母親,這公主伴讀我倒未聽過。楚碧影確實不知道還有這種差事,這會子正迷惑著。 張氏愁容,解釋道:這本是女官的差事,可是公主心性驕縱,皇后娘娘便從管家女子里遴選了幾位入宮做伴讀。 楚碧影疑惑:母親,想來這該是個好事,為何母親如此發(fā)愁。 哎,你這前幾日 正說著,楚立仁便進了門,直接問:小女可是接到了旨? 未等回答,桌上的諭旨已經(jīng)給了答案。 老爺,這可怎么辦啊? 張氏和楚立仁擔心在一處,就是楚碧影的婚事。 前幾日才剛及笄,也相看了幾戶好人家,這下子都要耽擱了。 楚立仁沒來得及換常服,為了女兒的事發(fā)愁,也問了幾位同僚,和碩公主性情乖張,年齡幼小,一是怕楚碧影入宮受罪,二也怕自己女兒入宮伴讀直至公主長大,這期間幾年都得耽誤青春,難以婚配。 本來楚立仁是想求到護國公府上去,自己一下朝就被護國公一通臭罵,罵自己由著女兒拋頭露面,這會子選入宮沒什么解決法子,自己的老臉在皇上面前丟個干凈也沒有辦法?;屎竽锬镏苯訉⒅I旨下到楚府,再有什么辦法也不能駁了皇家的面子。 一聽父母的顧慮。楚碧影竟有些心松,原來是擔心自己的婚配。 是不是一入宮,便見不得那閻王了。 想到這兒,楚碧影抱著母親的胳膊,小女兒般撒嬌:母親,父親,莫要憂心,碧影本就像多陪父母兩年,婚配不急,入宮也好算是為父親母親臉上增光。 你這孩子,自從那年想到又要提起碧影生母,張氏改口:你懂事為父母分憂,我都知道,這此去入宮還不知道再見面是何時,你在宮中萬般小心。 聽著張氏的叮囑,楚碧影點著頭,看著父母親,暗下決心,今世一定要保父母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