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結局一
4、結局一
此時藥已經灌完了,護士用紙巾替她清理藥漬,她憤然地瞪著醫(yī)生怒罵:我鬼知道啊,你們趕緊放開我。 醫(yī)生走上前幾步,坐到病床旁的椅子上,做好和她來一場長時間談話的打算,那你還記得你是誰,以前發(fā)生過什么事么? 你們還要說幾遍,我說我叫舒心憂,中國人,來英國是為了讀書的,不信你們去領事館查。 身穿白大褂的醫(yī)生拿起擺在她病床頭柜子的一份文件,假意翻看了幾頁后又問,你還記得以前發(fā)生過什么事,以前的生活是怎么樣的么?其實你不是你口中的舒心憂,舒心憂也許可能真的有這個人存在,但是絕對不是你,你幻想的是她的人生,這個人更或者就純粹是你根據一些東西虛構出來的,你明白了么? 聽他說完,病床上的女人心緒冷靜了些,頻頻搖頭,這番說辭完全說服不了她,還不如說穿越了,現在占據的是她人身體。 不,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我說了是舒心憂,你們找錯人了。 醫(yī)生嘆了口氣,似乎早有準備,從文件里抽出其中幾張紙遞給護士,用眼神示意護士展示給她看。你看下你的檔案,你是在病發(fā)時候傷害了無辜小孩之后被你丈夫送來治療,你的頭部撞到階梯所以腦子思維混亂了,你以前的病例上就有寫你有精神分裂。 她把注意力轉移到護士展示給她看的幾頁檔案上,上面紙頁上記載著她從出生起的過往,從念的學校到愛好都一一列表 ,包括她的精神就診的記錄,只是上面記載的她一點印象都沒有。 你是繼發(fā)性妄想癥,因為是孤兒的原因使你情感缺失,你從小孤僻自卑,所以心理漸漸亞健康,你的生活不如意,甚至是絕望,你從小憧憬那種美好的生活,可是生活的苦難從小就伴隨你,將你壓得透不過氣,你想要逃避,你想否認你現在的生活狀態(tài),于是你在你的腦海里構建了一個世界當避難所,在那個幻想的避難所里,你把你假想的人物,或者現實中某種途徑看到的向往某個人的人生當成自己的,臆想著你會像文學作品中的故事主人公一樣,能在經歷種種磨難后迎來新生活。 你努力想要把自己活成別人,也不停說服洗腦自己你是別人,日復一日,你游離在臆想的世界中,你摒棄了從前的你,你開始分不清現實和臆想,你把她人的經歷拼湊成自己的,把你幻想的內容當作自己親身體驗,妄想癥中最常見就是被迫害妄想,你想想在你的故事視覺里,你是不是經常成為受害的那一方,還有這次的傷人事件 醫(yī)生又拿出一本帶有可愛圖案的手賬讓護士翻給她看,說估計她的臆想就是根據這本她撿到的手賬而生的,上面記錄著舒心憂的日常,有她在哪天去見過誰,又是對誰做了什么,說是手賬,其實更像是一本日記,上頭甚至有她零碎的記錄報復的緣由經過,那是用中文寫的,護士是英國人,看不懂那些文字,所以翻得很快,她來不及看清更多和去思考就被翻到下一頁了。 你還有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你構建出來的世界你可以理解為你的第二重人格,你那個人格以為所有你腦中構想的情節(jié)想的都是她所經歷過的是真實的,而且她并不知道你的存在,通常每個人格彼此都不知道對方所發(fā)生經歷的事,你應該是主人格,至于你為什么能和她共享意識,我們還在研究。 醫(yī)生說得可謂詳盡也合理,在不斷地引導她去回憶,用手賬和資料佐證。 她對心理類病只是看過幾本書的略通皮毛,壓根不能分辨醫(yī)生說的是否據實合理、專業(yè)可信,從資料檔案上也看不出哪里有漏洞,只是她不信,她不信一切都是妄想,如果是在國內,她還會質疑是不是項丞左不放過她,可是她現在是在國外人生地不熟,她壓根沒有得罪誰的機會,想來不會有人作弄她,再說作弄她又有什么好處,她身上也沒有錢。 所以這一切怎么回事? 不不你說謊,我不是神經病,這不是我。不,她不信她早就沉浸在自己世界中,與周遭環(huán)境不協調,得了這種精神疾病。 相較于說醫(yī)生所謂有理有據的一切是臆想,倒不如奇幻點說她靈魂寄生于別人的身上倒更有可信力,可是矛盾的地方太多了,讓她思維混亂,覺得處處透著不對勁,卻又想不出哪里是漏洞的切入點。 她從一味地否決質疑到被精神科醫(yī)生慢慢說動搖,這種心理快速變差讓她崩潰,說話聲音都開始逐漸顫抖,她像一根漂浮在海面的水草,一下下地被浪花淹沒又浮起,浮浮沉沉,那種無力感鋪天蓋地。我真的不是精神病,你去查,你去中國查,真的求求你們了,我不是我不是。 等你冷靜能配合治療了,你好好看看吧,這些都是你的資料,你丈夫史密斯先生提供的。護士看了一眼醫(yī)生,然后擰頭對著她,說罷把資料放回床頭柜上。 慌張中,她用著僅存的理智去求救。你們不能這么隨便就抓人來這里,我要求精神鑒定,我要求檢查。 醫(yī)生似乎是早就想到她有此一問。在你入院時候腦電波就測過了,你現在情況不嚴重,之前的傷人和自殘只是個例,只要好好配合治療很快就會好。 不不不,我真的不是精神病,我不叫瑪格麗特,求求你們放了我吧,我沒有錢給你們交醫(yī)藥費,關著我只會浪費你們的醫(yī)療資源,還有,你看我像精神病么? 新來兩天的護士聽著她的話也很詫異,雖然她以前沒有接觸過精神病患者,但是眼前這個病人的確,她思維邏輯條理清晰,除了過度的情緒激動,和常人無異,但又想到精神病患者并不是每時每刻都是呈現發(fā)病狀態(tài),也會分輕重之別,況且醫(yī)生都測過腦電波了。 果然醫(yī)生的說辭也是如此。 大多數精神病都是潛在的,不是每時每刻都發(fā)病,很多時候不發(fā)病是看不出來的,至于錢你不用擔心,你的醫(yī)療費用你丈夫已經繳了三個月。 她眼神飄忽,不斷地喃喃:我沒有丈夫我沒有 醫(yī)生嘆了口氣轉身走出病房。 她見護士還在,她又燃了一丁點希望,想抓住救命稻草,又用懇求的眼神望著護士,拼命對她解釋:你們相信我,我不認識那個什么史密斯先生,他不是,真的不是我丈夫,我也不叫瑪格麗特 護士似乎是心軟,安撫她道:醫(yī)生說這是想要逃跑的偏激心理,只要你好好配合治療,等你病好你先生會來接你出院的。 她躺在床上,前幾天都是由護士給她灌藥,三天之后她冷靜下來了,醫(yī)生才讓把束縛帶解開。看著桌上的資料,里面幾乎是她的照片,可是合影里身邊的人沒有一個是她認識的,而她的事似乎事無巨細都有記錄。 漸漸地她的堅信崩塌了,一切都是幻想么?以前的都是假的?所以司閑才會不認識她,那是因為其實司閑也是她看了雜志幻想出來的人物。 怎么會這樣,自己原來是精神病,怎么會,她的世界觀開始分崩離析,看著她那個沒出現過的丈夫郵寄來的信件,她開始配合治療,吃著護士給的藥,偶爾會偷偷藏藥,開始一動不動躺在病床上望著天花板,一望就是好幾個小時,不時還會一點情緒起伏沒有就開始平靜地落淚 此為結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