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yī)生
心理醫(yī)生
南林街Mars咖啡館。 這就是你又新開的一家咖啡館?葉卿打量了一通,簡潔大方一貫符合林璟兒的審美。 林璟兒嗔怪,對啊,你又沒看朋友圈吧,虧我還以為這么巧碰見你專門來找我呢。 忙著寫呢,擇日不如撞日,待會兒請你吃飯祝賀新店開業(yè)。葉卿解釋。 這還差不多。說來也巧我最近正好也有事要找你呢。林璟兒說道。 葉卿耐心的等她下文,卻看見她朝她側(cè)面看去視線一頓,葉卿疑惑之際,聽見她驚訝道,裴安,你怎么來了? 葉卿轉(zhuǎn)頭望去,正好和她口中的裴安四目相對。男人戴著眼鏡頗有些斯文儒雅??雌饋碛行┟嫔?,但葉卿確定自己并不認識他,林璟兒的朋友她大部分都見過,這個人并不在其中。 男人笑起來很溫和,他道,帶了些點心,路過這里來看看你,這位是? 林璟兒介紹道,這是我好朋友,葉卿。卿卿,這是蘇裴安。 蘇裴安點頭致意,二人打過招呼之后三人就坐在一起聊天。這會兒主要是他們兩人在寒暄,葉卿默默吃著點心偶爾開口,大多數(shù)時間在一旁默默打量。 聽起來兩人認識時間很長,蘇裴安出國留學(xué)之后已許久未見,近期才回國開了家心理咨詢所,也在附近。但不知為何,葉卿覺得二人使用的話術(shù)卻給人一種既親近又很疏遠的感覺。 這時,林璟兒手機響了,她丟下一句,我去接個電話。就急匆匆的走了。葉卿注意到林璟兒接到電話的神態(tài)似乎不太好,那種在意程度絕對不低。會是誰呢?她腦中搜索著林璟兒的社交網(wǎng)絡(luò),結(jié)果并沒有答案。 蘇裴安這時提起了話頭,聽璟兒姐說,你是寫那位家MAY,我可是你的忠實讀者。 這么巧,你看過?葉卿有些許驚訝。 蘇裴安靦腆的笑了笑說,是啊,從MAY第一部就很喜歡。不,嚴格來說是你在論壇連載故事短篇的時候,就關(guān)注了。 哦,那還真是老讀者了,那個時候我的筆名還叫Ye。葉卿回憶道,那個時候她還在讀大學(xué),專業(yè)是枯燥的語言學(xué),她閑著沒事時會在一些論壇里發(fā)布一些腦洞故事。 蘇裴安這么一提,二人很快打開了話匣子,葉卿倒有些好奇他的職業(yè),問道,你們心理學(xué)是不是會遇見很多奇怪的癥狀,比如什么戀物癖,斯德哥爾摩之類的。 這自然是有的,我這幾天正好在一家精神病院做心理援助,里面就有一個異食癖的病人。你猜她吃的是什么?蘇裴安有些神神秘的道。 葉卿被吊起好奇心,問,是什么? 蘇裴安拿咖啡的手停頓了一下,眼神有一瞬間的凝固,好像在回憶又好像有些莫名的詭異。 他一字一句的說,玻璃 而且是生吞下去的。他補充。 葉卿腦中想象了一下這個有些血腥殘忍的畫面,不知為什么,她竟然為沒有親眼見證這場景而感到些許遺憾。多好的人物素材啊,葉卿覺得她大概為了寫她的病得不輕了。 葉卿適時的停下攪動咖啡的手,驚呼一聲,裝作被嚇到的樣子問,啊,她不會覺得痛嗎? 蘇裴安看著她搖了搖頭說,還好發(fā)現(xiàn)的及時,醫(yī)生做了手術(shù)沒有傷及性命。 那就好。葉卿附和。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癖好,只不過,有些人的癖好比較特殊甚至具有傷害性,但歸根結(jié)底,其實是某種內(nèi)在的心理障礙問題,異化為行為則顯得頗為怪異。 蘇裴安說這話的時候眼神若有似無的掃過葉卿白玉似的臉龐,帶著不明的意味。 說的也是。葉卿點頭似笑非笑。 你們聊什么呢,看你們聊的還挺開心的。林璟兒回來說,似乎打完電話之后她心情看起來輕松很多。 蘇裴安向她說起之前兩人聊的東西,林璟兒聽完笑說,你們兩個真是說到一起去了,真不知道怎么一個兩個都喜歡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葉卿笑了笑沒說什么,蘇裴安倒解釋道,來自于現(xiàn)實,平時多積累,不然作家也不會出那么多好的作品。 這倒是,差點忘了,卿卿我有個投資人朋友上次說看中你之前的,想買下來拍戲,你要是不忙,他就準(zhǔn)備找你做編劇了。林璟兒說。 葉卿想了一下,她新最近大概是寫不完了,便道,應(yīng)該是有時間的,但也不確定可能需要等一段時間。 這樣啊,那我跟他說一下好了,到時候你們倆自己聊也好一些。 林璟兒把微信推給她,蘇裴安也順便加了她微信。幾人又聊了幾句,沒多久蘇裴安請客吃了午飯幾人便散了。